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4098发布日期:2024-01-16 11:3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支撑柱是工程结构中主要承受压力,有时也同时承受弯矩的竖向杆件,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

2、支撑柱按截面形式分有方柱、圆柱、矩形柱、工字形柱、h形柱、t形柱、l形柱、十字形柱、双肢柱、格构柱,现有支撑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的高度不同,而支撑柱一般为等长柱体,所以支撑柱一般采用拼接、对接方式相连来对不同的高度建筑结构进行支撑,支撑柱在连接后一般不会刚好对建筑物进行支撑,而是会有存在一定的空隙,但是空隙又无法用整根支撑柱进行支撑,支撑柱长度也无法进行调节,这种情况工人为了方便普遍都会使用木板塞入空隙进行填充,但是这样会造成支撑点不稳定,使得支撑柱在支撑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支撑柱长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柱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环和设置在固定柱第二端的辅助支撑结构,固定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支撑结构容纳的空腔,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设置在支撑脚上端且位于空腔内的推杆和设置在空腔内用于推动推杆离开空腔的推动组件。

4、进一步的,推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空腔内的螺纹杆、设置在螺纹杆上的第一锥齿轮和贯穿设置在空腔侧壁上的驱动手柄,驱动手柄位于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螺纹杆和推杆同轴设置,推杆上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5、进一步的,推杆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块,空腔内沿螺纹杆长度方向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6、进一步的,固定柱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环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环。

7、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环上固设有螺栓,螺栓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第一连接环的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支撑柱靠近固定柱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栓相连的对接组装结构,对接组装结构设置在第二连接环远离第一连接环的一侧。

8、进一步的,对接组装结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柱上的第一齿圈和环设在第一齿圈外圈的螺母,螺母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环上且与螺栓相适配,螺母上均设置有与第一齿圈相啮合的第二齿圈。

9、进一步的,第二连接环上对应螺栓开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环远离第一连接环的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孔同轴的固定筒,固定筒内圈开设有环形槽,螺母外周面设有与环形槽相适配的卡环,螺母与固定筒同轴且螺母在固定筒内转动。

10、进一步的,第一齿圈内圈设置有环形卡槽,支撑柱上固设有与环形卡槽相适配的环形卡块,第一齿圈通过卡块转动连接在支撑柱上。

11、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12、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显著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柱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环和设置在固定柱第二端的辅助支撑结构,固定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支撑结构容纳的空腔,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设置在支撑脚上端且位于空腔内的推杆和设置在空腔内用于推动推杆离开空腔的推动组件。本申请通过固定柱与支撑柱相连来对建筑物底面与顶面之间的距离进行大部分填充,在固定柱上安装有辅助支撑结构来对固定柱的长度进行延伸,方便对依然存在但不足以放入支撑柱或固定柱的空隙进行适应性的填补,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支撑柱长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

14、2.支撑柱的设置可以增加根据需求增加固定柱的整体长度,而支撑柱上安装的对接组装结构则在方便快速组装的同时,可以使第二连接环和第一连接环平稳接近,对橡胶垫进行稳定稳定施压,使的连接处受力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环(2)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第二端的辅助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柱(1)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支撑结构容纳的空腔(801),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805)、设置在支撑脚(805)上端且位于所述空腔(801)内的推杆(802)和设置在所述空腔(801)内用于推动所述推杆(802)离开所述空腔(801)的推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空腔(801)内的螺纹杆(807)、设置在所述螺纹杆(807)上的第一锥齿轮(808)和贯穿设置在所述空腔(801)侧壁上的驱动手柄,所述驱动手柄位于所述空腔(801)内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08)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09),所述螺纹杆(807)和所述推杆(802)同轴设置,所述推杆(802)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807)相适配的螺纹孔(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02)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块(803),所述空腔(801)内沿所述螺纹杆(807)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限位块(803)相适配的限位槽(8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环(2)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环(2)相适配的第二连接环(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上固设有螺栓(3),所述螺栓(3)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所述第一连接环(2)的圆心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柱(6)靠近固定柱(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栓(3)相连的对接组装结构(9),所述对接组装结构(9)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环(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环(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装结构(9)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柱(6)上的第一齿圈(906)和环设在所述第一齿圈(906)外圈的螺母(904),所述螺母(90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环(4)上且与所述螺栓(3)相适配,所述螺母(904)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圈(906)相啮合的第二齿圈(9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环(4)上对应所述螺栓(3)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环(4)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环(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同轴的固定筒(901),所述固定筒(901)内圈开设有环形槽(902),所述螺母(904)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环形槽(902)相适配的卡环(903),所述螺母(904)与所述固定筒(901)同轴且所述螺母(904)在所述固定筒(901)内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906)内圈设置有环形卡槽(908),所述支撑柱上固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槽(908)相适配的环形卡块(909),所述第一齿圈(906)通过所述卡块(909)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和所述第二连接环(4)之间设置有橡胶垫(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构筑物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柱第一端的第一连接环和设置在固定柱第二端的辅助支撑结构,固定柱的第二端设置有用于对辅助支撑结构容纳的空腔,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脚、设置在支撑脚上端且位于空腔内的推杆和设置在空腔内用于推动推杆离开空腔的推动组件。本申请通过在固定柱上安装有辅助支撑结构来对固定柱的长度进行延伸,方便对依然存在但不足以放入支撑柱或固定柱的空隙进行适应性的填补,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支撑柱长度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斌,蒋东,马少茹,孙广志,张羽,杨素伟,侯胜军,靳丰涛,董立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