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6178发布日期:2024-03-13 20:3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复古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建筑存在仿古、复古的建筑做法。为保留地方特色,并与周边乡村建筑相协调,较多区域在设计中采用极具特色的原木饰面进行装饰。传统的原木饰面一般采用铁钉或铁丝绑扎固定,外观效果将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朝外的一端固定有多个方钢管,多个所述方钢管彼此相互连接,且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方钢管形成有密闭安装空间,所述密闭安装空间朝外的一侧固定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通过对拉螺栓与原木饰面进行连接。

3、更进一步地讲,所述连接钢板的外表面进行热镀锌或防锈氟碳漆工艺。

4、更进一步地讲,彼此相邻两个所述方钢管之间通过框架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5、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原木饰面上开设有引孔,所述框架结构上开设有穿孔,所述引孔和穿孔之间一一对应,且所述原木饰面和方钢管之间通过对拉螺栓穿过引孔和穿孔进行固定连接。

6、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对拉螺栓的长度大小小于原木饰面的直径大小。

7、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对拉螺栓的外端设置有仿木漆封堵件。

8、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9、其一: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通过预设预埋钢板,并将预埋钢板与水平竖向的方钢管进行连接,不仅可以使得原木饰面在建筑上有了附着点,便于后续原木饰面的安装,同时也提高了原木饰面安装的稳定性,且对拉螺栓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原木饰面与结构的整体性,同时还使原木饰面与结构之间的受力能有效进行传递;

10、其二:本实用新型设置对拉螺栓长度小于原木饰面直径,不仅可以避免对拉螺杆的端头外露,同时还有效解决了对拉螺杆对建筑外观效果影响,且还通过仿木漆封堵件对开孔、开槽位置进行处理,在保证开口开槽位置与其他位置的一致性的前提下,对开口、开槽等受力薄弱部位进行了补强,进而提高了建筑整体外观效果及安全耐久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朝外的一端固定有多个方钢管(2),多个所述方钢管(2)彼此相互连接,且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方钢管(2)形成有密闭安装空间,所述密闭安装空间朝外的一侧固定有连接钢板(5),所述连接钢板(5)通过对拉螺栓(6)与原木饰面(1)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5)的外表面进行热镀锌或防锈氟碳漆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两个所述方钢管(2)之间通过框架结构(3)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木饰面(1)上开设有引孔,所述框架结构(3)上开设有穿孔(4),所述引孔和穿孔(4)之间一一对应,且所述原木饰面(1)和方钢管(2)之间通过对拉螺栓(6)穿过引孔和穿孔(4)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6)的长度大小小于原木饰面(1)的直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6)的外端设置有仿木漆封堵件(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结构与原木饰面的连接结构,包括有预埋在混凝土内部的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朝外的一端固定有多个方钢管,多个所述方钢管彼此相互连接,且彼此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方钢管形成有密闭安装空间,所述密闭安装空间朝外的一侧固定有连接钢板,所述连接钢板通过对拉螺栓与原木饰面进行连接。本技术的连接结构通过预设预埋钢板,并将预埋钢板与水平竖向的方钢管进行连接,不仅可以使得原木饰面在建筑上有了附着点,便于后续原木饰面的安装,同时也提高了原木饰面安装的稳定性,且对拉螺栓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原木饰面与结构的整体性,同时还使原木饰面与结构之间的受力能有效进行传递。

技术研发人员:刘模权,赵林炜,吴长勇,郜江晶,谭福胜,巫斐,郑有恒,周广超,江新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