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4640发布日期:2023-12-30 04: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1、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墙、柱等竖向构件均为单层预制,构件数量多,吊装效率较低;楼板多采用叠合板。

2、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采用该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楼板与其它预制构件钢筋存在多处干涉,现浇工作量大,导致施工现场工序复杂,影响施工效率。

3、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以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楼板与墙板存在构件多,且构件间存在干涉及现浇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包括: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局部叠合板单元和用于为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提供竖向支撑的牛腿组件,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金属柱、连接两根所述金属柱的构造金属板,所述金属柱和构造金属板共同围成混凝土收容腔,所述混凝土收容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墙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的楼板标高处设有混凝土后浇槽,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设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的侧部,且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正对所述混凝土后浇槽设置,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包括局部叠合板主体和与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相连的局部叠合板外伸纵向钢筋,所述牛腿组件包括预埋螺纹套筒和整体为直角板状的支撑部,所述预埋螺纹套筒预埋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内,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预埋螺纹套筒相连,所述牛腿组件的另一端支撑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的底部。

5、优选的,每个混凝土后浇槽的一侧设有一套局部叠合板单元,或每个混凝土后浇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套局部叠合板单元;每套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均由一套所述牛腿组件支撑。

6、优选的,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还包括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混凝土后浇槽内的墙竖向钢筋,所述局部叠合板靠近所述混凝土后浇槽一侧的上部为局部叠合区,所述局部叠合板外伸纵向钢筋位于所述局部叠合区,所述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还包括同时位于所述局部叠合区和混凝土后浇槽内的现场附加连接钢筋,且所述现场附加连接钢筋与局部叠合板外伸纵向钢筋错位布置。

7、优选的,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之间的间隙为a,a=10~20mm。

8、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相连的竖向连接板和横向支撑板,所述竖向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预埋螺纹套筒对应设置的预留螺栓孔,通过连接螺栓贯穿所述预留螺栓孔并旋入所述预埋螺纹套筒内,实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预埋螺纹套筒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板支撑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靠近所述混凝土后浇槽一端的底部,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和横向支撑板的加劲钢板。

9、优选的,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为一体预制成型,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的总高度为2~3倍层高,每层的楼板标高处均设有一处所述混凝土后浇槽。

10、优选的,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为预制件。

11、优选的,所述金属柱和构造金属板的材料均为钢材。

12、优选的,所述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还包括混凝土后浇段,所述混凝土后浇段由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混凝土后浇槽和局部叠合区而形成。

13、优选的,所述金属柱为空心方钢。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具备如下优点:

16、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由金属柱和构造金属板组合形成金属框架,采用该结构,能够提高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的整体力学性能,便于实现多层一体预制。大大减少了构件的数量,提高了吊装的效率。

17、楼面板为局部叠合板单元,仅一边为叠合板构造,剩余为全预制板,减少了与其它构件的钢筋干涉和现场浇注的工作量,现场施工时,将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安装完毕后,在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上安装牛腿组件,牛腿组件作为局部叠合板的竖向支撑,实现局部叠合板安装免支撑,简化了现场工序。

18、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局部叠合板单元和用于为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提供竖向支撑的牛腿组件,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金属柱、连接两根所述金属柱的构造金属板,所述金属柱和构造金属板共同围成混凝土收容腔,所述混凝土收容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墙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的楼板标高处设有混凝土后浇槽,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设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的侧部,且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正对所述混凝土后浇槽设置,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包括局部叠合板主体和与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相连的局部叠合板外伸纵向钢筋,所述牛腿组件包括预埋螺纹套筒和整体为直角板状的支撑部,所述预埋螺纹套筒预埋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内,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预埋螺纹套筒相连,所述牛腿组件的另一端支撑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个混凝土后浇槽的一侧设有一套局部叠合板单元,或每个混凝土后浇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套局部叠合板单元;每套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均由一套所述牛腿组件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还包括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混凝土后浇槽内的墙竖向钢筋,所述局部叠合板靠近所述混凝土后浇槽一侧的上部为局部叠合区,所述局部叠合板外伸纵向钢筋位于所述局部叠合区,所述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还包括同时位于所述局部叠合区和混凝土后浇槽内的现场附加连接钢筋,且所述现场附加连接钢筋与局部叠合板外伸纵向钢筋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之间的间隙为a,a=1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相连的竖向连接板和横向支撑板,所述竖向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预埋螺纹套筒对应设置的预留螺栓孔,通过连接螺栓贯穿所述预留螺栓孔并旋入所述预埋螺纹套筒内,实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预埋螺纹套筒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板支撑所述局部叠合板主体靠近所述混凝土后浇槽一端的底部,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板和横向支撑板的加劲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为一体预制成型,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的总高度为2~3倍层高,每层的楼板标高处均设有一处所述混凝土后浇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为预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和构造金属板的材料均为钢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还包括混凝土后浇段,所述混凝土后浇段由后浇混凝土填充于所述混凝土后浇槽和局部叠合区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为空心方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多层组合剪力墙与局部叠合板连接构造,包括: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局部叠合板单元和用于为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提供竖向支撑的牛腿组件,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金属柱、连接两根所述金属柱的构造金属板,所述金属柱和构造金属板共同围成混凝土收容腔,所述混凝土收容腔内设有钢筋混凝土墙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板的楼板标高处设有混凝土后浇槽,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设于所述多层组合剪力墙单元的侧部,且所述局部叠合板单元正对所述混凝土后浇槽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姚延化,周泉,李水生,徐增武,方作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