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8177发布日期:2024-03-05 11:5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构造柱浇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

2、在对构造柱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辅助装置将混凝土灌入成形,市面上常见的辅助装置在等待构造柱成型的过程中构造柱内的混凝土与进料斗中残余的混凝土凝结,对进料斗的拆卸造成困难,强行拆除还会对构造柱的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安装有进料斗。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隔板,进料斗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隔板穿过第三通孔延伸至进料斗的内部。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进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第三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三电动伸缩杆的末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料箱,储料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板的表面活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凸条。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车轮,底板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扶手的左侧表面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托板,托板的右侧表面与扶手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板。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连接板、隔板、第二电动伸缩杆,在使用中,将装置移动到需要浇筑的构造柱面前,第一电动伸缩杆启动,使得固定在第一电动伸缩杆末端的第一连接板上升到指定高度后,利用螺栓穿过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二通孔将第一连接板与构造柱所在墙面固定,使得第一连接板上固定的进料斗与构造柱浇灌口紧贴,向进料斗中加入混凝土,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流进构造柱内,直至灌装结束,第二电动伸缩杆上升,第二电动伸缩杆末端固定的隔板穿过进料斗上开设的第三通孔将多余的混凝土隔断。相较于常规的装置在等待构造柱成型的过程中构造柱内的混凝土与进料斗中残余的混凝土凝结,对进料斗的拆卸造成困难,强行拆除还会对构造柱的表面造成损坏,该装置能够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末端的隔板,在灌装完成后将构造柱内的混凝土与进料斗内的混凝土隔断,方便了后续的拆卸,不会对构造柱的表面造成损坏。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通过储料箱、电机、转轴、搅拌板,在使用中,当将混凝土倒进储料箱中时,电机启动,电机输出端的转轴带动搅拌板转动,通过搅拌板不停地转动来保证混凝土无结块,防止因为长时间的静置而导致混凝土部分结块,影响传送带将混凝土输送进进料斗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20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01)的底部与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0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02),所述第一连接板(20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203),所述第一通孔(203)的内部安装有进料斗(205),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0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0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隔板(207),所述进料斗(205)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208),所述隔板(207)穿过第三通孔(208)延伸至进料斗(205)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0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04),且第二通孔(204)的数量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0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9),所述固定块(209)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料机构(3),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第三电动伸缩杆(301),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301)的底部与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301)的末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04),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料箱(4),所述储料箱(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2),所述支撑杆(302)的内壁与第二连接板(304)的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04)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303),所述传送带(3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凸条(3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的底部安装有车轮(102),所述底板(101)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手(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3)的左侧表面安装有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托板(501),所述托板(501)的右侧表面与扶手(103)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托板(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02),所述电机(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03),所述转轴(50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板(50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构造柱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构造柱浇筑辅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安装有进料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进料斗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本技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末端的隔板,在灌装完成后将构造柱内的混凝土与进料斗内的混凝土隔断,方便了后续的拆卸,不会对构造柱的表面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梁新超,孔德尘,闫传宝,李丰娟,刘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森新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