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2973发布日期:2024-03-28 18:4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


背景技术:

1、许多的建筑场地及结构类型等不再是规则和简单的形状,在一些情况下竖向结构双侧施工难以实施或施工安全难以保障,需要在单侧进行竖向结构的双侧支模;现有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需要将加固体系与既有结构固定,导致另一侧模板难以拆除,同时加固体系无法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可以实现在单侧完成拟施工竖向结构两侧模板的加固,操作简单,便于拆除,可周转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包括模板、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模板设置有相对的孔洞,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孔洞,其特征在于:

3、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另一端套设有折叠卡件;所述固定螺母与折叠卡件设置于所述模板外侧;

4、所述螺杆外侧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设置于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折叠卡件之间;所述内套筒用于固定所述折叠卡件,当所述折叠卡件受到所述内套筒挤压时发生变形,卡在所述模板外侧。

5、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卡件包括活动卡环、固定卡环和折叠机构,所述活动卡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螺杆,所述固定卡环设置于所述螺杆端部;所述活动卡环与固定卡环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

6、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外侧周向设置有折叠杆件;所述折叠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卡环、所述固定卡环铰接,所述折叠杆件沿所述螺杆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所述折叠杆件之间铰接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筒外侧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设置于所述模板之间,所述外套筒外径大于所述孔洞直径。

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杆外侧。

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周向设置于所述螺杆外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卡环、所述固定卡环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模板之间设置有垫片,用来保护所述模板;所述固定螺母外侧设置有加强螺母。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固定螺母,可使折叠机构发生折叠,卡住模板进行加固,实现单侧施工,更加方便;施工完成后,使折叠机构恢复顺直状态,可整体移除,便于周转使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包括模板、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模板设置有相对的孔洞,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孔洞,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卡件包括活动卡环、固定卡环和折叠机构,所述活动卡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螺杆,所述固定卡环设置于所述螺杆端部;所述活动卡环与固定卡环之间设置有折叠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外侧周向设置有折叠杆件;所述折叠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卡环、所述固定卡环铰接,所述折叠杆件沿所述螺杆长度方向设置有两组,所述折叠杆件之间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外侧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设置于所述模板之间,所述外套筒外径大于所述孔洞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杆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为弹簧,周向设置于所述螺杆外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卡环、所述固定卡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模板之间设置有垫片,用来保护所述模板;所述固定螺母外侧设置有加强螺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侧施工模板加固体系,用于在单侧进行竖向结构的双侧支模,包括模板、螺杆、固定螺母和折叠卡件;螺杆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母,另一端套设有折叠卡件;螺杆外侧套设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设置于模板之间;折叠卡件包括活动卡环、固定卡环和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包括弹性构件和折叠杆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固定螺母,可使折叠机构发生折叠,卡住模板进行加固,实现单侧施工,更加方便;施工完成后,使折叠机构恢复顺直状态,可整体移除,便于周转使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凯,胡有名,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