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87846发布日期:2024-12-03 11: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屋顶,尤其涉及一种坡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斜屋面铺设保温层时,为防止保温层下滑,在斜屋面上设置阻挡块,现有阻挡块沿坡屋顶的屋脊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在斜屋面上,虽然阻挡保温层的下滑,由于阻挡块为通长设计,一方面导致斜屋面的承重增加;另一方面,自屋脊开始沿斜屋面流下的水被阻挡块阻挡,导致斜屋面排水不畅或水滞留在斜屋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坡屋顶结构,用以解决现有通长阻挡块不仅增加斜屋面承重,还导致斜屋面排水不畅或水滞留在斜屋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坡屋顶结构,包括屋脊和斜屋面板;

4、斜屋面板包括斜屋面结构层、防水结构层、保温结构层和多个阻挡块;

5、阻挡块设置在斜屋面结构层上;

6、两个相邻阻挡块之间设置间隙;

7、设定屋脊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

8、至少有两个以上阻挡块处于同一条直线a上,直线a与第一方向平行;

9、至少有两个以上阻挡块处于同一条直线b上,直线b与直线a相交;

10、斜屋面结构层、防水结构层和保温结构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

11、防水结构层包裹在阻挡块上。

12、进一步地,设定处于同一条直线a上的阻挡块构成第一块组;

13、第一块组设置多个。

14、进一步地,阻挡块的结构相同。

15、进一步地,两个相邻阻挡块之间的间隙相同。

16、进一步地,斜屋面结构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100m。

17、进一步地,还包括附加防水结构层。

18、进一步地,附加防水结构层包括包覆区和延伸区。

19、进一步地,包覆区的内侧面与阻挡块的外壁粘结连接,包覆区的外侧面与防水结构层粘结连接。

20、进一步地,延伸区的内侧面与斜屋面结构层连接,延伸区的外侧面与防水结构层粘结连接。

21、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设置在保温结构层的上表面上。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3、1、本实用新型的坡屋顶结构设置多个阻挡块,且阻挡块凸出设置在斜屋面结构层上,一方面,由于防水结构层和保温结构层从内至外依次包裹在阻挡块上,当在斜屋面结构层上采用空铺法铺设保温结构层时,阻挡块阻挡保温结构层向下滑移,解决保温结构层向下滑移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各个阻挡块之间设置间隙,自屋脊开始沿斜屋面流下的水从间隙中流过,解决因通长阻挡块设计而导致斜屋面排水不畅或水滞留在斜屋面上的问题。

24、2、本实用新型中至少有两个以上阻挡块处于同一条直线b上,直线b与直线a相交,依次实现沿屋脊至斜屋面结构层的底部即天沟所在方向设置阻挡块,以进一步防止保温结构层下滑。

25、3、本实用新型坡屋顶结构中斜屋面结构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不做限定,可以大于等于100m,当斜屋面结构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100m时,斜屋面结构层上相邻两个阻挡块之间的间距为18-21m,不仅避免保温结构层下移,利于屋面排水,还减轻斜屋面结构层的承重。

26、4、因阻挡块阻挡保温结构层滑移,所以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因保温结构层向下滑移导致保温结构层上的保护层被破坏的问题,因避免保温结构层向下滑移,保护层不会因保温结构层向下滑移而开裂,延长保护层的使用寿命。

27、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脊和斜屋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定处于同一条所述直线a上的所述阻挡块构成第一块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块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阻挡块之间的间隙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屋面结构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10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防水结构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防水结构层包括包覆区和延伸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区的内侧面与所述阻挡块的外壁粘结连接,所述包覆区的外侧面与所述防水结构层粘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区的内侧面与斜屋面结构层连接,所述延伸区的外侧面与所述防水结构层粘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坡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温结构层的上表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屋顶结构,属于建筑物屋顶技术领域。本技术解决斜屋面上通长阻挡块不仅增加斜屋面承重,还导致斜屋面排水不畅或水滞留在斜屋面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屋脊和斜屋面板;斜屋面板包括斜屋面结构层、防水结构层、保温结构层和多个阻挡块;阻挡块设置在斜屋面结构层上;两个相邻阻挡块之间设置间隙;斜屋面结构层、防水结构层和保温结构层从下至上依次设置;防水结构层包裹在阻挡块上。本技术的阻挡块凸出设置在斜屋面结构层上,且两个相邻阻挡块之间设置间隙,在保证阻挡保温结构层下滑的同时,减轻斜屋面的负重,水通过间隙流下,排水顺畅。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磊,孙孝宏,孟庆云,柴利华,刘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