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7588发布日期:2024-03-18 16:59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工程,具体为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2、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钢材通过梁柱进行连接固定,使梁柱起到衔接和支撑的作用,现有的梁柱连接节点一般是将钢材通过螺栓直接进行连接固定,整体的受力点会较多的集中在螺栓的外侧,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使螺栓发生位移,从而导致支撑点发生偏移,影响了整体结构的实际支撑强度,降低了实际使用的寿命,从而导致现有梁柱连接节点的实用性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具备可以有效提升梁柱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梁柱连接节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稳定性会受到影响的缺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梁柱本体,所述梁柱本体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梁柱本体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组件;

3、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梁柱本体外侧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杆,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四个工形梁;

4、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梁柱本体外侧的四个工形槽,所述工形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助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八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工形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梯形块,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供相对应梯形块滑动的梯形槽,所述工形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夹持块,所述工形梁的外侧开设有六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梁柱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连接在梁柱外侧的钢材可以受到有效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不会对螺栓造成严重的负担。

6、进一步,相对应四个所述倾斜杆均匀分布在梁柱本体的外侧,所述倾斜杆靠近梁柱本体的一端与梁柱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倾斜杆可以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对支撑板起到有效的支撑固定作用。

8、进一步,所述工形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相贴合,四个所述工形梁分别可插接在四个工形槽的内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形梁可以稳定的在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之间滑动。

10、进一步,所述工形梁的外侧与相对应工形槽的内侧相贴合,顶部和底部所述辅助板相背的一侧分别与工形梁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相贴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形梁可以稳定的插接在工形槽的内部,让工形槽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12、进一步,左右两侧所述辅助板对称分布在相对应工形梁的正面和背面,正面和背面所述辅助板对称分布在相对应工形梁的左右两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形梁可以在相对应四个辅助板的作用下保持稳定。

14、进一步,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螺栓相对的一端分别依次贯穿相对应支撑板、工形梁和相对应辅助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板、工形梁和相对应辅助板可以连接固定。

16、进一步,左右两侧所述夹持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左右两侧工形梁的正面和背面相贴合,正面和背面所述夹持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正面和背面工形梁的左右两侧相贴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形梁可以被相对应两个夹持块贴合夹持。

18、进一步,正面和背面所述夹持块的左侧与左右两侧夹持块的正面均开设有可供第二螺栓贯穿的六个贯穿孔,所述连通孔的位置分别与相对应两个贯穿孔的位置相对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工形梁可以与相对应两个夹持块连接固定,提高稳定性的同时也分担了支撑的压力。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该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通过梁柱本体外侧的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梁柱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增加支撑的受力点,使连接在梁柱外侧的钢材可以受到有效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不会对螺栓造成严重的负担,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螺栓不会轻易的发生位移,使整体的支撑点不会发生较大的偏移,从而不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实际支撑强度,提高了实际使用的寿命,极大的提升了梁柱连接节点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梁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本体(1)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组件(200),所述梁柱本体(1)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相对应四个所述倾斜杆(202)均匀分布在梁柱本体(1)的外侧,所述倾斜杆(202)靠近梁柱本体(1)的一端与梁柱本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形梁(20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01)相对的一侧相贴合,四个所述工形梁(203)分别可插接在四个工形槽(30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形梁(203)的外侧与相对应工形槽(301)的内侧相贴合,顶部和底部所述辅助板(302)相背的一侧分别与工形梁(203)的内顶壁和内底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辅助板(302)对称分布在相对应工形梁(203)的正面和背面,正面和背面所述辅助板(302)对称分布在相对应工形梁(203)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螺栓(303)相对的一端分别依次贯穿相对应支撑板(201)、工形梁(203)和相对应辅助板(3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夹持块(307)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左右两侧工形梁(203)的正面和背面相贴合,正面和背面所述夹持块(307)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正面和背面工形梁(203)的左右两侧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正面和背面所述夹持块(307)的左侧与左右两侧夹持块(307)的正面均开设有可供第二螺栓(309)贯穿的六个贯穿孔,所述连通孔(308)的位置分别与相对应两个贯穿孔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梁柱本体,所述梁柱本体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梁柱本体的外侧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梁柱本体外侧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倾斜杆,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四个工形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梁柱本体外侧的四个工形槽,所述工形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四个辅助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八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该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可以有效提升梁柱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极大的提升了梁柱连接节点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联泰钢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