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5465发布日期:2024-03-18 16:3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申请号为cn20212178402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所述建筑结构主体上设有建筑墙板和建筑楼板,所述建筑墙板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建筑墙板之间均匀设有竖梁,并且竖梁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竖梁上端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卡合有搭块,并且搭块与建筑墙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建筑楼板上下两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座和第一限位座。该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的建筑墙板与建筑楼板为分体式结构,建筑楼板上下两端均设置了限位座,上下两端的限位座分别起到安装建筑楼板以及定位建筑墙板的作用,使得建筑结构在进行安装处理时能够快速的进行对位处理,便于建筑结构的装配。

3、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中的各部件由工厂端生产制造出来后,为了便于运输,其中大多数的零部件需要到现场再进行安装,由于零部件较多,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以至于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用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大多数的零部件需要到现场进行安装,由于零部件较多,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包括外形为矩形块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所述顶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立柱上设有限位条,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围墙,所述的多个围墙的高度均不相同,所述围墙的顶部铰接在墙板的底部,所述墙板的顶面与顶板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墙板的内侧表面与限位块直接接触,所述墙板的外侧表面与限位条直接接触。

4、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保温层以及线路槽。

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用带螺纹的连接杆螺纹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上。

6、进一步的,所述相邻高度围墙的高度差等于墙板的厚度。

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部结构为六边形网格状。

8、进一步的,所述墙板与底板间通过合页铰接在一起。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底板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上,顶板上设有限位块,立柱上设有限位条,底板上设有多个围墙,的多个围墙的高度均不相同,围墙的顶部铰接在墙板的底部,墙板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保温层以及线路槽;在具体使用时,工厂端将各零部件生产出来,将顶板的顶面贴合在底板的底面上,通过连接杆将底板和顶板连接在一起,将各个墙板分别对应铰接在围墙的底部,由最低围墙处的墙板依次旋转所有墙板,最终将所有墙板放平重叠在底板上,以达到节约运输空间的目的,然后将组装好的部件以及剩下的部件运输到安装现场,将立柱用连接杆安装到底板的边角处,依次旋转竖立起所有墙板,将顶板放下,使限位块卡接在墙板内侧,用连接杆将顶板和立柱固定安装,以至于安装现场安装技术要求低,工作效率相对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形为矩形块的底板(2),所述底板(2)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立柱(4),所述立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3)上,所述顶板(3)上设有限位块(32),所述立柱(4)上设有限位条(41),所述底板(2)上设有多个围墙(21),所述的多个围墙(21)的高度均不相同,所述围墙(21)的顶部铰接在墙板(12)的底部,所述墙板(12)的顶面与顶板(3)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墙板(12)的内侧表面与限位块(32)直接接触,所述墙板(12)的外侧表面与限位条(41)直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2)包括外壳(121),所述外壳(121)内设有保温层以及线路槽(1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一通孔(22),所述顶板(3)上设有第二通孔(31),所述立柱(4)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42),所述立柱(4)的两端分别用带螺纹的连接杆(5)螺纹连接在底板(2)和顶板(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高度围墙(21)的高度差等于墙板(12)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1)的内部结构为六边形网格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2)与底板(2)间通过合页(11)铰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分类式建筑结构,包括外形为矩形块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边角处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上,所述顶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立柱上设有限位条,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围墙,所述的多个围墙的高度均不相同,所述围墙的顶部铰接在墙板的底部,所述墙板的顶面与顶板的底面直接接触,所述墙板的内侧表面与限位块直接接触,所述墙板的外侧表面与限位条直接接触,本技术用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大多数的零部件需要到现场进行安装,由于零部件较多,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宁雯铂,苏莹,刘畅,崔文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雯铂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