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1142发布日期:2024-04-18 11:4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1、目前,地震区划是根据可能的地震破坏程度和强地面运动参数的大小所做的地震区域划分。地震安全性评价系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区域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的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要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参数和基础资料。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即可作为该具体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2、例如公开号为cn214423658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第一抗震组件包括底板和抗震垫,地基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抗震垫,底板设置于抗震垫上端部,第二抗震组件包括顶板和抗震块,抗震块的结构从上至下为第一圆台体、圆柱体、第二圆台体和半球体,底板中心位置对应半球体设置有弧形凹槽,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组件,多个弹性组件沿底板周向外边缘设置。如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发生地震时,建筑物极有撕裂和倾覆的可能,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险和破坏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对震动的缓冲能力弱,抗震能力较差,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且在没有可对装置内部维修的结构,在长期的使用中,装置受损,影响抗震效果,不利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架四,所述框架四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框架一,所述框架一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所述固定杆一的左侧与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杆二,所述固定杆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三,所述滑块三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框架二,所述框架二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框架三,所述框架三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四,所述滑块四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三,所述固定杆三的右侧与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四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五,所述滑块五的外壁与框架四的内壁滑动连接。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块五的顶部搭接有框架五,所述框架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六,所述滑块六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四,所述固定杆四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啮合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顶板。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通过弹簧一被压缩后产生的弹性,使得弹簧一和固定杆一之间产生压缩和舒展,以及弹簧二和固定杆三的压缩和舒展,通过滑块一与滑轨之间滑动连接的作用,使得滑块一带动框架四在装置内可以左右滑动,从而达到对横向冲击的缓冲,在纵向冲击上面,通过滑块五产生纵向上面的冲击带动弹簧三向下压缩,通过弹簧三弹性的作用,使得弹簧三和滑块五之间产生压缩和舒展,达到对纵向冲击的缓冲,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因剧烈晃动导致其发生损坏。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通过转动把手可带动转轴旋转,转轴通过啮合的作用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的作用带动滑块六向内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向内收缩,当固定板移动到比框架四顶部的开口要小时,通过向上拉动顶板,即可对装置的内部进行维修处理,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一(12),所述滑块一(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架四(4),所述框架四(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框架一(2),所述框架一(2)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一(21),所述弹簧一(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二(22),所述滑块二(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一(23),所述固定杆一(23)的左侧与底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杆二(31),所述固定杆二(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三(32),所述滑块三(3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框架二(33),所述框架二(3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底座(34),所述连接底座(34)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框架三(36),所述框架三(36)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7),所述弹簧二(3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块四(38),所述滑块四(3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三(39),所述固定杆三(39)的右侧与固定块(35)的左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四(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三(41),所述弹簧三(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五(42),所述滑块五(42)的外壁与框架四(4)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五(42)的顶部搭接有框架五(5),所述框架五(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块六(52),所述滑块六(5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四(53),所述固定杆四(5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1)的外壁啮合有转轴(55),所述转轴(5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56),所述转轴(55)的外壁转动连接有顶板(5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涉及抗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框架四。本技术通过弹簧一被压缩后产生的弹性,使得弹簧一和固定杆一之间产生压缩和舒展,以及弹簧二和固定杆三的压缩和舒展,通过滑块一与滑轨之间滑动连接的作用,使得滑块一带动框架四在装置内可以左右滑动,从而达到对横向冲击的缓冲,在纵向冲击上面,通过滑块五产生纵向上面的冲击带动弹簧三向下压缩,通过弹簧三弹性的作用,使得弹簧三和滑块五之间产生压缩和舒展,达到对纵向冲击的缓冲,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因剧烈晃动导致其发生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安昌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