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吸音岩板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1、吸声岩板是由天然的砂粒,通过胶凝材料聚合起来形成的特定目数的硬质穿孔岩板,具有吸声降噪的功能,吸声岩板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具来浇筑成型。
2、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2122818260.8,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脱模功能的陶瓷岩板成型模具,包括底板、下模具、上模具和开孔柱,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成型槽,所述下模具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脱模槽,所述脱模槽与下模具顶面和成型槽的槽底之间分别纵向开设有外通孔和内通孔,所述脱模槽内设置有脱模块和弹簧件,所述弹簧件设置于脱模块下方用于上顶脱模块,所述脱模块上设置有分别与外通孔和内通孔相匹配的外顶块和内顶块,所述外顶块和内顶块分别配合在外通孔和内通孔内。该实用新型能够在上模具分模后通过内顶块同步自动顶出成型槽内的陶瓷产品坯件,从而便于夹取取出陶瓷产品坯件,不但提高了脱模效率,而且保证一次性取出陶瓷产品坯件,防止了陶瓷产品坯件受到损坏。
3、该模具通过弹簧件可将成品从成型槽内顶出,来提高脱模的效率,但是由于内顶块与成品的底面始终接触,在脱模的过程中,成品与内顶块难以分离,在取模时,需要费力的将成品从内顶块上拉下才能取模。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通过弹簧件可将成品从成型槽内顶出,来提高脱模的效率,但是由于内顶块与成品的底面始终接触,在脱模的过程中,成品与内顶块难以分离,在取模时,需要费力的将成品从内顶块上拉下才能取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顶面开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的内侧底面开设有活动腔,所述下模的上侧安装有上模;
3、所述下模的内侧安装有推动结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安装在活动腔的内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架,所述固定杆的中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活动腔的内侧滑动安装有四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槽和滑槽,所述活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4、优选的,所述活动腔的一端与下模的顶面平齐,所述上模的底面与下模的顶面贴合。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上模的底面贴合,所述顶架和顶板的顶面与浇筑槽的内侧底面平齐。
6、优选的,所述顶架呈“十”字形构造,四组所述顶板均匀分布在顶架的四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导槽与下模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浇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实用新型设置有推动结构,将上模上移,可解除对固定杆顶端和成品顶面的压力,固定杆即会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在活动腔内侧升起,固定杆移动时带动顶架活动,顶架即从浇筑槽的内侧底面升起,固定杆活动时带动导杆在滑槽内侧向上滑动,可解除对活动块的压力,活动块即可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升起,使得顶板跟随顶架一起升起,可将浇筑槽内侧的成品向上推起;活动块移动至与导槽长度一致的距离时,顶板即升起到位,无法继续升起,而顶架则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升起,顶架即相对于顶板升起,使得成品与顶板的顶面分离,可减少对成品底面的支撑面积,使得成品被从浇筑槽内部顶出的同时,可提高成品取出的便捷性。
1.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包括:下模(1),所述下模(1)的顶面开设有浇筑槽(11),所述浇筑槽(11)的内侧底面开设有活动腔(12),所述下模(1)的上侧安装有上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12)的一端与下模(1)的顶面平齐,所述上模(13)的底面与下模(1)的顶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的顶端与上模(13)的底面贴合,所述顶架(22)和顶板(29)的顶面与浇筑槽(11)的内侧底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2)呈“十”字形构造,四组所述顶板(29)均匀分布在顶架(22)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23)的一端与活动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24)滑动安装在滑槽(2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脱模的吸音岩板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26)与下模(1)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弹簧(28)的一端与浇筑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