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模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形模板系统及其混凝土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常见的施工环节。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多为平板式结构,适用于规则形状的建筑物。然而,随着建筑设计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异形建筑物被设计出来,如圆柱形、弧形等,这些异形建筑物对混凝土浇筑模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用于对弧形的异形建筑物进行浇筑的混凝土模板为保证自身所处位置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模板通常为相互拼接的固定式结构。
3、针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当异形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制造或安装导致出现设计弧度和实际弧度尺寸的误差时,通常只能再临时制作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异形建筑进行浇筑时的工作效率较低,且产生误差的混凝土浇筑模板难以重复使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提高异形建筑进行浇筑时的工作效率,且不易造成对资源的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形模板系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形模板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异形模板系统,包括若干相拼接的模板单元,所述模板单元包括浇筑板体、梯形安装件、连接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构件设置有两个且均竖直固定安装于浇筑板体,两所述连接构件分别靠近浇筑板体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所述梯形安装件设置有两个且均竖直固定安装于浇筑板体,两所述梯形安装件位于两连接构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分别用于驱动两连接构件朝靠近或远离两梯形安装件的方向转动,水平方向相邻的两所述浇筑板体之间通过水平连接组件连接,竖直方向相邻的两所述浇筑板体之间通过竖直连接组件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弧形的异形建筑物进行浇筑处理时,依次通过水平连接组件和竖直连接组件对各模板单元进行拼接,当模板原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或是安装过程中出现设计弧度尺寸和实际弧度尺寸不一致的情况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构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安装件方向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混凝土浇筑模板弧度的调节,无需对模板进行拆卸并临时再制作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模板,从而有利于提高异形建筑进行浇筑时的工作效率,且各模板单元在后续拆模后能够通过改变弧度重复应用至下一异形建筑的浇筑,有利于实现对资源的循环使用,不易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位于相靠近的梯形安装件和连接构件之间,每组所述驱动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驱动螺杆和驱动套筒,两所述驱动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所述驱动螺杆转动安装于连接构件、另一所述驱动螺杆转动安装于梯形安装件,两所述驱动螺杆均螺纹配合于驱动套筒。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套筒转动时,两驱动螺杆带动两连接构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安装件的方向转动,进而实现对浇筑板体局部的弧度调节,方便快速。
7、可选的,还包括梯形固定件,所述梯形固定件竖直固定安装于浇筑板体并位于两梯形安装件之间,所述梯形固定件和梯形安装件之间设置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微调座、微调套筒、微调螺杆以及微调连杆,所述微调座转动安装于梯形固定件,所述微调套筒转动安装于微调座,所述微调螺杆螺纹配合于微调套筒,所述微调连杆一端转动安装于微调螺杆、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梯形安装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力对微调套筒转动时,微调螺杆朝靠近或远离微调套筒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微调连杆带动梯形安装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固定件的方向转动,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对浇筑板体不同部位弧度的微量调节,适用性强。
9、可选的,所述梯形固定件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微调连杆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移配合于导向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和导向槽的配合起到对微调连杆带动梯形安装件运动时进一步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梯形安装件运动时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水平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座、水平夹板以及水平螺杆,所述水平夹板滑移配合于水平座,所述水平螺杆转动安装于水平夹板,所述水平螺杆穿设并螺纹配合于水平夹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相邻两连接构件进行连接时,两连接构件合并后移动水平连接组件,使得水平座和水平夹板分别位于两连接构件水平水平方向的两侧,随后转动水平螺杆使得水平夹板朝靠近或远离水平座的方向运动,当水平夹板和水平座分别抵紧两连接构件水平方向的两侧时,实现对两连接构件间的固定,方便快速。
13、可选的,所述水平连接组件还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固定连接于水平座,所述连接构件均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轴与定位孔插接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轴与定位孔的插接配合起到对水平连接组件对两连接构件进行固定时的定位作用,一方面便于将水平座的位置临时初步固定,便于对两连接构件的快速固定,另一方面便于保证不同连接构件固定时所固定位置的一致性,便于更稳定实现对各模板单元间的连接。
15、可选的,所述竖直连接组件包括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筒、竖直卡位件以及竖直卡板,所述梯形安装件开设有连接固定孔,所述竖直连接板开设有两组连接卡位孔,竖直方向相邻的两所述浇筑板体连接时,所述竖直连接筒的两组连接卡位孔分别与两梯形安装件的固定孔对应,所述竖直连接筒与连接固定孔和连接卡位孔插接配合,所述竖直卡板设置于竖直连接筒外,所述竖直卡位件偏心转动安装于竖直连接筒,所述竖直卡板抵触于竖直连接板的外壁、竖直卡位件抵触于梯形安装件的内壁时,所述竖直连接板与梯形安装件固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竖直连接筒插接于连接固定孔和连接卡位孔至竖直卡板抵触于竖直连接板的状态后,通过转动竖直卡位件使得竖直卡位件抵触于梯形安装件的内壁即可实现对竖直连接板与梯形安装件间的固定,通过将竖直方向相邻的两梯形安装件与同意竖直连接板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竖直方向相邻两浇筑板体之间的连接,方便快速。
17、可选的,所述竖直卡板螺纹配合于竖直连接筒的外周面,所述竖直卡位件包括偏心转杆和偏心卡板,所述偏心转杆穿设并转动安装于竖直连接筒,所述偏心卡板固定连接于偏心转杆的一端,所述偏心转杆转动时,所述偏心卡板位于竖直连接筒内或穿出竖直连接筒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竖直卡板使得竖直卡板于竖直连接筒的不同位置固定,即可便于竖直卡板和偏心卡板实现对不同厚度尺寸的梯形安装件和竖直连接板进行稳定连接,适用性强,同时偏心卡板通过偏心转杆的转动即可于竖直连接筒内或穿出竖直连接筒外,从而便于快速实现对梯形安装件和竖直连接板间的固定或不固定。
19、可选的,水平方向相邻的两所述浇筑板体的相邻两梯形安装件之间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加强套筒和加强螺杆,所述加强螺杆设置有两个且两加强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其中一所述加强螺杆转动安装于其中一浇筑板体的梯形安装件、另一所述加强螺杆转动安装于另一浇筑板体的梯形安装件,两所述加强螺杆均螺纹配合于加强套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套筒和加强螺杆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相邻两浇筑板体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两浇筑板体连接后对加强套筒转动时,两加强螺杆能够带动相邻两浇筑板体进行弧度的微量调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适用性。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形模板系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异形模板系统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s1,搭设模板,将多个浇筑板体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依次拼接至所需形状;s2,水平方向相邻的两浇筑板体拼接时通过水平连接组件连接;s3,竖直方向相邻的两浇筑板体拼接时通过竖直连接组件连接;s4,当浇筑板体出现弧度尺寸的误差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构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安装件方向的转动,将单个浇筑板体的弧度调节至所需弧度尺寸;s5,各浇筑板体的弧度尺寸调节后,向拼接后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依次拆除各浇筑板体。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浇筑板体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生产误差或安装误差导致出现设计弧度尺寸和实际弧度尺寸不一致的情况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构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安装件方向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混凝土浇筑模板弧度的调节,无需将单个浇筑板体进行拆卸并临时再制作符合要求的浇筑板体,有利于提高异形建筑进行浇筑时的工作效率,且各浇筑板体在拆模后能够通过改变弧度重复应用至下一异形建筑的浇筑,有利于实现对资源的循环使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构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安装件方向的转动即可实现对混凝土浇筑模板弧度的调节,无需对模板进行拆卸并临时再制作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模板,从而有利于提高异形建筑进行浇筑时的工作效率。
26、2、施力对微调套筒转动时,微调螺杆朝靠近或远离微调套筒的方向运动,从而通过微调连杆带动梯形安装件朝靠近或远离梯形固定件的方向转动,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对浇筑板体不同部位弧度的微量调节,适用性强。
27、3、加强套筒和加强螺杆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相邻两浇筑板体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两浇筑板体连接后对加强套筒转动时,两加强螺杆能够带动相邻两浇筑板体进行弧度的微量调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