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5620发布日期:2024-03-22 10:28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伸缩缝,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2、现有技术中,房建的伸缩缝结构,在使用时无法防止内部进入杂质,使得伸缩缝本身的作用变差,并且防水带的密封性较差。

3、故而,目前急需一种可以避免伸缩缝内部进入杂质、并且提高防水带的安装密封性和简易的拆卸的房建伸缩缝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使用时无法防止内部进入杂质,使得伸缩缝本身的作用变差,并且防水带的密封性较差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结构包括铝盖板、安装于所述铝盖板下表面的压板、安装于墙体内部并与所述压板两边相连接的嵌板、开设于墙体内部并与所述嵌板相邻的空腔、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抵板、与所述抵板相连接并穿过所述嵌板的活动杆、与所述活动杆表面相缠绕并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弹簧、与所述活动杆另一端相连接的弧形板、嵌设于墙体表面的半开口状的圆柱框、两端与所述圆柱框相套合的防水带、位于所述压板下表面的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末端相连接的细杆。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圆柱框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板相配合的凹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圆柱框的开口比所述防水带的厚度小,用于防水带的固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嵌板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动杆相配合的孔洞,且所述活动杆穿过孔洞与所述弧形板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压板为可拆卸安装,便于更换。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细杆呈三根一组设有复数组,所述细杆表面呈粗糙状结构,且呈有间距状安装,用于对水中物质进行阻拦。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弧形板表面连接有抓手,所述抓手呈两个一组与所述弧形板通过限位弹簧铰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圆柱框表面开设有通孔,以配合所述抓手穿过并与所述防水带相接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方案,在所述空腔的预留有活口,用于里面部件的检查。

12、发明有益效果

13、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的圆柱框以便于防水带的扣合安装,并在设置的弧形板以及抓手的相互配合下,以实现对防水带紧固的抓取,避免出现脱落的现象;利用在防水带的上方设置了细杆以及支撑杆,对湍流的污水或其他水内部夹杂的污物起到拦截。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盖板(1)、安装于所述铝盖板(1)下表面的压板(2)、安装于墙体内部并与所述压板(2)两边相连接的嵌板(3)、开设于墙体内部并与所述嵌板(3)相邻的空腔(4)、位于所述空腔(4)内部的抵板(5)、与所述抵板(5)相连接并穿过所述嵌板(3)的活动杆(6)、与所述活动杆(6)表面相缠绕并位于所述空腔(4)内部的弹簧(7)、与所述活动杆(6)另一端相连接的弧形板(8)、嵌设于墙体表面的半开口状的圆柱框(9)、两端与所述圆柱框(9)相套合的防水带(10)、位于所述压板(2)下表面的支撑杆(11)和与所述支撑杆(11)末端相连接的细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框(9)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弧形板(8)相配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框(9)的开口比所述防水带(10)的厚度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板(3)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动杆(6)相配合的孔洞,且所述活动杆(6)穿过孔洞与所述弧形板(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与所述压板(2)为可拆卸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杆(12)呈三根一组设有复数组,所述细杆(12)表面呈粗糙状结构,且呈有间距状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8)表面连接有抓手(81),所述抓手(81)呈两个一组与所述弧形板(8)通过限位弹簧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框(9)表面开设有通孔,以配合所述抓手(81)穿过并与所述防水带(10)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伸缩缝结构,其结构包括铝盖板、压板、嵌板、空腔、抵板、活动杆、弹簧、弧形板、圆柱框、防水带、支撑杆、细杆、抓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设置的圆柱框以便于防水带的扣合安装,并在设置的弧形板以及抓手的相互配合下,以实现对防水带紧固的抓取,避免出现脱落的现象;利用在防水带的上方设置了细杆以及支撑杆,对湍流的污水或其他水内部夹杂的污物起到拦截。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平,王照平,柯燕红,林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瑞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