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9077发布日期:2024-01-16 11:2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


背景技术:

1、混凝土泵是混凝土输送泵的另一种叫法,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现有的混凝土泵的输送机构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对混凝土进行更好的输送,同时不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混凝土泵使用,降低了输送机构的使用范围,不利于长期进行使用。

2、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技术对于混凝土远距离泵送,存在过江困难的问题,不能随水位线的上涨和下降实现对溜槽高度的快速调节,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焊接安装有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的上端通过角钢焊固定焊接有栈桥。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栈桥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吊架,所述吊架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缆绳。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架的设置,用于对缆绳的架设。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架的下方设置有浮箱,且所述浮箱的上端外表面分别焊接有护栏。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护栏的设置,用于对浮箱的防护和阻挡。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箱通过缆绳与吊架之间进行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缆绳用于对浮箱的牵引固定,避免了浮箱随水流飘走的情况。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箱的上端设置有地泵,且所述地泵的输出端与料斗一的内壁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泵的泵管之间通过扣件进行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料斗一的上端通过角钢活动搭接有溜槽,所述溜槽的上端设置有料斗二。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溜槽的深度为630mm。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料斗二通过工字钢焊接在钢管桩的内侧。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二与钢管桩之间通过工字钢焊接。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采用料斗一、溜槽和料斗二之间的共同配合,解决了大高差混凝土输送的问题,能够根据水位上涨、下降,溜槽在不重新布设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实现高度调节,使得砼准确进入地泵上方的料斗一内部,实现精准的泵送工作,实用性高,提升机构整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采用吊架与缆绳之间的共同配合,能够确保根据水位线的上涨和下降,对浮箱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用缆绳牵引浮船通道防止浮箱飘走,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节省人工施工方便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一般混凝土生产、房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在进行过江通道的搭设时,通过调节装置解决水位上升及下降的问题。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采用护栏与浮箱之间的共同配合,增设防护结构,便于与缆绳之间的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适用于混凝土的输送,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固定焊接安装有钢管桩(11),所述钢管桩(11)的上端通过角钢焊固定焊接有栈桥(12);所述栈桥(12)的上端固定焊接有吊架(3),所述吊架(3)的下方设置有浮箱(2),所述浮箱(2)的上端设置有地泵(41),且所述地泵(41)的输出端与料斗一(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料斗一(4)的上端通过角钢焊接有溜槽(5),所述溜槽(5)的上端设置有料斗二(6),所述料斗二(6)通过工字钢焊接在钢管桩(1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缆绳(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且所述浮箱(2)的上端外表面分别焊接有护栏(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2)通过缆绳(31)与吊架(3)之间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送机构,涉及混凝土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焊接安装有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的上端通过角钢焊固定焊接有栈桥;所述浮箱的上端设置有地泵,且所述地泵的输出端与料斗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料斗一的上端通过角钢焊接有溜槽,所述溜槽的上端设置有料斗二,所述料斗二通过工字钢焊接在钢管桩的内侧。本技术通过采用料斗一、溜槽和料斗二之间的共同配合,解决了大高差混凝土输送的问题,能够根据水位上涨、下降,溜槽在不重新布设的前提下能够快速实现高度调节,使得砼准确进入地泵上方的料斗一内部,实现精准的泵送工作,实用性高,提升机构整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立春,张大军,王欢,吕振雷,蒋应清,刘岱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