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5487发布日期:2023-12-21 13:1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排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


背景技术:

1、遮阳棚具有全面的外遮阳功能,能够彻底阻挡紫外线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负荷;具有节能效果,挑檐是指屋面(楼面)挑出外墙的部分,一般挑出宽度不大于50公分,用于排水所用。

2、目前,市面上的挑檐结构仍然存在有不足之处,其中,因为遮阳棚的支撑柱的间隙会出现多种尺寸,而同一尺寸的挑檐结构无法满足各种间隙的遮阳棚的安装对此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滑块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滑块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侧一端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滑动块的内部,所述滑块的顶端通孔处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制动板。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安装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转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安装板的前端均开设有置物槽。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转动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置物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棘爪。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棘爪和棘轮相适配,所述棘爪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拉杆。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拉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拉杆的底端贯穿置物槽并延伸至外侧。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在进行挑檐结构的安装时,首先转动,使得带动滑动块实现移动,在滑动块向内侧移动时制动板下降,之后移动,对抱箍的位置进行调节,当位置确定好时,反向转动使得滑动块向外侧移动,使得制动板卡住滑动槽的侧壁,起到了方便调节抱箍的位置。

17、2、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完成之后,通过转动排水板,使得排水板带动转动柱实现转动,在转动柱转动时带动棘轮转动,当调整到合适位置时,棘爪向上顶住棘轮,使得棘轮无法反向转动,在需要收起排水板时,只需要拉动拉杆使得棘爪转动向下,使得排水板可以收起,实现了方便调节挑檐结构的长度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左端开设有滑动槽(2),所述滑动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3),所述滑块(3)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4),所述滑块(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滑块(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块(3)的外侧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内侧一端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滑动块(7)的内部,所述滑块(3)的顶端通孔处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制动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前端均开设有置物槽(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棘轮(11),所述置物槽(1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棘爪(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2)和棘轮(11)相适配,所述棘爪(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拉杆(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4)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3),所述拉杆(14)的底端贯穿置物槽(16)并延伸至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遮阳棚的挑檐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滑块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滑块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侧一端螺纹连接在相对应的滑动块的内部。本技术中,在进行挑檐结构的安装时,首先转动,使得带动滑动块实现移动,在滑动块向内侧移动时制动板下降,之后移动,对抱箍的位置进行调节,当位置确定好时,反向转动使得滑动块向外侧移动,使得制动板卡住滑动槽的侧壁,起到了方便调节抱箍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吴耐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膜特膜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