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6244发布日期:2024-04-01 14:0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老旧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老旧房屋的屋面自下而上通常依次为预制板层、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的组合结构,由于房屋使用年代已久,屋面最上层的防水层大多已被破坏,且由于屋面长期遭受日晒雨淋,进一步使得防水层破坏严重,使得在下雨时雨水通过防水层进入保温层中,当雨期结束,随着温度的升高,太阳的照射使保温层内的温度升高,产生急剧膨胀形成水汽,围困的水汽往上走会引起屋面变形,加速了屋面的老化,形成新的破损点,往下走自预制板层的缝隙处跑出,初期引起墙面潮湿形成霉菌斑,长期渗漏就会形成水滴,直至滴水不断。因此,老旧房屋的漏水症状主要为下雨时漏水现象不明显,出太阳时却漏水不断,为生活在该老旧房屋中的人们带来极大不便。

2、在对旧屋面进行维修时,需要拆除屋面原防水层及以上构造层次,重新做防水处理,现有技术中维修时形成的防水结构的排水效果较差,易造成屋面积水,保温层中的气体也难以排出,从而增加屋面渗漏隐患,另外,当屋面渗漏后,保温层内大量进水,影响保温效果,鉴于以上问题,亟待设计一种新的结构以解决维修过程中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

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包括布置在屋面保温层底部一侧的渗水排气条,所述渗水排气条的一侧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渗水排气条支路连接落水口,渗水排气条向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布置在所述屋面保温层上方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屋面保温层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渗水排气条经渗水排气条支路流入落水口,所述屋面保温层中的气能够通过连接件经透气槽排出。

3、优选地,所述透气槽位于伸缩缝上方两侧的两个挡水条之间,所述挡水条为混凝土结构。

4、优选地,所述防水盖板粘接固定在所述挡水条的上部。

5、优选地,所述挡水条的两端设置有挡水压板,所述挡水压板用于防止雨水从透气槽的两侧进入到屋面保温层中。

6、优选地,所述防水盖板呈冂形结构,所述挡水压板为倒l形结构。

7、优选地,所述防水盖板、挡水压板均采用不锈钢。

8、优选地,所述渗水排气条、渗水排气条支路、连接件均采用管件沿轴向或平行于轴向方向剖切后的部分。

9、优选地,所述渗水排气条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渗水排气条支路、连接件分别插接在开口中。

10、优选地,屋面天沟上粘贴的防水卷材的边部的上方设置不锈钢挑檐和/或不锈钢压板,相邻的所述防水卷材搭接布置,搭接接头宽度不小于100mm。

11、优选地,所述天沟为采用轻质砂浆抹平的结构,阴角为圆档形。

12、优选地,所述天沟朝向落水口的方向找坡,坡度为2~4%。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屋面修复过程中设置排水排气通道,使得维修后的屋面内部的保温层向下可排水、向上可排气,解决了老旧屋面内部保温层积水导致屋顶渗水或漏水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屋面防水的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老旧屋面渗水或漏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保温层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屋面保温层(1)底部一侧的渗水排气条(4),所述渗水排气条(4)的一侧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渗水排气条支路(41)连接落水口(5),渗水排气条(4)向上通过连接件(42)连接布置在所述屋面保温层(1)上方的透气槽(6),所述透气槽(6)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板(62),所述屋面保温层(1)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渗水排气条(4)经渗水排气条支路(41)流入落水口(5),所述屋面保温层(1)中的气能够通过连接件(42)经透气槽(6)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槽(6)位于伸缩缝上方两侧的两个挡水条(61)之间,所述挡水条(61)为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板(62)粘接固定在所述挡水条(61)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61)的两端设置有挡水压板,所述挡水压板用于防止雨水从透气槽(6)的两侧进入到屋面保温层(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板(62)呈冂形结构,所述挡水压板为倒l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排气条(4)、渗水排气条支路(41)、连接件(42)均采用管件沿轴向或平行于轴向方向剖切后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排气条(4)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渗水排气条支路(41)、连接件(42)分别插接在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屋面天沟(2)上粘贴的防水卷材(9)的边部的上方设置不锈钢挑檐(8)和/或不锈钢压板(7),相邻的所述防水卷材(9)搭接布置,搭接接头宽度不小于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2)为采用轻质砂浆抹平的结构,阴角为圆档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沟(2)朝向落水口(5)的方向找坡,坡度为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屋面维修用的防水结构,包括布置在屋面保温层底部一侧的渗水排气条,所述渗水排气条的一侧通过与自身相连的渗水排气条支路连接落水口,渗水排气条向上通过连接件连接布置在所述屋面保温层上方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顶部设置有防水盖板,所述屋面保温层中的水能够通过所述渗水排气条经渗水排气条支路流入落水口,所述屋面保温层中的气能够通过连接件经透气槽排出。本技术通过在屋面设置排水排气通道,使得屋面内部的保温层向下可排水、向上可排气,解决了老旧屋面内部保温层积水导致屋顶渗水或漏水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屋面防水的效果,同时解决了保温层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华,崔朝晖,顾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千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