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8686发布日期:2023-11-29 22:2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斜板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生产混凝土斜板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木板拼装出矩形槽段,在矩形槽段的内底面和内部四面固定有钢丝网栏板,把矩形槽段放置在钢筋三脚架的顶面,使得矩形槽段的底面与工作地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操作人员通过往矩形槽段内灌入新混凝土,新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在重力的作用下,首次浇筑的新混凝土堆积在矩形槽段的底端角部,形成三角形混凝土骨架,接着在该三角形混凝土骨架的表面继续铺设钢丝网栏板和木板,重复上述浇筑工序,分段浇筑出若干个三角形混凝土骨架,直至整个矩形槽段被新混凝土筑满,得到混凝土斜板。

2、然而,采用该种浇筑方法,存在振捣不易问题,未经振捣的混凝土斜板会影响坡面的密实性,使混凝土斜板的外表表面气泡多而不平整,并且,采用该种浇筑方法,施工周期长,需要等待底层的三角形混凝土骨架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从而增加施工成本,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缩短混凝土斜板的施工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能够提高混凝土斜板的坡面密实性,节约生产成本。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包括矩形槽段,所述矩形槽段倾斜向上放置在工作地面上,所述矩形槽段内设置有若干个阻拦机构,若干个所述阻拦机构沿着所述矩形槽段等距分布,所述矩形槽段内填充有废旧混凝土块体,所述阻拦机构内、所述矩形槽段与所述阻拦机构相装配处均填充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层。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矩形槽段设置有若干个阻拦机构,使得矩形槽段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在矩形槽段内填充有废旧混凝土块体,阻拦机构内、矩形槽段与阻拦机构相装配处均填充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层,与现有技术相比,合理利用废旧混凝土块体和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填充矩形槽段,使混凝土斜板的生产更加绿色环保,节约生产成本,并且,阻拦机构的设置可以把矩形槽段划分为多个浇筑区域,减少了等待不同阶段的混凝土硬化的时间,达到缩短混凝土斜板的施工周期的目的,而且,在对混凝土斜板进行振捣过程中,在阻拦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对废旧混凝土块体进行限位,有助于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在矩形槽段内的坡面密实度,从而保证混凝土斜面的质量。

5、优选的,所述矩形槽段内设置有若干横向筋条和若干纵向筋条,若干所述横向筋条等距、平行分布在所述矩形槽段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筋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槽段的相对两长边侧壁相装配,若干所述纵向筋条等距、平行分布在所述矩形槽段的宽度方向,所述纵向筋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槽段的相对两短边侧壁相装配。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的配合作用下,使得矩形槽段被划分成多个区域,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置于矩形槽段内的废旧混凝土块体进行限位,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矩形槽段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斜面的质量。

7、优选的,所述横向筋条与所述纵向筋条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横向筋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筋条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之间留有距离,横向筋条的长度方向与纵向筋条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使废旧混凝土块体卡接在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之间,以便于进一步增大矩形槽段内废旧混凝土块体的密度。

9、优选的,平行分布的若干所述纵向筋条形成纵向筋条层,所述纵向筋条层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筋条层之间留有距离。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纵向筋条层之间留有距离,使废旧混凝土块体卡接在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之间,可以进一步增大矩形槽段内废旧混凝土块体的密度。

11、优选的,所述阻拦机构包括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的一端与位于底层的所述纵向筋条层的所述纵向筋条装配,另一端与位于上层的所述纵向筋条层的所述纵向筋条装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条的设置可以提高不同层的纵向连接筋的联动性,使阻拦机构不易受废旧混凝土块体的重力作用下而松散开,有效地提高了阻拦机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连接筋条竖直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筋条层之间,或者所述连接筋条倾斜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筋条层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条竖直连接在两个纵向筋条层之间,或者连接筋条倾斜连接在两个纵向筋条层之间,可以进一步提高不同层的纵向连接筋的联动性,使阻拦机构不易受废旧混凝土块体的重力作用下而松散开,有效地提高了阻拦机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矩形槽段的两长边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加固条,所述矩形槽段的两短边上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固条,所述纵向加固条与所述横向加固条相抵接处通过钢丝绑扎的方式相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废旧混凝土块体堆积在矩形槽段内时,通过纵向加固条与横向加固条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对矩形槽段的四边进行加固,在振捣混凝土时,使废旧混凝土块体能够稳定地置于矩形槽段内,不向斜板底部滑动堆积。

17、优选的,所述阻拦机构包括加固钢筋组,分布在所述矩形槽段同侧的纵向加固条有两个,所述加固钢筋组连接在同侧两个所述纵向加固条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钢筋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矩形槽段四边的结构强度,使废旧混凝土块体能够稳定地置于矩形槽段内,减少矩形槽段被废混凝土块压坏的现象。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与现有技术相比,合理利用废旧混凝土块体和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填充矩形槽段,减少水泥和天然砂、石材料的使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使混凝土斜板的生产更加绿色、节能、环保,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并且,阻拦机构的设置可以把矩形槽段划分为多个浇筑区域,减少了等待不同阶段的混凝土硬化的时间,达到缩短混凝土斜板的施工周期的目的,而且,在对混凝土斜板进行振捣过程中,在阻拦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对废旧混凝土块体进行限位,有助于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在矩形槽段内的坡面密实度,从而保证混凝土斜面的质量;

21、2、在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的配合作用下,使得矩形槽段被划分成多个区域,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对置于矩形槽段内的废旧混凝土块体进行限位,另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矩形槽段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斜面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槽段(1),所述矩形槽段(1)倾斜向上放置在工作地面上,所述矩形槽段(1)内设置有若干个阻拦机构(2),若干个所述阻拦机构(2)沿着所述矩形槽段(1)等距分布,所述矩形槽段(1)内填充有废旧混凝土块体(3),所述阻拦机构(2)内、所述矩形槽段(1)与所述阻拦机构(2)相装配处均填充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段(1)内设置有若干横向筋条(11)和若干纵向筋条(12),若干所述横向筋条(11)等距、平行分布在所述矩形槽段(1)的长度方向,所述横向筋条(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槽段(1)的相对两长边侧壁相装配,若干所述纵向筋条(12)等距、平行分布在所述矩形槽段(1)的宽度方向,所述纵向筋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槽段(1)的相对两短边侧壁相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条(11)与所述纵向筋条(12)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横向筋条(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筋条(12)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平行分布的若干所述纵向筋条(12)形成纵向筋条层,所述纵向筋条层有两个,两个所述纵向筋条层之间留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机构(2)包括连接筋条(21),所述连接筋条(21)的一端与位于底层的所述纵向筋条层的所述纵向筋条(12)装配,另一端与位于上层的所述纵向筋条层的所述纵向筋条(12)装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条(21)竖直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筋条层之间,或者所述连接筋条(21)倾斜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筋条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段(1)的两长边上分别设置有纵向加固条(13),所述矩形槽段(1)的两短边上分别设置有横向加固条(14),所述纵向加固条(13)与所述横向加固条(14)相抵接处通过钢丝绑扎的方式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机构(2)包括加固钢筋组,分布在所述矩形槽段(1)同侧的纵向加固条(13)有两个,所述加固钢筋组连接在同侧两个所述纵向加固条(13)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斜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现浇斜板构造,包括矩形槽段,矩形槽段倾斜向上放置在工作地面上,矩形槽段内设置有若干个阻拦机构,若干个阻拦机构沿着矩形槽段等距分布,矩形槽段内填充有废旧混凝土块体,阻拦机构内、矩形槽段与阻拦机构相装配处均填充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层,能够缩短混凝土斜板的施工周期,提高混凝土斜板的坡面密实性,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水,黄健,陈传涛,陈汉长,李惠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