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5934发布日期:2024-03-18 16:4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具体为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纠偏是指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偏移垂直位置,而发生倾斜,严重影响使用,危害住户生命财产和工厂生产安全时,所采取的纠倾扶正加固措施,以期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现有的纠偏修复装置都是工人通过采用千斤顶将建筑的梁柱进行支撑,然而由于同时需要用到多个千斤顶,导致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且无法使多个千斤顶保持在同一频率进行升降支撑,从而容易对建筑造成二次偏移,由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纠偏修复装置都是工人通过多个千斤顶对梁柱进行支撑,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且无法使多个千斤顶保持在同一频率进行升降支撑,从而容易对建筑造成二次偏移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包括梁柱和固定连接在梁柱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端设有对建筑进行纠偏的修复结构,所述修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两侧通过传动组件均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表面通过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升降齿杆,且升降齿杆的一端与垫板的底端接触。

3、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端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

4、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的外表面两侧均啮合有驱动齿轮,且两个驱动齿轮的一侧均与两个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端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杆。

6、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且限位齿轮的齿牙与升降齿杆的齿牙啮合。

7、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且蜗轮的齿牙与蜗杆啮合。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通过设置修复结构,通过启动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配合两个驱动齿轮,从而带动两个蜗杆转动,蜗杆在转动使通过带动蜗轮配合驱动杆带动限位齿轮转动,由此使限位齿轮的齿牙与升降齿杆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升降齿杆在支撑柱的内表面上下升降,并使一端与顶着垫板向上移动,从而将建筑顶起,随后在对其进行加固即可,由此使多个升降齿杆进行同步的升降,从而避免对建筑造成二次偏移,同时提高对建筑修复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包括梁柱(1)和固定连接在梁柱(1)两侧的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板(3),所述垫板(3)的底端设有对建筑进行纠偏的修复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2)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41)顶端的传动电机(421),所述传动电机(42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22),所述传动轴(4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423)的外表面两侧均啮合有驱动齿轮(424),且两个驱动齿轮(424)的一侧均与两个蜗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6)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41)顶端的限位板(461),所述限位板(46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杆(4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齿轮(463),且限位齿轮(463)的齿牙与升降齿杆(47)的齿牙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轮(464),且蜗轮(464)的齿牙与蜗杆(43)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包括梁柱和固定连接在梁柱两侧的连接板,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该建筑加固装置纠偏修复装置,通过设置修复结构,通过启动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配合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配合两个驱动齿轮,从而带动两个蜗杆转动,蜗杆在转动使通过带动蜗轮配合驱动杆带动限位齿轮转动,由此使限位齿轮的齿牙与升降齿杆的齿牙啮合,从而带动升降齿杆在支撑柱的内表面上下升降,并使一端与顶着垫板向上移动,从而将建筑顶起,随后在对其进行加固即可,由此使多个升降齿杆进行同步的升降,从而避免对建筑造成二次偏移,同时提高对建筑修复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付虎,廖芳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