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尤其是用于水渠-管廊-水渠等多层叠合结构建筑物一次性浇筑时顶板模板的支撑。
背景技术:
1、在建筑行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为保证我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四节一环保”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四节一环保理念的逐步深入,现阶段水厂设计趋于叠合化、集约化布置,设计上多个池体合建上下叠合技术已逐渐成熟,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叠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技术方面的改进与提高。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采用底板浇筑完成后,在池壁上面设置止水措施再浇筑顶板混凝土控制池体整体性和抗渗性能,叠合布置的水池、水渠、管廊等水处理设施结构多层布置,采取传统施工工艺施工周期长,需循环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进度慢,且易受施工缝、二次浇筑等因素,导致池体整体性和抗渗性能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能够使多层混凝土结构工程能够一次性浇筑,而且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实现模板不位移、不变形,浇筑的混凝土抗渗性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包括与第n+1层顶板模板支架连接的钢管,所述钢管下方套有钢筋支座,所述钢筋支座包括钢筋顶撑、钢筋立柱和两个钢筋底撑,所述钢筋顶撑、钢筋立柱和一个钢筋底撑焊接成“土”字型结构,所述钢筋立柱上焊接有钢板止水环,两个钢筋底撑在平面上焊接成“十”字型结构,所述钢筋支座的下方放置于混凝土垫块内,所述混凝土垫块设置有用于放置“十”字型结构的“十”字形卡槽,所述混凝土垫块放置于第n层顶板底模板上的钢筋网格内。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外侧套有可拆卸连接的套管。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管采用pvc材质。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板止水环到钢筋顶撑和钢筋底撑的间距相同。
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7、1、本实用新型替代传统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避免分层浇筑而需要分层设置止水钢板,解决了多层结构一次性浇筑的技术难题,减少了混凝土施工技术间歇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实现模板不位移、不变形,浇筑的混凝土抗渗性好;
8、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在顶板内安装,无渗漏隐患,保证了池体抗渗性能,适用于水池、水渠、管廊等多层叠合水池结构施工。
1.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第n+1层顶板模板支架连接的钢管(2),所述钢管(2)下方套有钢筋支座(8),所述钢筋支座(8)包括钢筋顶撑(4)、钢筋立柱(3)和两个钢筋底撑(5),所述钢筋顶撑(4)、钢筋立柱(3)和一个钢筋底撑(5)焊接成“土”字型结构,所述钢筋立柱(3)上焊接有钢板止水环(6),两个钢筋底撑(5)在平面上焊接成“十”字型结构,所述钢筋支座(8)的下方放置于混凝土垫块(7)内,所述混凝土垫块(7)设置有用于放置“十”字型结构的“十”字形卡槽,所述混凝土垫块(7)放置于第n层顶板底模板上的钢筋网格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外侧套有可拆卸连接的套管(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采用pvc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板内模板支架抗渗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止水环(6)到钢筋顶撑(4)和钢筋底撑(5)的间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