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3747发布日期:2024-02-02 20:5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


背景技术:

1、现在随着地铁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建设单位对于施工工期节点要求越来越短。地铁施工过程中涉及轨行区施工内容,例如机电管线安装、支架固定等通常需要操作人员站在梯子或者专门的支撑架上进行作业,由于轨行区内施工战线长且作业地点变换频繁,频繁挪动梯子或者拆装支撑架会非常消耗体力,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包括:平台支架、底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

3、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和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均与所述平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靠近所述平台支架的一同侧;

4、所述第一立柱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5、所述平台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平台支架转动连接;

6、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车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分别设置于轨道的两侧,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车轮能沿所述轨道的顶面移动;

7、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设有拉索。

8、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支架的顶部设有作业平台踢脚板,所述作业平台踢脚板与所述平台支架通过焊接连接。

9、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置于所述作业平台踢脚板的顶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支架设有插接部,所述防护栏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部插接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与设置于所述车轮内部的轮毂电机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沿所述轨道运动。

12、进一步的,所述车轮的外周面设有耐磨层。

13、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板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板凸出的第一凸起;

14、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板凸出的第二凸起;

15、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用于与所述轨道的侧壁抵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设有橡胶层。

17、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18、所述平台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立柱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立柱设有第四定位孔;

19、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平台支架固定,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立柱固定;

20、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第三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孔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平台支架固定,第四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定位孔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立柱固定。

21、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溜铁鞋,所述防溜铁鞋与所述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通过连接链连接。

2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包括平台支架、底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的顶部和第二立柱的顶部均与平台支架固定连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设置,可以提高平台支架的稳定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靠近平台支架的一同侧;第一立柱的底部和第二立柱的底部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平台支架远离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一侧设有滚轮,滚轮与平台支架转动连接;底座的底部设有车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用于分别设置于轨道的两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可以起到限位防止溜车的作用,车轮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以使车轮能沿轨道的顶面移动,使车轮与轨道正面接触实现行走,便于在轨道铺设之后在隧道内登高施工,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第一立柱和/或第二立柱设有拉索,通过将拉索与固定点连接、绑扎实现对第一立柱和/或第二立柱的相对位置控制从而实现对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的相对控制,防止侧翻。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支架(1)、底座(2)、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架(1)的顶部设有作业平台踢脚板(7),所述作业平台踢脚板(7)与所述平台支架(1)通过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栏(10),所述防护栏(10)设置于所述作业平台踢脚板(7)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支架(1)设有插接部(11),所述防护栏(10)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部(11)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与设置于所述车轮(4)内部的轮毂电机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4)沿所述轨道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的外周面设有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板(5)的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限位板(6)凸出的第一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设有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杆(8)和第二支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溜铁鞋(91),所述防溜铁鞋(91)与所述第一立柱(3)或第二立柱通过连接链(9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本公开提供的单轨行走式高处作业梯车包括平台支架、底座、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车轮、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分别设置于轨道的两侧,所述车轮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车轮能沿所述轨道的顶面移动;使车轮与轨道正面接触实现行走,便于在轨道铺设之后在隧道内登高施工,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颜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