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74578发布日期:2024-05-13 12:26阅读: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板,属于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1、建筑物主要是楼房、平房。对于楼房,需要打地基,构建框架结构,而后制作其中的墙体隔板;平房又分为砖混结构和拼接结构。现有技术中对于墙体隔板的制造方法很多,利用各种研发的新型建材,其目的主要是保暖、防火、抗震等。拼接结构的房屋所用拼接板主要是木板、水泥拼接板、金属板,这些板材在实现保暖、防火、抗震、轻质、防虫等功能上均有各种的缺陷。

2、为了解决这些材料中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进行了多种技术手段的研发,如混合压缩材料,组合材料等。

3、混合压缩材料主要是利用各种材料混合压缩而成,如中国专利一种防火玻镁板,专利号201720803295.5所公开的包括玻镁板本体,玻镁板本体内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包括实木板层、设置在实木板层两侧的玻璃纤维层以及设置在玻璃纤维层两侧的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内均匀分布的设有防虫剂。玻镁板本体为锯末、氧化镁、珍珠岩按照1:3:1的比例配制而成,在其中添加由实木板层、玻璃纤维层以及环氧树脂层压合的加强层,使玻镁板具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握螺钉力和抗震性能,拥有更高的强度,在环氧树脂层内均匀布防虫剂,使玻镁板具有良好的防潮防虫防腐的性能,同时在玻镁板本体的两侧设置防腐涂层,可使玻镁板表面同样具有良好好的防潮、防虫、防腐功能。

4、又如美国专利,申请号us16784382中公开的木板,包括: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层,其包含植物材料,所述第一层具有外表面和相对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非织造织物和玻璃纤维网中的一个;第二层包括粘合纸材料,所述粘合纸材料包含高分子胶,所述高分子胶包含50-55%的三聚氰胺,35-40%的增塑剂和3-5%的甲醛;第三层,包括竹,木或纸中的一种;和第二部分包括塑料复合基础材料;其中第一部分通过冷压和聚氨酯反应性粘合剂之一熔合到塑料复合基础材料上。

5、组合材料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1820081876.7中公开的装配式防震防火保温楼板,包括网状支撑架,网状支撑架上并列设置有若干个上下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稻草纤维板,网状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木板,第一木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网状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木板,第二木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网状支撑架与第一木板之间、第一木板与第一玻璃纤维网格布之间、网状支撑架与第二木板之间、第二木板与第二玻璃纤维网格布之间均设置有防火层。本发明设置有网状支撑架,使得整体的结构强度高,并且防震,使用寿命长,网状支撑架内设置有稻草纤维板,起到保温的作用,防火层起到防火的作用。

6、又如中国专利,专利号201710631924.5公开了一种木材复合板,包括阻燃层,阻燃层两侧面分别通过胶黏剂粘接有一层或多层木板;阻燃层厚度为2-30mm,并且阻燃层组成配比包括增强材料50-100kg、填充材料30-50kg、胶凝材料400-700kg;木板厚度为1-20mm,并且木板内部渗透有阻燃剂和防虫防腐剂。本发明采用无卤阻燃剂进行木板处理,阻燃性能优异,且安全环保;使用硅胶胶黏剂进行多层材料的粘结,无甲醛等有害气体释放、绿色环保,且具有耐高温、防水等优点;阻燃层采用竹纤维和/或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珍珠岩粉和/或蛭石粉作为填充材料,氯化镁、氧化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使产品生产成本降低、阻燃性能优异、力学强度提高。

7、上述专利均有各种的优点,但是,对于实现保暖、防火、抗震、轻质、防虫等功能于一体,且方便加工上依然具有一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板,集保暖、防火、抗震、轻质、防虫等功能于一体,且方便加工。

2、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板,由中间拼合木板层及设置在拼合木板层两面的玻璃纤维丝层,所述拼合木板层由若干条状木板拼合而成,玻璃纤维丝层中的部分玻璃纤维丝伸入任意两块条状木板之间的拼合缝隙中,在两层玻璃纤维丝层上均设置防火结合层,防火结合层渗入玻璃纤维丝层和拼合木板层中。

3、进一步的,所述拼合木板层中,若干条状木板均以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4、更进一步的,所述条状木板的厚度为1~10cm。

5、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纤维丝层中,若干玻璃纤维丝以平行或/和交错的方式组合而成,对于任意两根玻璃纤维丝的位置设置为平行、交错或部分平行,部分交错。

6、进一步的,所述防火结合层由氧化镁、氯化镁、甲基硅酸钠、水化硅酸镁、磷酸三钠、明胶、eva乳液、水混合搅拌而成。

7、更进一步的,所述防火结合层的原料按重量比例:氧化镁 50~70%、氯化镁20~40%、甲基硅酸钠0.02~0.08%、水化硅酸镁0.03~0.15%、磷酸三钠0.02~0.1%、明胶0.03~0.2%、eva乳液0.01~0.07%,余量为水。

8、进一步的,所述建筑板的加工步骤为:

9、(1)制作一个开口槽,开口槽的形状为需要的建筑板的形状;

10、(2)在开口槽底部注入防火结合层的混合液;

11、(3)排布玻璃纤维丝,构成玻璃纤维丝层;

12、(4)排布条状木板,构成拼合木板层;

13、(5)在拼合木板层上排布玻璃纤维丝层,形成另一面的玻璃纤维丝层;

14、(6)在步骤5的玻璃纤维丝层上涂覆防火结合层的混合液,静置直至防火结合层凝固。

15、进一步的,所述建筑板用于制造建筑墙体时,以两块建筑板作为两侧墙板,在两侧墙板中间粘接由建筑板切割形成的骨架板,骨架板的中空腔内填充或不填充保温材料或保温隔音材料。

16、更进一步的,所述制造墙体的步骤为:

17、(1)铺设一块建筑板;

18、(2)根据墙体的厚度要求,切割出若干块骨架板;

19、(3)将骨架板的一面与步骤1中的建筑板的板面粘接,不同骨架板之间的相邻面粘接或不粘接,在不同骨架板之间形成的中空腔内填充或不填充保温材料或保温隔音材料;

20、(4)将骨架板的另一面与另一块建筑板的板面粘接;

21、(5)在建筑板上施加压力,直至凝固粘合后去除压力。

22、更进一步的,所述粘接使用防火结合层的混合料作为粘接料。

2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制造工艺简单,常温下即可进行生产;使用木板作为板的主支撑,以玻璃纤维丝层和防火结合层构成轻质、防火、防潮、防虫、抗震、保温的优质建筑材料;构建墙体无需砖或金属连接件,搭建速度快;制造成本较现有技术低,更方便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由中间拼合木板层及设置在拼合木板层两面的玻璃纤维丝层,所述拼合木板层由若干条状木板拼合而成,玻璃纤维丝层中的部分玻璃纤维丝伸入任意两块条状木板之间的拼合缝隙中,在两层玻璃纤维丝层上均设置防火结合层,防火结合层渗入玻璃纤维丝层和拼合木板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合木板层中,若干条状木板均以长度方向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木板的厚度为1~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丝层中,若干玻璃纤维丝以平行或/和交错的方式组合而成,对于任意两根玻璃纤维丝的位置设置为平行、交错或部分平行,部分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结合层由氧化镁、氯化镁、甲基硅酸钠、水化硅酸镁、磷酸三钠、明胶、eva乳液、水混合搅拌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结合层的原料按重量比例:氧化镁 50~70%、氯化镁20~40%、甲基硅酸钠0.02~0.08%、水化硅酸镁0.03~0.15%、磷酸三钠0.02~0.1%、明胶0.03~0.2%、eva乳液0.01~0.07%,余量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加工步骤,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板用于制造建筑墙体时,以两块建筑板作为两侧墙板,在两侧墙板中间粘接由建筑板切割形成的骨架板,骨架板的中空腔内填充或不填充保温材料或保温隔音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墙体的步骤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使用防火结合层的混合料作为粘接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板,由中间拼合木板层及设置在拼合木板层两面的玻璃纤维丝层,所述拼合木板层由若干条状木板拼合而成,玻璃纤维丝层中的部分玻璃纤维丝伸入任意两块条状木板之间的拼合缝隙中,在两层玻璃纤维丝层上均设置防火结合层,防火结合层渗入玻璃纤维丝层和拼合木板层中。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常温下即可进行生产;使用木板作为板的主支撑,以玻璃纤维丝层和防火结合层构成轻质、防火、防潮、防虫、抗震的优质建筑材料;构建墙体无需砖或金属连接件,搭建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勇顺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