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1760发布日期:2024-01-06 22:5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装修一般需对厨房、卫生间和公共区域的墙壁铺贴瓷砖,由于工艺精度和墙砖验收标准的要求,目前国内大型建筑物的墙壁铺贴瓷砖工作还是由人工铺贴完成为主。铺贴瓷砖工人两人一组,一天能够完成大约30平米的瓷砖铺贴工作,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另外,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建筑装修工人的平均年龄逐渐增加,工人数量越来越少,导致用工成本的逐年增加,由机器人替代人来完成墙面瓷砖铺贴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2、现有的墙砖工程工艺流程一般为:基层处理→找规矩→基层抹灰→弹线→浸砖→粘贴→勾缝或擦缝→清洁养护。在基层抹灰后,需要进行弹线排砖,按粘贴面积计算纵横皮数,水平控制线以室内施工标准水平线为依据,根据瓷砖规格尺寸,每个5-10皮弹一道线,有墙裙的应把墙裙上口线弹出。垂直控制线根据水平控制线套方,每个1m左右弹一条。如用压顶条、阴阳三角条等配件时,镶边位置预先分配好,然后分尺寸、划皮数,进行预排。因此,该过程需要耗费施工人员大量的测量和弹线时间,一旦前期出现误差,则可能导致后期工作全部作废。且在后续铺贴过程中,需要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平整方直,如有粘贴不实或缺灰情况,应去下重贴。这对铺贴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就相对较高。同时,在由下而上逐层进行铺贴时,贴至上口必须平直成一线,需要在各层墙砖之间放置压条,同一层之间的墙砖之间需要放置压条以保证砖缝距离,操作比较繁琐。

3、目前已研发了一些半自动或全自动的墙面瓷砖铺贴设备,如公布号为cn111910894a公开的一种墙砖铺贴设备、公布号为cn114775974a公开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设备等,但这些设备使用成本较高,且由于结构设计的因素,导致整体体积较大,以及底盘在一个固定工位的铺贴覆盖范围较小等问题,无法满足在厨房和卫生间等小空间内作业需求,而且底盘定位频率大,影响整体铺贴效率;这些设备整体体积和质量较大,在没有电梯或替他升降设备的装修场地,设备的进场也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无形中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更增加了装修业务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以提升墙砖铺贴的效率和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3、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包括矩形截面的主框架,主框架由上侧板、左侧板、下侧板和右侧板合围而成,四个侧板的背面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套接柱,所述套接住上活动插接套设有定位钉,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两个横向挡板,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两个纵向挡板。

4、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槽口,所述横向挡板的两端端部一体设置有与第一卡接槽口相匹配的第一卡接条,第一卡接条的宽度不大与第一卡接槽口的槽宽。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口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第一卡嵌槽,所述第一卡嵌槽与第一卡接槽口整体呈“l”型,第一卡嵌槽的槽宽与第一卡接条的厚度相匹配。

6、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挡板的两端一体设置有侧向定位板,两个侧向定位板的内侧表面分别与左侧板的内侧表面和右侧板的内侧表面贴合。

7、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定位板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内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第一锁紧螺钉的内侧端部抵靠在左侧板的内侧表面和右侧板的内侧表面。

8、进一步的,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上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二卡接槽口,所述纵向挡板的两端端部一体设置有与第二卡接槽口相匹配的第二卡接条,第二卡接条的宽度不大与第二卡接槽口的槽宽。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接槽口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嵌槽,所述第二卡嵌槽与第二卡接槽口整体呈“l”型,第二卡嵌槽的槽宽与第二卡接条的厚度相匹配。

10、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挡板的两端一体设置有端部定位板,两个端部定位板的内侧表面分别与上侧板的内侧表面和下侧板的内侧表面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定位板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内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的内侧端部抵靠在上侧板的内侧表面和下侧板的内侧表面。

12、进一步的,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两端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两端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的主框架,组合拼装形成叠加框架结构,并在主框架的背面四周套接定位钉,通过定位钉实现叠加框架结构在墙面泥浆层上的整体固定,从而确定每个墙砖的铺贴位置,通过每个主框架的内部空间作为墙砖的铺贴通道,可保证墙砖铺贴位置的准确性,且可使墙砖定位于定位钉构成的环形包围圈内,从而对每个墙砖起到防护和支撑作用;通过在主框架上设置多个横向挡板,对墙砖的铺贴过程起到防护、定位和保持压力,以保证墙砖铺贴的可靠和准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成本较小,可极大提升墙砖铺贴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截面的主框架(1),主框架(1)由上侧板(11)、左侧板(12)、下侧板(13)和右侧板(14)合围而成,四个侧板的背面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套接柱(2),所述套接柱(2)上活动插接套设有定位钉(3),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两个横向挡板(4),所述上侧板(11)和下侧板(13)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两个纵向挡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上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一卡接槽口(15),所述横向挡板(4)的两端端部一体设置有与第一卡接槽口(15)相匹配的第一卡接条(41),第一卡接条(41)的宽度不大与第一卡接槽口(15)的槽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口(15)的内侧壁底端设置有第一卡嵌槽(16),所述第一卡嵌槽(16)与第一卡接槽口(15)整体呈“l”型,第一卡嵌槽(16)的槽宽与第一卡接条(41)的厚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挡板(4)的两端一体设置有侧向定位板(42),两个侧向定位板(42)的内侧表面分别与左侧板(12)的内侧表面和右侧板(14)的内侧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板(4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台(43),第一凸台(43)内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钉(6),第一锁紧螺钉(6)的内侧端部抵靠在左侧板(12)的内侧表面和右侧板(14)的内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1)和下侧板(13)上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二卡接槽口(17),所述纵向挡板(5)的两端端部一体设置有与第二卡接槽口(17)相匹配的第二卡接条(51),第二卡接条(51)的宽度不大与第二卡接槽口(17)的槽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口(17)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嵌槽(18),所述第二卡嵌槽(18)与第二卡接槽口(17)整体呈“l”型,第二卡嵌槽(18)的槽宽与第二卡接条(51)的厚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挡板(5)的两端一体设置有端部定位板(52),两个端部定位板(52)的内侧表面分别与上侧板(11)的内侧表面和下侧板(13)的内侧表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定位板(52)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台(53),第二凸台(53)内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钉(7),第二锁紧螺钉(7)的内侧端部抵靠在上侧板(11)的内侧表面和下侧板(13)的内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11)和下侧板(13)的两端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9),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的两端开设有成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孔(1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砖铺贴辅助装置,包括矩形截面的主框架,主框架由上侧板、左侧板、下侧板和右侧板合围而成,四个侧板的背面均固定设置有若干套接柱,套接住上活动插接套设有定位钉,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两个横向挡板,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两个纵向挡板。本技术通过定位钉实现叠加框架结构在墙面泥浆层上的整体固定,确定每个墙砖的铺贴位置,通过每个主框架的内部空间作为铺贴通道,保证墙砖铺贴位置的准确性,且可使墙砖定位于定位钉包围圈内,从而对每个墙砖起到防护和支撑作用;通过在主框架上设置多个横向挡板,对墙砖的铺贴过程起到防护、定位和保持压力,以保证墙砖铺贴的可靠和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徐原辉,王菁,赵仁璧,黄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浩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