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是一种带有管线洞口的装配式结构及实现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背景技术:
1、装配式车库是一种预制建筑结构,通常由预先制造好的构件在现场组装而成,这种类型的车库通常由钢材、混凝土或其他耐用材料制成,装配式车库的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质量易于控制、灵活性高等。以装配式车库为例,其他预制式建筑结构与预制式车库存在类似问题,在装配式车库的建造过程中,通常会先进行设计和制造工作,然后将预制构件运送到现场,再由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组装和安装。这种施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现场施工,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并减少施工现场的混乱和浪费。此外,装配式车库还可以在后期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和可再利用性。
2、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车库通常都是包括有柱、梁和叠合板等为主体拼装而成。其中,常规预制叠合板为平板,自身刚度较小,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多有不便,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断裂等,尤其不适合地库这种跨度相对较大的位置。常规的预制叠合梁通常为矩形设计,无法为次梁及楼板提供临时支座,给装配式车库在搭建过程中造成很多不便之处。常规框架主梁为现浇形式,钢筋及混凝土强度较低,梁上开洞口的话对梁整体刚度削弱较多,导致计算上梁截面要求较大、开洞加强措施不可控,如不考虑梁上开洞口,设备管线均需走梁底。裸露的设备管线通常从梁的底部穿过,会影响整个车库的视觉体验感,从而在第一印象上给大打折扣,如何做到隐藏式走管线结构的车库形式,成为了本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中设备管线裸露,视觉体验感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管线洞口的装配式结构及实现方法,其在叠合梁主体上开设有设定大小的洞口,用于走设备管线等,可做到管线的相对隐藏式设计,使整个建筑结构的整体更加美观。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管线洞口的装配式结构,结构包括预制立柱、叠合梁预制部分、叠合梁现浇部分和预制板,叠合梁预制部分搭接在预制立柱或预制柱的牛腿上,一个以上的预制板并排设置在相邻叠合梁预制部分之间,且预制板的两端分别搭接在相邻叠合梁预制部分或叠合梁预制部分的连接支座上,叠合梁预制部分上通过现浇工艺形成叠合梁现浇部分,叠合梁预制部分和叠合梁现浇部分共同构成叠合梁主体,叠合梁主体上开设有用于穿过设备管线的洞口,预制板上方通过现浇工艺形成有承重楼面或屋面。
3、一种带有管线洞口的装配式结构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步骤s1、浇筑整个车库的结构底板,并在安装预制立柱的对应位置制作“杯口”基础;
5、步骤s2、将预制立柱吊装插入“杯口”基础,完成预制立柱的安装;
6、步骤s3、将叠合梁预制部分安放在预制立柱上,并将叠合梁预制部分的底筋同预制立柱的竖向筋焊接;
7、步骤s4、预制板安放叠合梁预制部分上部;
8、步骤s5、y向次梁吊模及绑扎钢筋;
9、步骤s6、绑扎板面层钢筋及浇筑混凝土。
10、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11、所述的洞口的结构尺寸为长小于或等于叠合梁主体跨度的1/6,高小于或等于叠合梁主体高2/5,洞口上、下两侧的叠合梁主体的混凝土层厚度分别至少为叠合梁主体高2/5,洞口对应于预制板开设。
12、所述的叠合梁预制部分包括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顶部外漏钢筋、钢筋笼、四角钢筋、侧面外漏钢筋、中间加固钢筋、顶部加固钢筋和底部加固钢筋,钢筋笼和四角钢筋绑扎在一起,形成叠合梁预制部分的支撑主体,顶部外漏钢筋设置在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内,且有部分伸出至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顶部外侧,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顶面对应于顶部外漏钢筋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挑耳,侧面外漏钢筋、中间加固钢筋、顶部加固钢筋和底部加固钢筋均平行于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侧面外漏钢筋和底部加固钢筋设置在钢筋笼内侧底部,中间加固钢筋设置在钢筋笼内侧中间位置,顶部加固钢筋设置在钢筋笼内侧顶部。
13、所述的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宽度为200mm以上,高度为250mm以上,洞口有不超过1/2叠合梁预制部分高度开设在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上。
14、所述的钢筋笼围成长方形结构,四角钢筋设置有四条,分别对应于钢筋笼的四角位置处设置,顶部外漏钢筋设置有两条以上,顶部加固钢筋设置有两条以上,顶部加固钢筋设置有两条以上,中间加固钢筋设置一排以上,每排设置有一条以上,侧面外漏钢筋设置有四条,底部加固钢筋设置有一条至四条,侧面外漏钢筋分别对应于顶部加固钢筋位置处设置,底部加固钢筋设置在相邻的侧面外漏钢筋之间,侧面外漏钢筋之间设置一条或两条底部加固钢筋。
15、所述的叠合梁预制部分主体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键槽,键槽宽度不小于叠合梁预制部分的1/2,高度不小于叠合梁预制部分的1/2。
16、所述的预制板采用槽板,槽板包括横板和肋板,肋板固定连接在横板两侧,横板内嵌装有中间连接钢筋,中间连接钢筋有部分露出于横板顶部,预制板内嵌装有侧边连接钢筋,侧边连接钢筋有部分露出于横板顶部,侧边连接钢筋对应于肋板位置处设置。
17、所述的肋板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状,肋板底部外侧固定设置有支脚。
18、所述的中间连接钢筋呈“v”字形,两端设置在横板内,三角形尖角露于横板顶部,横板内设置有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对应于中间连接钢筋的端头位置处设置,横板内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第二纵向钢筋对应于相邻的中间连接钢筋中间位置设置,横板内设置第三纵向钢筋,第三纵向钢筋对应于横板两侧端头位置处设置,每侧第三纵向钢筋设置有两条,肋板内设置有第四纵向钢筋,第四纵向钢筋设置在支脚底部,单侧支脚内的第四纵向钢筋设置有两条以上。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主梁采用叠合梁设计时,可在统一的位置进行开洞口处理,可为设备管线提供布置条件,减少管道对净高的影响。设备管线可利用洞口穿过,减少管线对梁底净高的影响,且设置开洞部位的一致性可保证梁的安全性。
20、本发明无需针对梁板施工进行支模,叠合梁预制部分可临时支撑于预制立柱或预制立柱的牛腿之上,预制槽形板可临时支撑于叠合梁预制部分的挑耳上,现场安装相对效率较高。现场将叠合梁预制部分吊装至预制柱顶就位后,将连续梁底筋互相焊接后,将槽形板吊装至叠合梁预制部分挑耳上,便可进行下一步梁板现浇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21、本发明中立柱安装时结合杯口基础的情况,无需钢筋对位及孔内注浆;同时柱顶预留牛腿给叠合梁预制部分提供了临时支点,可简化施工脚手架的布置。本发明在叠合梁方向设置牛腿,便于工厂预制及堆叠;采用高强混凝土,可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磕碰损坏;结合基础形式,现场安装相对效率较高。安装现场主要工作仅为将预制柱吊装至杯口中,即可基本完成柱的施工;柱顶牛腿给叠合梁预制部分提供临时支撑,梁柱节点处无常规双向叠合梁预制部分做法的密集钢筋头,施工较为简便。
22、本发明预制件标准化程度高,有利于采用高强材料,防水效果好且工期短。本发明采用预制结构,在工厂中形成预制构件,使高强度混凝土得到相对较好的养护条件,且运输中不易破损。预制槽型板,可采用t63、钢绞线等高强钢筋,减少钢材用量,节材低碳。采用高强钢筋后,构件内钢筋数量减少,便于现场安装。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