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7642发布日期:2024-04-30 17:3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变形缝处双柱模板结构包括设置在双柱外的模板以及设置于双柱变形缝之间的加固措施,加固措施多采用在变形缝内塞木方加固、使用木模板制作模盒或填塞泡沫板等方法。由于加固缺陷、受力不均,易造成变形缝处模板鼓起变形、变形缝模板不易拆除且拆除不干净等现象,另有双柱上下错台,尺寸不一致、模板周转次数少,成本费用高等问题。而部分工地双柱采用分根、分段浇筑,增加了施工工期;或使用钢模板施工尝试解决该问题,虽然实现柱子整体成型及构件反复使用,但是投入成本较大,且钢模板比较重,变形缝处空间狭小不方便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解决双柱中间的模板因操作空间狭小,不易加固和拆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包括两个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侧模、两个沿横向相对设置的外模、两个沿横向相对设置的内模以及设置在变形缝内的推顶装置;两个内模设置于两个外模之间,且两个内模之间形成变形缝;所述推顶装置包括两个连接端以及驱动两个连接端相靠拢或相远离的驱动件;两个连接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内模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推顶装置包括剪式千斤顶;所述剪式千斤顶包括两对沿横向相对设置的支承臂以及沿纵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与两对支承臂螺纹连接,作为所述推顶装置的驱动件驱动两个支承臂张开或收拢;两个支承臂的沿横向相背对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端。

4、进一步地,每对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座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支撑座两端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所述连接端。

5、进一步地,所述推顶装置包括多个剪式千斤顶,多个剪式千斤顶的丝杆沿纵向串联形成一组千斤顶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组件有多个,多个千斤顶组件沿变形缝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推顶装置还包括与剪式千斤顶的丝杆连接的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操作杆。

8、进一步地,所述推顶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液压泵;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以及与缸体伸缩配合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的相背对端作为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与两个内模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所述缸体通过管路连通作为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塞杆伸缩。

9、进一步地,所述推顶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缸体的外壁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还包括多个拉结组件,至少一个拉结组件拉结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至少一个拉结组件拉结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

11、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还包括包围在所述侧模和外模的外侧的加固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模之间形成的变形缝内设置推顶装置,利用推顶装置连接两个内模,实现内模相靠近或相远离,以保证内模的支撑效果,同时便于在变形缝的狭小空间内实现内模脱模,解决了变形缝处空间狭小内模不易拆除和加固的问题。浇筑时不晃动不松动,成型面垂直度好,提高工程质量;另外,通过推顶装置的伸缩实现内模的脱模和合模,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节约拆模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侧模、两个沿横向相对设置的外模、两个沿横向相对设置的内模以及设置在变形缝内的推顶装置;两个内模设置于两个外模之间,且两个内模之间形成变形缝;所述推顶装置包括两个连接端以及驱动两个连接端相靠拢或相远离的驱动件;两个连接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内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装置包括剪式千斤顶;所述剪式千斤顶包括两对沿横向相对设置的支承臂以及沿纵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与两对支承臂螺纹连接,作为所述推顶装置的驱动件驱动两个支承臂张开或收拢;两个支承臂的沿横向相背对端设置有所述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支承臂包括支撑座以及两个相对设置在支撑座两端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所述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装置包括多个剪式千斤顶,多个剪式千斤顶的丝杆沿纵向串联形成一组千斤顶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组件有多个,多个千斤顶组件沿变形缝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装置还包括与剪式千斤顶的丝杆连接的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操作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液压泵;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以及与缸体伸缩配合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的相背对端作为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与两个内模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所述缸体通过管路连通作为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塞杆伸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缸体的外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还包括多个拉结组件,至少一个拉结组件拉结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模,至少一个拉结组件拉结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还包括包围在所述侧模和外模的外侧的加固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形缝双柱模板结构,包括两个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侧模、两个沿横向相对设置的外模、两个沿横向相对设置的内模以及设置在变形缝内的推顶装置;两个内模设置于两个外模之间,且两个内模之间形成变形缝;所述推顶装置包括两个连接端以及驱动两个连接端相靠拢或相远离的驱动件;两个连接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内模连接。解决了变形缝处空间狭小内模不易拆除和加固的问题。浇筑时不晃动不松动,成型面垂直度好,提高工程质量;另外,通过推顶装置的伸缩实现内模的脱模和合模,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节约拆模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蒋忠成,张永红,李剑,洪健,郑超,杜宗,王彦奎,宋思元,廖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