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7220发布日期:2023-11-30 01:4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房屋建筑是指在规划设计地点,为用户或投资人提供进行生活、生产、工作或其他活动的实体,主要根据房屋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房屋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在房屋使用时,为了避免屋顶长时间存水,导致屋顶出现渗水潮湿的情况,使用排水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5167311u,公告日202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涉及排水结构技术领域,它是由固定座、排水管a、排水管b、管夹a、管夹b、滑槽、滑块、排水口和紧固件构成,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a,所述排水管a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b,所述排水管a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管夹a,所述排水管b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管夹b,所述排水管a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表面滑动有滑块,所述固定座的顶面开设有排水口,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升降装置,简单便捷的调整了排水管a与排水管b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了延伸排水管的作用,同时在安装排水管时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避免了根据建筑物高度定制排水管长度的繁琐情况,利于实际使用;

3、上述中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在使用时,有着不便于清理缺陷,从而使得房屋建筑排水结构上的房顶残留有杂质的滤网不能够及时的清理,导致滤网缝隙被堵塞,严重影响结构排水的效果,同时传统的滤网一般为手动拆卸进下来行清理的,这样不仅增加工作人员拆装的工作量,且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保证清理的效率,从而使得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包括房屋主体、排水口和房顶,所述房屋主体的顶端固定有房顶,且房顶的内部均固定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底端设置有更换结构,且更换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口的顶端安装有滤网,所述房顶的顶端均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挡板、支撑板、丝杆、移动块、刮板、导向杆、侧板和步进电机,所述支撑板均固定在房顶顶端的两侧,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有挡板,且挡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一侧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底端固定有刮板,所述移动块的内部插设有导向杆。

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房屋建筑排水结构,通过启动步进电机正向或反向带动丝杆转动,紧接着移动块与转动的丝杆螺纹啮合沿着导向杆的表面便于带动与滤网正好接触的刮板左右进行滑动,从而达到对滤网表面杂质进行刮除清理的效果,通过经支撑板支撑的挡板将步进电机上方进行遮挡,同时两组支撑板与侧板相互配合将挡板下方的四周围起来,从而起到防止步进电机外露被雨淋湿损坏的效果。

4、优选的,所述更换结构包括插管、连接管、密封圈、第一环板、环形凸块、环形磁石和第二环板,所述插管连接在排水管的顶端,所述插管外侧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环板,且第二环板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磁石,所述插管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侧的底端固定有第一环板,且第一环板的底端固定有环形凸块。通过反向转动排水管带动插管经过螺纹啮合下移离开连接管,从而达到将损坏的排水管快速拆卸的效果,紧接着拿取新的排水管经过插管插入连接管内,并正向转动插管上移进行拧紧固定,同时密封圈受到连接管的挤压填充连接处的缝隙,便于加强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水流外漏,然后第二环板随着插管的移动逐渐贴合第一环板,同时环形凸块逐渐与环形磁石接触进行吸紧,便于二次加强插管与连接管固定的效果,防止出现晃动,保证排水管与排水口连接的效果。

5、优选的,所述插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且连接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使插管转动经过螺纹啮合沿着连接管的内壁上下进行移动,便于快速的进入或离开连接管的内部进行灵活的拆装。

6、优选的,所述插管的直径小于连接管的内径,使插管可对齐插入连接管的内部,便于使排水管和排水口连接起来进行排水,所述第一环板上的环形凸块与环形磁石相接触,使铁质的环形凸块与第二环板内的环形磁石接触进行吸紧,便于加强插管与连接管连接固定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侧板在挡板底端的两侧呈对称分布,使对称分布的侧板保证挡板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与侧板的数量相等。使两组支撑板与两组侧板相互配合,便于将挡板下方的四周围起来对步进电机进行保证。

8、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与刮板呈一体化结构,使移动块与刮板连接更紧密,便于防止刮板与移动块分离脱落,所述丝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相连接,使丝杆的左端与轴承相连接,便于侧板带动丝杆进行转动。

9、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与支撑板呈一体化结构,使导向杆与支撑板连接起来,便于支撑板对导向杆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刮板通过移动块与导向杆构成滑动结构,使移动块经过螺纹啮合沿着导向杆的表面滑动对刮板进行导向,便于保证刮板的稳定性。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2、(1)通过挡板将步进电机上方遮挡住,同时两组支撑板与导向杆将步进电机的四周围起来,从而起到防止步进电机外露被雨淋湿损坏的效果,紧接着启动步进电机正向或反向带动丝杆转动,然后移动块与转动的丝杆螺纹啮合沿着导向杆带动刮板左右进行滑动将滤网表面的杂质刮除进行清理,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便于清理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防止滤网的孔隙被堵塞,保证排水的顺畅性;

13、(2)通过转动排水管带动插管经过螺纹啮合下移离开连接管进行拆卸,紧接着拿取新的排水管带动插管插入连接管内进行拧紧固定,同时密封圈被连接管挤压变形填充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加强密封,然后第二环板随着插管带动环形磁石与环形凸块接触吸紧,从而二次加强连接管与排水管固定的效果,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便于更换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便捷性,降低更换的繁琐度,便于快速的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包括房屋主体(1)、排水口(4)和房顶(5),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房顶(5),且房顶(5)的内部均固定有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的底端设置有更换结构(3),且更换结构(3)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口(4)的顶端安装有滤网(7),所述房顶(5)的顶端均设置有清理机构(6),所述清理机构(6)包括挡板(601)、支撑板(602)、丝杆(603)、移动块(604)、刮板(605)、导向杆(606)、侧板(607)和步进电机(608),所述支撑板(602)均固定在房顶(5)顶端的两侧,所述支撑板(602)的顶端固定有挡板(601),且挡板(60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板(607),所述支撑板(602)的一侧安装有步进电机(608),且步进电机(608)的一侧安装有丝杆(603),所述丝杆(60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604),且移动块(604)的底端固定有刮板(605),所述移动块(604)的内部插设有导向杆(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结构(3)包括插管(301)、连接管(302)、密封圈(303)、第一环板(304)、环形凸块(305)、环形磁石(306)和第二环板(307),所述插管(301)连接在排水管(2)的顶端,所述插管(301)外侧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环板(307),且第二环板(307)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磁石(306),所述插管(301)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303),且密封圈(303)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管(302),所述连接管(302)外侧的底端固定有第一环板(304),且第一环板(304)的底端固定有环形凸块(3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301)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且连接管(30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301)的直径小于连接管(302)的内径,所述第一环板(304)上的环形凸块(305)与环形磁石(306)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07)在挡板(601)底端的两侧呈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602)的数量与侧板(607)的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604)与刮板(605)呈一体化结构,所述丝杆(603)的左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60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06)与支撑板(60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刮板(605)通过移动块(604)与导向杆(606)构成滑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包括房屋主体、排水口和房顶,房屋主体的顶端固定有房顶,且房顶的内部均固定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底端设置有更换结构,且更换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房顶的顶端均设置有清理机构。本技术通过挡板将步进电机上方遮挡住,同时两组支撑板与导向杆将步进电机的四周围起来,从而起到防止步进电机外露被雨淋湿损坏的效果,紧接着启动步进电机正向或反向带动丝杆转动,然后移动块与转动的丝杆螺纹啮合沿着导向杆带动刮板左右进行滑动将滤网表面的杂质刮除进行清理,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便于清理功能,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防止滤网的孔隙被堵塞,保证排水的顺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强,徐玉,李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房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