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采用下部垫块,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马镫筋进行间距控制,而楼板厚度控制往往依靠混凝土浇筑时厚度测量。其施工原理为:将底部钢筋放置在垫块上,通过垫块厚度控制保护层厚度,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之间采用马镫筋进行厚度控制。但在楼板施工过程中会有以下三个问题:
2、1、楼层不同区域,楼板厚度不同,所需要的马镫筋高度不同;不同规格马镫筋加工功效低,影响楼层钢筋绑扎效率。
3、2、采用预制砂浆垫块放置在下部钢筋底下,工人行走时容易压裂垫块。
4、3、楼层不同区域,楼板厚度不同,楼板混凝土浇筑厚度则依靠砼工施工水准进行掌控,容易造成材料浪费或楼板浇筑厚度偏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塑料底座,所述塑料底座的正上方设有塑料顶盖,所述塑料顶盖和塑料底座之间设有金属螺纹棒,且金属螺纹棒的两端分别和塑料顶盖、塑料底座螺纹连接,所述金属螺纹棒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和第二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且第一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和第二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均和金属螺纹棒螺纹连接。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和第二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均包括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两侧均设有放置弧板,且限位圈和放置弧板一体成型。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限位圈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金属螺纹棒的表面设有外螺纹,且金属螺纹棒贯穿限位圈中部并且和第二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放置弧板呈“l”型,且放置弧板为塑料制品。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塑料顶盖的底面和塑料底座的顶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金属螺纹棒和第一通孔内部螺纹连接。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塑料顶盖内部和塑料底座内部均设有稳定支架,且塑料顶盖、塑料底座与稳定支架之间一体成型。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9、通过设置由塑料底座、金属螺纹棒、第一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第二第一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塑料顶盖组成的控制装置,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且增强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效率,不同楼板厚度可以通过不同高度螺纹帮进行控制,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可以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符合安全施工的理念。
1.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底座(5),所述塑料底座(5)的正上方设有塑料顶盖(1),所述塑料顶盖(1)和塑料底座(5)之间设有金属螺纹棒(3),且金属螺纹棒(3)的两端分别和塑料顶盖(1)、塑料底座(5)螺纹连接,所述金属螺纹棒(3)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和第二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4),且第一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和第二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4)均和金属螺纹棒(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和第二塑料可调节钢筋放置组件(4)均包括有限位圈(11),所述限位圈(11)的两侧均设有放置弧板(9),且限位圈(11)和放置弧板(9)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1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且第二通孔(10)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金属螺纹棒(3)的表面设有外螺纹(6),且金属螺纹棒(3)贯穿限位圈(11)中部并且和第二通孔(10)的内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弧板(9)呈“l”型,且放置弧板(9)为塑料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顶盖(1)的底面和塑料底座(5)的顶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7),且金属螺纹棒(3)和第一通孔(7)内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顶盖(1)内部和塑料底座(5)内部均设有稳定支架(8),且塑料盖板、塑料底座(5)与稳定支架(8)之间一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