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3271发布日期:2023-12-22 00:0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车用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乘用车防护用品,特别涉及车用帐篷。


背景技术:

1、家用汽车在户外露天场景停靠的时候,会受到日晒导致车内温度很高或者不可预知的脏污,针对家用轿车的防护,目前市场上有各种产品,一种是车顶伞,但车顶伞功能单一,只能防护车顶,过了正午,太阳还是能照射车侧;另一种车衣,就是用一层布把车全罩上,因布和车外壳贴合,防晒效果有限,而且,车衣的通用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的通用型车用帐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用帐篷,包括篷布和折叠骨架,所述折叠骨架包括安装体、拉杆、折叠臂组件及连接所述安装体的驱动件,所述拉杆的数量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折叠臂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所述折叠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折叠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折叠臂组件伸缩,所述篷布罩设在伸展后的所述折叠骨架上。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臂组件包括多个臂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臂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臂结构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臂结构的另一端设有与相邻的所述臂结构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臂结构均可转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臂结构的另一端还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臂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相对于所述臂结构不可转动,所述主动轮为相邻的所述臂结构的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首端的所述臂结构与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首端的所述臂结构的所述驱动齿轮不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安装体上;所述拉杆与位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首端的所述臂结构转动连接。

4、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臂结构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臂结构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插板,相邻的所述臂结构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插板,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二插板,一所述第二插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一所述第一插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之间;所述从动齿轮固设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所述主动轮固设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一插板上。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轮分别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轴承、第一支撑套、第一连接套、第二轴承、第二支撑套、另一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连接套、第三支撑套及另一所述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一插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二插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一支撑套、从动齿轮、第一连接套、第二轴承、第二支撑套、另一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连接套、主动轮、第三支撑套及另一所述第二轴承依次排列且相互抵触,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块,所述从动齿轮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块配合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块,所述主动轮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一插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块配合的第二插槽。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齿轮通过紧固件紧固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或者,所述从动齿轮焊接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丝杆及滑块,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轴向滑动,所述拉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体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丝杆平行,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杆配合的导孔,所述滑块沿所述导杆可滑动设置。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顶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篷布具有供所述摄像头外露的孔洞。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体的底部设有吸盘。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篷布与所述折叠骨架可拆卸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车用帐篷中,篷布无需紧贴汽车,折叠骨架可以拉开篷布与汽车外表面之间距离,使篷布与汽车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因此,本车用帐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衣具有更好地防晒、防冰雹、放剐蹭效果,而且,由于空气夹层的厚度可大可小,所以本车用帐篷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汽车,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另外,通过对篷布轮廓尺寸的控制,可以令篷布遮蔽汽车的侧面,因此,本车用帐篷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车顶伞能够具有更好地防晒效果。



技术特征:

1.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篷布和折叠骨架,所述折叠骨架包括安装体、拉杆、折叠臂组件及连接所述安装体的驱动件,所述拉杆的数量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折叠臂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所述折叠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折叠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折叠臂组件伸缩,所述篷布罩设在伸展后的所述折叠骨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臂组件包括多个臂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臂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臂结构的一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臂结构的另一端设有与相邻的所述臂结构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臂结构均可转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臂结构的另一端还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臂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相对于所述臂结构不可转动,所述主动轮为相邻的所述臂结构的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首端的所述臂结构与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位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首端的所述臂结构的所述驱动齿轮不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安装体上;所述拉杆与位于所述折叠臂组件的首端的所述臂结构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臂结构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臂结构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插板,相邻的所述臂结构的端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插板,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二插板,一所述第二插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一所述第一插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之间;所述从动齿轮固设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所述主动轮固设于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一插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轮分别可转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轴承、第一支撑套、第一连接套、第二轴承、第二支撑套、另一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连接套、第三支撑套及另一所述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一插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二插板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一支撑套、从动齿轮、第一连接套、第二轴承、第二支撑套、另一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连接套、主动轮、第三支撑套及另一所述第二轴承依次排列且相互抵触,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块,所述从动齿轮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块配合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块,所述主动轮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一插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块配合的第二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紧固件紧固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或者,所述从动齿轮焊接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插板之间的所述第二插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丝杆及滑块,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螺孔,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轴向滑动,所述拉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体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所述丝杆平行,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导杆配合的导孔,所述滑块沿所述导杆可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顶部设有摄像头,所述篷布具有供所述摄像头外露的孔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体的底部设有吸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与所述折叠骨架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车用帐篷,包括篷布和折叠骨架,折叠骨架包括安装体、拉杆、折叠臂组件及连接安装体的驱动件,拉杆的数量与折叠臂组件的数量分别为多个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折叠臂组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折叠臂组件的一端与安装体转动连接,拉杆的一端与折叠臂组件转动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驱动件转动连接,驱动件用于驱使折叠臂组件伸缩,篷布罩设在伸展后的折叠骨架上。本车用帐篷中,篷布与汽车之间可形成空气夹层,因此,本车用帐篷相比于车衣具有更好地防晒、防冰雹、放剐蹭效果,由于空气夹层的厚度可大可小,本车用帐篷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汽车,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通过对篷布轮廓尺寸的控制,可令篷布遮蔽汽车的侧面。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井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