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的天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1040发布日期:2023-11-22 13:5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的天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房屋的天窗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房屋天窗(cn201710030378.x),包括嵌设在屋顶上的天窗框以及窗扇装置,所述窗扇装置包括一可上下翻动地外窗扇以及一可活动的内窗扇,所述活动外窗扇包括外边框以及装设于该外边框内侧壁下端的下玻璃,所述内窗扇包括外侧壁与所述外边框过盈配合的内边框以及装设于该内边框内侧壁上端的上玻璃;

2、现有技术中,主要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边框,底框与建筑固定安装,玻璃安装在顶框上,通过翻转的方式开启,由于玻璃的顶面位于建筑外部,随着使用时间推移,雨水残留以及灰尘黏附在玻璃位于建筑外的表面,影响玻璃的美观以及透光效果,而位于建筑外的部分造成清理比较困难。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房屋的天窗结构,包括底框;与底框铰接的翻转框,翻转框形成框体结构,翻转框的内壁黏附有玻璃,所述底框的壁面设有对翻转框支撑并对玻璃刮擦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外壳体、顶杆和弹性件,所述外壳体与底框活动连接,顶杆与外壳体弹性连接,弹性件与顶杆转动连接,顶杆能够将弹性件挤推至与玻璃贴合并对翻转的玻璃刮擦清理。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内滑道和弹簧,所述外壳体的壁面开设内滑道,顶杆位于内滑道内并通过弹簧与外壳体弹性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形成c字形杆体,内滑道开设于外壳体的端面并向着另一端面延伸。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滑道形成弧形槽,顶杆与内滑道相互配合使用,顶杆在内滑道内滑移。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位于内滑道内,弹簧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与顶杆端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自由端与外壳体内壁面固定连接,顶杆能够挤推弹簧形变。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体竖直剖开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外壳体各开设半部分内滑道,两部分外壳体的截面均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栓将两部分外壳体锁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耳部和调节螺杆,所述耳部与底框固定连接,调节螺杆与耳部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体与耳部转动连接,调节螺杆的端面能够抵触外壳体限制外壳体翻转。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外壳体和顶杆,通过顶杆与外壳体弹性连接将弹性件压紧在玻璃顶面,由于玻璃顶面位于屋外,不便于清理,在翻转开启翻转框时,翻转框做圆周运动,而弹性件保持与玻璃贴合,随着翻转框的翻转,弹性件相对玻璃位移进而实现刮擦清理,每次开启和闭合翻转框时,均能够清理一次玻璃,因此能够自动清理玻璃位于屋外的一面,无需人工够触,能够保障玻璃的通透性进而保障透光效果。

11、2.通过将外壳体剖开并利用螺栓锁紧,便于安装弹簧和顶杆,便于组装和生产。

12、3.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突出耳部的长度得到调节,进而限制外壳体翻转角度的阈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外壳体能够翻转的角度,进而限位翻转框翻转的最大角度,能够托住翻转框防止翻转框翻转过位,或者翻转时缺少支撑撞击使得玻璃损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屋的天窗结构,包括底框(10);与底框(10)铰接的翻转框(11),翻转框(11)形成框体结构,翻转框(11)的内壁黏附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0)的壁面设有对翻转框(11)支撑并对玻璃刮擦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外壳体(20)、顶杆(21)和弹性件(22),所述外壳体(20)与底框(10)活动连接,顶杆(21)与外壳体(20)弹性连接,弹性件(22)与顶杆(21)转动连接,顶杆(21)能够将弹性件(22)挤推至与玻璃贴合并对翻转的玻璃刮擦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内滑道(23)和弹簧(24),所述外壳体(20)的壁面开设内滑道(23),顶杆(21)位于内滑道(23)内并通过弹簧(24)与外壳体(20)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0)形成c字形杆体,内滑道(23)开设于外壳体(20)的端面并向着另一端面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道(23)形成弧形槽,顶杆(21)与内滑道(23)相互配合使用,顶杆(21)在内滑道(23)内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4)位于内滑道(23)内,弹簧(24)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与顶杆(21)端部固定连接,弹簧(24)的另一自由端与外壳体(20)内壁面固定连接,顶杆(21)能够挤推弹簧(24)形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0)竖直剖开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外壳体(20)各开设半部分内滑道(23),两部分外壳体(20)的截面均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栓将两部分外壳体(20)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耳部(30)和调节螺杆(31),所述耳部(30)与底框(10)固定连接,调节螺杆(31)与耳部(30)螺纹连接,所述外壳体(20)与耳部(30)转动连接,调节螺杆(31)的端面能够抵触外壳体(20)限制外壳体(20)翻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房屋的天窗结构,包括底框;与底框铰接的翻转框,底框的壁面设有对翻转框支撑并对玻璃刮擦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外壳体、顶杆和弹性件,外壳体与底框活动连接,顶杆与外壳体弹性连接,弹性件与顶杆转动连接,顶杆能够将弹性件挤推至与玻璃贴合并对翻转的玻璃刮擦清理,通过设置外壳体和顶杆,通过顶杆与外壳体弹性连接将弹性件压紧在玻璃顶面,在翻转开启翻转框时,翻转框做圆周运动,而弹性件保持与玻璃贴合,随着翻转框的翻转,弹性件相对玻璃位移进而实现刮擦清理,因此能够自动清理玻璃位于屋外的一面,无需人工够触,能够保障玻璃的通透性进而保障透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智明军,王国文,赵林,赵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昊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