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9132发布日期:2024-04-01 14:0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1、灌浆套筒又称灌浆套筒接头或套筒灌浆接头,灌浆套筒是由专门加工的套筒、配套灌浆料和钢筋组装的组合体,在连接钢筋时通过注入快硬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粘结要和作用连接钢筋与套筒。灌浆套筒具有性能可靠、适用性广、安装方便等优点。

2、灌浆套筒的灌浆饱满程度直接决定了钢筋的连接强度,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强度。目前,针对灌浆套筒作出了诸多的改进,但是其灌浆回流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灌浆的饱满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可以解决浆体回流导致灌浆套筒内灌浆缺陷,从而影响灌浆密实度的问题,提高了密闭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出浆口和进浆口,所述筒体内部于出浆口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台和第一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一仿肠道壁层下侧设置有第二环形限位台,所述第二环形限位台下侧设置有第二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二仿肠道壁层下侧设置有第三环形限位台,所述第三环形限位台下侧设置有第三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三仿肠道壁层设置于进浆口的上侧;所述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

3、优选的,所述第一仿肠道壁层、第二仿肠道壁层和第三仿肠道壁层的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仿肠道壁层包括多个设置于筒体内侧壁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朝出浆口方向倾斜设置且其环宽依次增大。

4、优选的,所述进浆口的下侧于筒体内设置有第四环形限位台。

5、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管、第二引导管与筒体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环形限位台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第四环形限位台的下侧。

6、优选的,所述出浆口和进浆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向远离筒体的方向突出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台、第二环形限位台、第三环形限位台、第四环形限位台与筒体呈同轴设置。

8、优选的,所述筒体、出浆口、进浆口、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为一体成型。

9、优选的,所述筒体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减震夹层。

10、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宽为1-5mm,环形凸起与筒体内侧壁的夹角范围为20-80°。

11、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技术效果如下:

12、(1)通过在灌浆套筒的内侧壁上设置多个仿肠道壁层,环形凸起可以减缓灌浆回流的速度,提升了灌浆的饱满度;

13、(2)设置了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并在其与筒体的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提高了灌浆质量;

14、(3)通过在筒体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设置减震夹层,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强度。

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出浆口和进浆口,所述筒体内部于出浆口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台和第一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一仿肠道壁层下侧设置有第二环形限位台,所述第二环形限位台下侧设置有第二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二仿肠道壁层下侧设置有第三环形限位台,所述第三环形限位台下侧设置有第三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三仿肠道壁层设置于进浆口的上侧;所述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的下侧于筒体内设置有第四环形限位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管、第二引导管与筒体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环形限位台的上侧,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第四环形限位台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口和进浆口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向远离筒体的方向突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台、第二环形限位台、第三环形限位台、第四环形限位台与筒体呈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出浆口、进浆口、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为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宽为1-5mm,环形凸起与筒体内侧壁的夹角范围为20-8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出浆口和进浆口,所述筒体内部于出浆口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台和第一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一仿肠道壁层下侧设置有第二环形限位台,所述第二环形限位台下侧设置有第二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二仿肠道壁层下侧设置有第三环形限位台,所述第三环形限位台下侧设置有第三仿肠道壁层,所述第三仿肠道壁层设置于进浆口的上侧;所述筒体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引导管和第二引导管。本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内附仿肠道壁装置的灌浆套筒,可以解决浆体回流导致灌浆套筒内灌浆缺陷,从而影响灌浆密实度的问题,并提高了密闭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市军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