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托固定装置及光伏设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3125发布日期:2024-03-22 10:35阅读:7来源:国知局
晶托固定装置及光伏设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具体涉及晶托固定装置及光伏设备生产线。


背景技术:

1、在光伏产业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于单个光伏电池片转化效率的提升已接近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段为扩大光伏电池片中硅片的面积。硅片主要由硅棒切割而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硅棒通过垫板粘接在晶托上,之后整体送入切割设备中进行切割。

2、目前,考虑到设备故障等因素,硅棒的粘接过程仍然会通过人工进行,由于硅棒存在多种规格尺寸,不同尺寸的硅棒所使用的晶托尺寸也不相同,在人工操作过程中,手动放置不同尺寸的晶托时极易产生偏位,使得垫板粘接时无法准确定位,在后续硅棒完成粘接进行切割时,时常需要返工以及产生切割异常损失,因此,现有硅棒的粘接过程还存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晶托固定装置及光伏设备生产线,以解决现有硅棒的粘接过程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晶托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其上端面适于放置晶托;第一固定结构,可纵向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第一固定结构具有可以移动的第一调节状态和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状态,第一固定结构适于对不同尺寸的晶托的纵向进行定位;第二固定结构,可横向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第二固定结构具有可以移动的第二调节状态和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状态,第二固定结构适于对不同尺寸的晶托的横向进行定位。

3、有益效果:在底板上可移动的设置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当任意尺寸的硅棒进行粘接工作时,根据使用的晶托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调整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位置并固定,此时将晶托放入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形成的空位中,即可将晶托可靠的固定,之后便可以进行硅棒的粘接工作,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晶托发生偏位的同时,还能够应用于各种尺寸的晶托,有效解决了现有硅棒的粘接过程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横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固定结构,位于两端的第一固定结构共同对晶托的纵向进行定位。

5、有益效果:两端的第一固定结构一同与晶托配合,使得定位更为可靠。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结构处于第一定位状态时,第一固定结构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结构上设有供第一紧固件穿设的第一通孔,底板上设有与第一紧固件配合的第一配合孔。

7、有益效果:将所有的第一紧固件旋松或拆下即可移动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结构易于加工制造,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配合孔沿着纵向间隔设置在底板上,或者,第一配合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一配合孔为沿着纵向延伸的腰孔。

9、有益效果:第一配合孔的位置根据对应尺寸的晶托的固定位置而选择,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与不同位置的第一配合孔配合即可切换固定尺寸,结构简单有效。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和第一固定结构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导向柱,底板和第一固定结构的其中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孔滑动配合。

11、有益效果: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孔配合并在第一固定结构移动过程其导向作用,结构简单有效,使得移动过程更为可靠。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结构包括横向板和竖向板,横向板与底板配合,竖向板适于与晶托配合。

13、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靠。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结构处于第二定位状态时,横向板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与底板固定连接,横向板上设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设的第二通孔,底板上设有与第二紧固件配合的第二配合孔。

15、有益效果:将所有的第二紧固件旋松或拆下即可移动第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易于加工制造,固定方式简单可靠。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配合孔沿着横向间隔设置在底板上,或者,第二配合孔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配合孔为沿着横向延伸的腰孔。

17、有益效果: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与不同位置的第二配合孔配合即可切换固定尺寸,结构简单有效。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板和横向板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导向柱,底板和横向板的其中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柱与第二导向孔滑动配合。

19、有益效果:第二导向柱与第二导向孔配合并在第二固定结构移动过程其导向作用,结构简单有效,使得移动过程更为可靠。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设备生产线,其包括:上述的晶托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横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共同对所述晶托的纵向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处于所述第一定位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4)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紧固件(4)穿设的第一通孔(201),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4)配合的第一配合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孔(101)沿着纵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导向柱(102),所述底板(1)和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的其中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导向孔(202),所述第一导向柱(102)与所述第一导向孔(202)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2)包括横向板(301)和竖向板(302),所述横向板(301)与所述底板(1)配合,所述竖向板(302)适于与所述晶托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处于所述第二定位状态时,所述横向板(301)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5)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板(301)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紧固件(5)穿设的第二通孔(303),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紧固件(5)配合的第二配合孔(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孔(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配合孔(103)沿着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横向板(301)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导向柱(104),所述底板(1)和所述横向板(301)的其中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导向孔(304),所述第二导向柱(104)与所述第二导向孔(304)滑动配合。

10.一种光伏设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晶托固定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晶托固定装置及光伏设备生产线,晶托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其上端面适于放置晶托;第一固定结构,可纵向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第二固定结构,可横向移动的设置在底板上,本技术在底板上可移动的设置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当任意尺寸的硅棒进行粘接工作时,根据使用的晶托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调整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的位置并固定,此时将晶托放入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配合形成的空位中,即可将晶托可靠的固定,之后便可以进行硅棒的粘接工作,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晶托发生偏位的同时,还能够应用于各种尺寸的晶托,有效解决了现有硅棒的粘接过程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崔三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硅能(朔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