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6378发布日期:2024-04-18 20:5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墙体抗震加固结构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抗震是指为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采取的工程措施。抗震设防基本目的,就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以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墙体交接处一般而言指新旧墙的衔接处。由于旧墙较与建筑结构主体之间在设计之初便具有抗震的效果,而新墙作为后施工的建筑结构,其自身的抗震牢固性与旧墙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新墙施工时需要考虑其自身的抗震牢固性。

3、新旧墙体的交接处作为二者最为薄弱的区域,常见的抗震加固方式采用后浇筑一体成型,即对旧墙的交接面进行凿坑处理,使其交接面坑洼不平,再支模进行混泥土浇筑,使得新墙体完美附着在旧墙体一侧,并在新墙成型后对二者外壁进行加固。但该方式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对新旧墙的材质,湿度等因素进行一一检测,一旦出现偏差便会出现交接处开裂的风险,且无内加固的方式整体抗震加固效果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位于新墙交接面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水平设置,且位于定位槽上下方对称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开设在新墙交接面内且均倾斜于定位槽,沿定位槽上下平行方向对称设置有加固槽,且加固槽与放置槽之间相互连通;

3、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均插接有子加固块,相邻子加固块的末端连接有母加固块,子加固块与母加固块组合形状呈十字型,母加固块的内部居中位置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水平安装有膨胀螺栓,且膨胀螺栓的固定端位于定位槽内,子加固块和母加固块的外壁均开设有固定槽,每个固定槽内均通过高强螺栓安装有连接板;

4、母加固块背离子加固块的一端两侧壁均对称焊接有外管,每个外管内均安装有内管,靠近内管的尾部位置设置有拉板,拉板截面呈l型,拉板的内壁分别与新墙面和旧墙面紧靠,且拉板与旧墙之间通过螺栓锁定。

5、具体的,所述子加固块的外壁沿其路径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套接有胶套。

6、具体的,任意一所述子加固块的内部居中位置均开设有内置槽,内置槽朝向墙体交接处的一端连通有定位孔,内置槽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导柱,导柱的外壁插接有带齿滑套,带齿滑套外侧对称啮合有齿轮,且齿轮通过齿轮轴安装在内置槽内,每个齿轮的一侧啮合有加强块,且加强块滑动安装在内置槽内壁,子加固块靠近加固槽的一端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放置有牵引块,牵引块与带齿滑套之间通过钢绳相连,带齿滑套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加固杆,加固杆位于加固槽内,且加固杆的长度大于加固槽的长度,母加固块朝向子加固块的端面处开设有连接槽。

7、具体的,所述胶套有储气气囊和外扩气囊组合而成,储气气囊和外扩气囊之间连接有通气管,储气气囊位于内置槽内,外扩气囊位于安装槽内,且外扩气囊内壁区域通过胶水相互靠拢,内置槽靠近储气气囊位置铰接有偏转板,偏转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块,且挤压块的外壁紧靠在储气气囊外壁,带齿滑套的外壁部分区域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驱动块,且驱动块的斜面紧靠在偏转板的外壁。

8、具体的,所述加固杆的外壁为非光滑面,且加固杆外壁不规则排布有若干内凹槽。

9、具体的,所述加固杆的外壁焊接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的另一端点焊固定在母加固块外壁。

10、具体的,所述膨胀螺栓的外壁套接有垫片,且垫片朝向母加固块的一端边沿处开设有倾斜倒角。

11、具体的,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本发明设置有子加固块和母加固块等构件,较与传统混泥土浇筑基础上,将子加固块和母加固块等构件内置于新旧墙体内部,子加固块和母加固块各自与旧墙和新墙之间为类似三角形结构,各自具有高稳定性,由子加固块与母加固块组合成的十字型组件以自身中心为轴心,同等于旋转30-45°角内置在旧墙与新墙的交接处,充分提高子加固块与母加固块和旧墙、新墙之间接触面积,对旧墙和新墙的垂直、水平方向进行多方位加固,较于单纯的混凝土浇筑连接,抗震性更高,旧墙与新墙交接处的连接强度更大,不易产生裂缝,且施工简单。

1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本发明在对新墙进行浇筑前,可将加固杆插入到加固槽并与牵引块结合,并向外抽拉加固杆,通过加固杆拉动牵引块和钢绳移动,钢绳的另一端拉动带齿滑套在导柱滑行,带齿滑套滑行后带动齿轮旋转,齿轮转动后带动加强块在内置槽滑行,加强块行径方向与带齿滑套方向相方,当带齿滑套沿导柱滑行至最大距离后,加强块顺着定位孔进行到连接槽,即通过加强块实现子加固块与母加固块之间的内部加固,从而增大了二者之间连接刚性。

1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本发明带齿滑套沿导柱滑行的过程中同步带动驱动块移动,驱动块的斜面沿偏转板滑行并对其施加挤压力,偏转板在该挤压力作用下沿铰座偏转,带动挤压块朝向储气气囊移动,储气气囊挤压块压力作用下压缩,内部存储的气体冲入到外扩气囊内,初始胶水作用相互靠拢的外扩气囊内壁被气体撑开,外扩气囊的外壁在该气体作用下紧靠在放置槽内,增大外扩气囊外壁与放置槽的接触面积与挤压力,进一步增大子加固块的安装稳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新墙交接面处的定位槽(1),所述定位槽(1)为水平设置,且位于定位槽(1)上下方对称位置设置有放置槽(2),放置槽(2)开设在新墙交接面内且均倾斜于定位槽(1),沿定位槽(1)上下平行方向对称设置有加固槽(3),且加固槽(3)与放置槽(2)之间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加固块(4)的外壁沿其路径方向等距离开设有安装槽(41),每个安装槽(41)内均套接有胶套(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子加固块(4)的内部居中位置均开设有内置槽(43),内置槽(43)朝向墙体交接处的一端连通有定位孔(44),内置槽(43)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导柱(45),导柱(45)的外壁插接有带齿滑套(46),带齿滑套(46)外侧对称啮合有齿轮(47),且齿轮(47)通过齿轮轴安装在内置槽(43)内,每个齿轮(47)的一侧啮合有加强块(48),且加强块(48)滑动安装在内置槽(43)内壁,子加固块(4)靠近加固槽(3)的一端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放置有牵引块(49),牵引块(49)与带齿滑套(46)之间通过钢绳(40)相连,带齿滑套(46)的外壁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加固杆(491),加固杆(491)位于加固槽(3)内,且加固杆(491)的长度大于加固槽(3)的长度,母加固块(5)朝向子加固块(4)的端面处开设有连接槽(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42)有储气气囊(421)和外扩气囊(422)组合而成,储气气囊(421)和外扩气囊(422)之间连接有通气管,储气气囊(421)位于内置槽(43)内,外扩气囊(422)位于安装槽(41)内,且外扩气囊(422)内壁区域通过胶水相互靠拢,内置槽(43)靠近储气气囊(421)位置铰接有偏转板(431),偏转板(43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挤压块(432),且挤压块(432)的外壁紧靠在储气气囊(421)外壁,带齿滑套(46)的外壁部分区域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驱动块(433),且驱动块(433)的斜面紧靠在偏转板(431)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491)的外壁为非光滑面,且加固杆(491)外壁不规则排布有若干内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491)的外壁焊接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的另一端点焊固定在母加固块(5)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栓(6)的外壁套接有垫片,且垫片朝向母加固块(5)的一端边沿处开设有倾斜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7)与内管(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墙体抗震加固结构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墙体交接处抗震加固结构,包括位于新墙交接面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水平设置,且位于定位槽上下方对称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开设在新墙交接面内且均倾斜于定位槽,沿定位槽上下平行方向对称设置有加固槽,且加固槽与放置槽之间相互连通;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均插接有子加固块,相邻子加固块的末端连接有母加固块,子加固块与母加固块组合形状呈十字型,母加固块的内部居中位置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水平安装有膨胀螺栓,且膨胀螺栓的固定端位于定位槽内,子加固块和母加固块的外壁均开设有固定槽,每个固定槽内均通过高强螺栓安装有连接板;本发明通过内加固可增大整体抗震加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轩安,余平,褚晓淮,李荣波,欧荣英,孙夯,陈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