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500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建类,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


背景技术:

1、基座是各种建筑物中必须具备的结构。目前建筑物中的基座通常是由编织成笼状的钢筋浇筑上混泥土而成,由于其使用成本低、结构稳固而被广泛使用。专利申请cn201821757465.1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抗震缓冲基座。该建筑工程用钢结构抗震缓冲基座,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卡座、底板、圆筒、圆环、拉伸弹簧、套筒、套杆、压缩弹簧和托盘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整个钢结构建筑的总体稳定性,使钢结构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加强,使得钢结构建筑的支撑柱支架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加强,可以满足正常的使用需要。该基座虽然设置有弹簧,能够缓冲地震的冲击,但依然存在结构过于复杂且埋入土中不够稳定的缺点。

2、根据专利网公开的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钢结构防震基座(授权公告号为:cn213539359u)中所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的钢结构防震基座,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该基座包括面板、底座、弹性组件,所述面板、底座均与弹性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首先,在本实用新型的基座设置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具有弹性,可以缓冲建筑物受到的震动;其次,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六个直角结构的桩脚,桩脚一端埋在土里,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可以实现对基座的加固,提高基座的稳定性;最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便于使用和推广”。

3、针对上述描述内容,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4、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弹性组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建筑物受到震动时,弹性组件的弹性会缓解建筑物的震动,从而提高基座的稳定性及防震能力,但是,直接采用缓冲弹簧等缓冲件缓冲的方式,会造成上下跳动幅度过大,影响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改进出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有底座主体的上方;

3、所述底座主体与面板之间安装有防震机构;

4、所述防震机构包括两两对称开设在底座主体表面处的通槽、焊接在所述通槽内侧的导柱、滑移连接在所述导柱处的活动块、套设在所述导柱处且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通槽端部焊接相连的弹簧、对称焊接在所述活动块顶部的第一耳板、对称焊接在所述面板下表面并与第一耳板相对应的第二耳板、呈角度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与面板之间且端头处分别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转动连接的支撑臂、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两侧的阻尼杆。

5、优选的,所述支撑臂顶端和底端与第二耳板和第一耳板相对应的侧壁处均焊接有轴头。

6、优选的,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与轴头相对应处均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与轴头过盈连接。

7、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与导柱插接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导柱的外径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底座主体下表面边缘处焊接有桩脚,所述桩脚对称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桩脚底端均呈锥形结构设置。

9、优选的,多个所述桩脚外壁处均焊接有倒刺,所述倒刺在桩脚的轴向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每组所述桩脚在桩脚的径向位置处环设有多个。

10、优选的,多个所述倒刺的端头处呈上扬角度设置,且所述上扬角度设置在45-60°。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通过面板将震动力传递至防震机构处,利用防震机构处设置的支撑臂传递震动力,在面板因震动力下降时,通过支撑臂的两端分别配合第一耳板与第二耳板进行转动,使支撑臂底端与底座主体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变小,同时使活动块配合导柱移动将弹簧压缩变形,对震动力进行吸能处理,而面板在下降的过程中,阻尼杆的末端端配合被压缩,减少由振动、冲击或其他运动形式引起的能量传递,从而提高吸能的效果,避免弹簧的回弹力造成面板上下跳动的情况发生,保证面板上表面承载的构件能够正常的工作。

13、2、该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通过将倒刺与桩脚一并埋入至土层中,倒刺不仅可增大桩脚与土层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大了桩脚被拔出的阻力,进而保证了底座主体的牢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1)和面板(7),所述面板(7)设置有底座主体(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9)顶端和底端与第二耳板(8)和第一耳板(6)相对应的侧壁处均焊接有轴头(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6)和第二耳板(8)与轴头(13)相对应处均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与轴头(13)过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5)与导柱(3)插接处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导柱(3)的外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下表面边缘处焊接有桩脚(11),所述桩脚(11)对称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桩脚(11)底端均呈锥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桩脚(11)外壁处均焊接有倒刺(12),所述倒刺(12)在桩脚(11)的轴向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每组所述桩脚(11)在桩脚(11)的径向位置处环设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倒刺(12)的端头处呈上扬角度设置,且所述上扬角度设置在45-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土建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有底座主体的上方,所述底座主体与面板之间安装有防震机构。该具有防震功能的底座,通过面板将震动力传递至防震机构处,利用防震机构处设置的支撑臂传递震动力,在面板因震动力下降时,支撑臂底端与底座主体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变小,同时使活动块配合导柱移动将弹簧压缩变形,对震动力进行吸能处理,而面板在下降的过程中,阻尼杆的末端端配合被压缩,减少由振动、冲击或其他运动形式引起的能量传递,从而提高吸能的效果,避免弹簧的回弹力造成面板上下跳动的情况发生,保证面板上表面承载的构件能够正常的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季昌兆,智国庆,赵文武,张连强,袁钦瑞,郑盼,李锋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