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0747发布日期:2024-03-01 12:3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建筑是以建筑钢材构成承重结构的建筑,其通常由型钢和钢板制成的梁、柱、桁架等构件构成承重结构。因施工简单,钢结构建筑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领域。

2、传统钢结构建筑中,箱型立柱是一种常见的承重构件,而横梁则用于连接箱型立柱,承担横向荷载。传统的连接方式是通过现场焊接将横梁与箱型立柱连接。然而,由于焊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问题,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如焊接缺陷、焊接变形、焊接接头疲劳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施工速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横梁与箱型立柱采用焊接固定导致影响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施工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包括钢梁、立柱及紧固件;

3、所述钢梁包括梁主体和预制于所述梁主体的一个端部的梁端板,所述梁主体垂直于所述梁端板,且所述梁端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孔;

4、所述立柱包括钢管柱和预制于所述钢管柱的一个端部并与所述钢管柱同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和钢管柱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连接柱的壁厚大于所述钢管柱的壁厚,且所述连接柱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梁端板的高度,所述连接柱上具有第二固定孔的侧壁的宽度大于梁端板的宽度;

5、所述钢梁与立柱通过梁端板贴于连接柱上具有第二固定孔的侧壁、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紧固件相锁紧固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主体由工字形钢构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字形钢的每一翼缘板上具有弧形缺口,且所述弧形缺口与所述梁端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翼缘板的宽度之比为0.5-0.75,所述弧形缺口在所述工字形钢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工字形钢的高度之比为0.65-0.85。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柱和连接柱的横截面均为箱型,且所述钢管柱与连接柱以端面相抵的方式焊接固定在一起。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柱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垂直于钢管柱内侧壁的内隔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柱的壁厚为所述钢管柱的壁厚的2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端板为矩形板,且所述梁端板的宽度及厚度分别与所述钢管柱的宽度和厚度相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为单边螺栓。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紧固件将预制于钢梁的梁端板锁紧固定在预制于钢管柱的连接柱上,并使连接柱的壁厚大于钢管柱的壁厚,在保证梁柱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梁柱的拼装速度,同时也方便了梁柱的拆卸与重新组装。

14、另外,通过在横梁上设置弧形缺口对梁端削弱,从而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偏离节点核心区,出现在延性较大的梁上,实现了“强柱弱梁”。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立柱及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主体由工字形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形钢的每一翼缘板上具有弧形缺口,且所述弧形缺口与所述梁端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翼缘板的宽度之比为0.5-0.75,所述弧形缺口在所述工字形钢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工字形钢的高度之比为0.65-0.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和连接柱的横截面均为箱型,且所述钢管柱与连接柱以端面相抵的方式焊接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垂直于钢管柱内侧壁的内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壁厚为所述钢管柱的壁厚的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板为矩形板,且所述梁端板的宽度及厚度分别与所述钢管柱的宽度和厚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单边螺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梁柱连接结构,包括钢梁、立柱及紧固件;所述钢梁包括梁主体和预制于所述梁主体的一个端部的梁端板,且所述梁端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立柱包括钢管柱和预制于所述钢管柱的一个端部并与所述钢管柱同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和钢管柱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连接柱的壁厚大于所述钢管柱的壁厚,且所述连接柱的其中一个侧壁具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钢梁与立柱通过梁端板贴于连接柱上具有第二固定孔的侧壁、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紧固件相锁紧固定。本技术可在保证梁柱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梁柱的拼装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蕴,郭亮,王茂伟,徐松林,赵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