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1883发布日期:2024-01-26 23: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结构中,建筑填充墙多数为常规砌体材料,一般为蒸压加气块、页岩多孔砖两种材料为主。按照砌体施工规范,施工图纸要求,需在超长墙体位置增加构造柱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构造柱浇筑一般采用模板+木方+对拉螺杆的形式进行加固。在一些空间狭小受限情况下,模板加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以解决构造柱模板在空间狭小受限情况下加固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包括:

3、相对设置的两模板,一模板设置于填充墙的拐角处的内侧,另一模板设置于所述拐角处的外侧,所述模板包括两竖向板块,两所述竖向板块通过合页铰接在一起,所述模板的两竖向板块分别贴合于所述拐角处的两侧的填充墙,两所述竖向板块的内侧铺设有用于封堵两竖向板块的拼接缝的封堵膜层;

4、对拉杆,所述一模板的两竖向板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根所述对拉杆,所述另一模板的两竖向板块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

5、加固衬板,贴合于所述另一模板的两竖向板块的外侧,所述加固衬板沿所述竖向板块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固衬板开设有对准于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对拉杆的另一端可拆卸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中并伸至所述加固衬板的外侧;

6、压抵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对拉杆的另一端且压抵于所述加固衬板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对拉杆的中部可拆卸地套设有预埋套管。

8、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衬板伸至所述竖向板块的远离所述拼接缝的一侧的外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穿孔呈条形,所述第二穿孔沿所述加固衬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一模板的一竖向板块的上端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连接有进料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由内侧的膜板、外侧的模板、加固衬板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内外侧模板采用铝板,焊接对拉杆,在构造柱支模时对拉杆穿将两块铝板对拉加固即可,可根据墙体高度进行模数化拼接,现场单人就可以完成构造柱支模、拆模,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只需将两块竖向板块通过合页进行折叠,就可实现在狭小空间、管井、丁字墙等位置方便支模,整套支模体系重量轻,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好,材料可多次周转,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杆的中部可拆卸地套设有预埋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衬板伸至所述竖向板块的远离所述拼接缝的一侧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孔呈条形,所述第二穿孔沿所述加固衬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模板的一竖向板块的上端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连接有进料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由内侧的膜板、外侧的模板、加固衬板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内外侧模板采用铝板,焊接对拉杆,在构造柱支模时对拉杆穿将两块铝板对拉加固即可,可根据墙体高度进行模数化拼接,现场单人就可以完成构造柱支模、拆模,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二次结构的拐角处构造柱支模结构只需将两块竖向板块通过合页进行折叠,就可实现在狭小空间、管井、丁字墙等位置方便支模,整套支模体系重量轻,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好,材料可多次周转,节约施工成本。本技术解决了构造柱模板在空间狭小受限情况下加固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伟,肖毕江,甘居灵,姚栋,杨朝波,顾文斌,李亚军,王祥祥,王旬,马瑞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