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7664发布日期:2024-04-01 13:56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遮雨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遮雨设施,涉及一种遮雨棚。


背景技术:

1、遮雨棚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进出口、露天的行走通道、住宅的露台等人员活动的露天场所,以在雨天阻挡雨水,方便人员活动。现有的防雨棚一般没有雨水收集的功能,雨水容易在汇流至遮雨棚的边沿处密集滴落,在人员进出遮雨棚时容易打湿人员的衣物。部分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遮雨棚一般对雨水进行汇集后集中于一处进行时排放,水从高处会直接落在地面会溅起较大的水花,仍然会对人员活动造成不便。因此,有必要将汇集的雨水引流至合适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棚顶不易积水的遮雨棚。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遮雨棚,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用于支撑顶棚骨架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设置在其高端的高端横梁、设置在其低端的低端横梁以及设置在高端横梁和低端横梁之间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高端外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外梁固定连接;在每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遮雨板,所述低端横梁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侧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用于对遮雨板流下的雨水进行汇集,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设置有积水槽,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汇流槽和积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积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

4、进一步的,所述高端横梁上水平设置有第三上胶条,所述第三上胶条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下胶条,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所述第三下胶条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纵梁连接板,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纵梁连接板螺接固定,所述纵梁的上端设置有上档板,所述上档板的一端与第三上胶条的侧面抵接限位;

5、所述低端横梁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方倾斜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纵梁对应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缺口,从而使所述纵梁的第二端在缺口下方形成第一凸块,在缺口上方形成第二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板卡入缺口中,从而将所述第一凸块固定在限位槽中,并使第二凸块与第二限位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低端横梁螺接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边纵梁和设置在两个边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所述边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内侧的遮雨板的第一固定结构,所述中间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侧的遮雨板的第二固定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边纵梁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下胶条,所述第一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一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对应第一下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上胶条,所述第一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一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一下凹槽和第一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下胶条和第一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8、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中间纵梁上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下凹槽,每一所述第二下凹槽内分别嵌设有一第二下胶条,所述第二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二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上凹槽,每一所述第二上凹槽内分别嵌设有第二上胶条,所述第二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二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二下凹槽和第二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二下胶条和第二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对应汇流槽的位置处与边纵梁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积水槽在临近第一空隙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与挡水板之间形成与第一空隙连通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形成导流结构。

10、进一步的,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梁螺接固定,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支撑胶条,所述遮雨板的下端面与支撑胶条紧密抵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竖直设置且与支撑组件或墙面连接的落水管以及连接引流管和落水管的连接管。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撑柱,两个所述前支撑柱分别与低端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柱上。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临近低端横梁设置的支撑横梁以及与支撑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的中间支撑柱,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对应每一纵梁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纵梁螺接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梁,所述低端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水平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梁的第二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在墙面上;所述落水管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下方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水平梁上。

15、本实用新型中,在顶棚骨架组件上形成高端和低端,可以使遮雨板上的水从高端向其低端流动,避免在遮雨棚顶上形成积水;通过设置汇流槽和导流结构,能够将遮雨棚上的雨水收集到积水槽中,避免雨水沿遮雨棚的边缘密集滴落影响人员通行;通过设置排水口和排水管道,能够将积水槽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流到地面上排出,从而更好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用于支撑顶棚骨架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设置在其高端的高端横梁、设置在其低端的低端横梁以及设置在高端横梁和低端横梁之间的多个纵梁,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高端外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第二端与低端外梁固定连接;在每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遮雨板,所述低端横梁上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侧设置有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用于对遮雨板流下的雨水进行汇集,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设置有积水槽,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汇流槽和积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积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横梁上水平设置有第三上胶条,所述第三上胶条的下方水平设置有第三下胶条,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三下胶条和第三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所述第三下胶条的下方转动设置有纵梁连接板,所述纵梁的第一端与纵梁连接板螺接固定,所述纵梁的上端设置有上档板,所述上档板的一端与第三上胶条的侧面抵接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设置在两侧的边纵梁和设置在两个边纵梁之间的中间纵梁,所述边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内侧的遮雨板的第一固定结构,所述中间纵梁设置有用于固定两侧的遮雨板的第二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边纵梁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下凹槽,所述第一下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下胶条,所述第一下胶条向上冒出第一下凹槽的槽口;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螺接固定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对应第一下凹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上凹槽,所述第一上凹槽内嵌设有第一上胶条,所述第一上胶条向下冒出第一上凹槽的槽口;所述遮雨板伸入第一下凹槽和第一上凹槽之间的缝隙中,且所述遮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一下胶条和第一上胶条紧密抵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两端对应汇流槽的位置处与边纵梁之间留有第一空隙,所述积水槽在临近第一空隙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与挡水板之间形成与第一空隙连通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形成导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纵梁螺接固定,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支撑胶条,所述遮雨板的下端面与支撑胶条紧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包括与排水口连接的引流管、竖直设置且与支撑组件或墙面连接的落水管以及连接引流管和落水管的连接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前支撑柱,两个所述前支撑柱分别与低端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临近低端横梁设置的支撑横梁以及与支撑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的中间支撑柱,所述落水管固定连接在中间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横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对应每一纵梁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纵梁螺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遮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水平梁,所述低端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水平梁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梁的第二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在墙面上;所述落水管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下方并与墙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水平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雨棚,包括顶棚骨架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具有高端和低端;所述顶棚骨架组件包括高端横梁、低端横梁和多个纵梁;在两个相邻的纵梁之间设置有遮雨板,所述低端横梁上设置有汇流槽、积水槽以及连接汇流槽和积水槽的导流结构;所述积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本技术中,可以使遮雨板上的水从高端向其低端流动,避免在遮雨棚顶上形成积水;通过汇流槽和导流结构能够将遮雨棚上的雨水收集到积水槽中,避免雨水沿遮雨棚的边缘密集滴落影响人员通行,通过排水口和排水管道能够将积水槽中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引流到地面上排出,从而更好地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张定成,王学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成保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