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片以及隔热型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6660发布日期:2023-12-14 10:5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瓦片以及隔热型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瓦片以及隔热型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现代的一些仿古建筑中,屋顶通常使用瓦片搭建防水结构,例如在屋顶的混凝土层或防水层的表面再铺设多条横筋,在横筋上一层层铺设瓦片,目前的瓦片结构通常是片状,在厚度上不具有支撑,因此铺设形成的瓦片层距离屋顶较厚,并且由于承载瓦片的横筋的存在,屋顶瓦片层以下的通风效果并不好,这造成了屋顶的隔热性下降,尤其是屋顶层厚度较薄时,室内的热量更大,这对于一些简约建筑、短期建筑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一种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瓦片及屋顶结构是人们希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瓦片,包括:

2、第一板体,沿第一方向,定义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端为底位端,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为高位端;

3、第二板体,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并向上延伸;

4、支撑部件,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并向下延伸;

5、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设有凸出结构,当相邻的两个瓦片沿第一方向拼接时,处于高位位置瓦片的所述凸出结构与低位位置瓦片的所述第二板体相互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通风槽。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边缘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槽的宽度是所述第一板体宽度的70%以上。

9、进一步地,所述凸出结构被构造成截面为矩形的柱状,所述凸出结构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的顶端设有多道凹槽。

11、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隔热型屋顶结构,包括:

12、屋顶层;

13、上述的瓦片,沿第一方向分为多排铺设在所述屋顶层;

14、其中,所述屋顶层的边缘设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向着上坡方向设有阻挡条,位于最低一排的瓦片的凸出结构抵靠到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部件抵靠到阻挡条。

15、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排的瓦片之间的缝隙中填充防水胶层。

16、进一步地,在上下相邻两排的瓦片交错分布。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本实用新型的瓦片结构更立体,铺设在屋顶层后,在屋顶层和瓦片之间形成较大的通风通道,且屋顶层表面几乎没有遮挡气流的结构,使通风通道的通风效果更好,通过瓦片以及瓦片层下方的通风通道设置,对热辐射的排热性更好,因此这种屋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瓦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3)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通风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两侧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24)的宽度是所述第一板体(21)宽度的7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25)被构造成截面为矩形的柱状,所述凸出结构(2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22)的顶端设有多道凹槽。

7.一种隔热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排的瓦片(2)之间的缝隙中填充防水胶层(3)。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隔热型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相邻两排的瓦片(2)交错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瓦片以及隔热型屋顶结构,包括:第一板体,沿第一方向,定义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端为底位端,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为高位端;第二板体,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并向上延伸;支撑部件,固定到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端,并向下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设有凸出结构。本技术的瓦片结构更立体,铺设在屋顶层后,在屋顶层和瓦片之间形成较大的通风通道,且屋顶层表面几乎没有遮挡气流的结构,使通风通道的通风效果更好,通过瓦片以及瓦片层下方的通风通道设置,对热辐射的排热性更好,因此这种屋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大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