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文档序号:37167910发布日期:2024-03-01 12:1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结构窗间墙加固,特别是涉及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1、砌体结构窗间墙是主要的竖向支撑构件,用于支撑上部结构,由于墙体受到开洞影响,在地震等水平力作用下,窗间墙是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地震破坏形成x型交叉裂缝甚至局部倒塌从而造成整体结构破坏,为增强砌体结构窗间墙受力能力,常常对砌体结构进行整体加固,如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喷射混凝土等对砌体墙进行加固,这些加固方法效果显著,但是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容易破坏文物本体,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加固中采用上述常规方案常常不被允许。

2、因此,亟需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能够对砌体墙起到约束作用,增强窗间墙结构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性和防脱落倒塌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砌体墙起到约束作用,增强窗间墙结构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性和防脱落倒塌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包括:窗间墙本体、环形放置工位、环形碳纤维布、粘接层、第一填充件和第二填充件,所述窗间墙本体设置于墙体上的相邻的两个窗户之间;所述环形放置工位包括第一置换槽、第二置换槽和所述窗间墙本体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置换槽为将所述窗间墙本体内侧顶部的灰缝剔除第一深度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二置换槽为将所述窗间墙本体内侧底部的灰缝剔除第一深度形成的凹槽;所述环形碳纤维布依次固定于所述放置工位中以对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侧形成封闭约束;所述粘接层用于设置于所述环形碳纤维布与所述环形放置工位之间以将所述环形碳纤维布与所述环形放置工位粘接固定;所述第一填充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置换槽进行填充;所述第二填充件用于对所述第二置换槽进行填充。

4、优选的,所述第一深度的深度与所述环形碳纤维布的宽度相同。

5、优选的,所述环形碳纤维布的宽度为95mm~105mm。

6、优选的,所述粘接层为在所述环形放置工位上均匀涂刷结构胶而成。

7、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件为使用高强水泥砂浆将所述第一置换槽填充而成。

8、优选的,所述第二填充件为使用高强水泥砂浆将所述第二置换槽填充而成。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s1:在所述窗间墙本体的顶部灰缝剔除第一深度形成所述第一置换槽,在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底部灰缝剔除第一深度形成所述第二置换槽;

11、s2:将所述第一置换槽、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置换槽和所述第二侧壁形成的所述环形放置工位进行清理;

12、s3:在所述环形放置工位上涂刷粘接层;

13、s4:将所述环形碳纤维布与所述粘接层粘接固定从而使所述环形碳纤维布固定在所述环形放置工位上;

14、s5:对所述第一置换槽进行填充形成所述第一填充件,对所述第二置换槽进行填充形成所述第二填充件;

15、s6:对所述第一填充件和所述第二填充件进行养护。

16、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通过剔除窗间墙本体的顶部灰缝第一深度的砂浆形成第一置换槽,剔除窗间墙本体的底部灰缝第一深度的砂浆形成第二置换槽,第一置换槽、第二置换槽和窗间墙本体两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环形放置工位,环形碳纤维布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在环形放置工位上以对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侧形成封闭约束,然后通过第一填充件对第一置换槽进行填充,第二填充件对第二置换件进行填充;环形碳纤维布上下左右粘贴并形成封闭对窗间墙起到约束作用,增强了窗间墙结构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窗间墙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形成x型裂缝,容易造成墙体局部脱落,由于增加了环形碳纤维布对其进行了捆绑式加固,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性和防脱落倒塌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深度的深度与所述环形碳纤维布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碳纤维布的宽度为95mm~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为在所述环形放置工位上均匀涂刷结构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件为使用高强水泥砂浆将所述第一置换槽填充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件为使用高强水泥砂浆将所述第二置换槽填充而成。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结构窗间墙内侧上下捆绑式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涉及体结构窗间墙加固技术领域,包括:窗间墙本体、环形放置工位、环形碳纤维布、粘接层、第一填充件和第二填充件,环形碳纤维布依次固定于放置工位中以对窗间墙本体的内侧形成封闭约束;粘接层用于设置于环形碳纤维布与环形放置工位之间以将环形碳纤维布与环形放置工位粘接固定;第一填充件用于对第一置换槽进行填充;第二填充件用于对第二置换槽进行填充,能够对砌体墙起到约束作用,增强窗间墙结构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性和防脱落倒塌能力,有效提高窗间墙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刚,崔光海,庞书经,林燕秋,江枣,余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