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管制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872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管制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管制瓶机的制造。
现有玻管制瓶机(主要制作易拉瓶)对长玻管进行圆口、切割成底(烘底)依次制成易拉瓶,这种机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做大口径的玻管瓶,且每只瓶均须经过圆口、烘底工艺,瓶的正品率也不算高。CN2083585U公开的安瓶机不能制瓶底。目前,易拉瓶是广泛用于食品、营养液、药品等行业用的液体灌装容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玻管制易拉瓶机,尤其包括一种专制瓶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支架、动力及传动装置。对玻管的输运装置以及带火焰燃烧器的烘底装置,马达经过减速后,传动至输运支承轮,支承轮是二对 水平旋转的承托玻管的轮子,两轮隙与另一周期向下夹紧的夹紧轮一道构成烘底工位,工位下置有燃烧器,支承轮与夹紧轮由一拉杆拉持在轴上周期滑动,夹紧轮与支承轮的周期滑动由传动轴上凸轮控制相应拉杆实现。即实现在瓶底玻璃熔融后,夹持轮将瓶子拉开成底。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在烘底装置前置有圆口装置,亦有起码二对水平旋转承托玻管的轮子,与上下周期运动的夹紧轮结构成圆口工位,工位下置有燃烧器,工位外侧设置与夹紧轮周期配合的圆口钳,圆口钳由凸轮和拉杆控制在轴向水平周期动作。当然,烘底装置和圆口装置还包括预热工位,其结构同上述二对水平旋转支承轮,所有支承轮制成相同直径并在水平安装,由传动链 齿轮带动所有输运轮转动,每两两相邻的轮子均构成一个工位。
在烘底装置中为达到凸轮控制支承轮的开合,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可采用垂直支承轮轴转动轴上的安装径向凸轮,此凸轮带动连在支承轮的拉杆,亦可以在平行支承轮轴上安装一个面上有凸起块凸轮控制拉杆打开支承轮,轮轴上压簧控制支承轮闭合。
夹紧轮的周期上下开合可以由安装在支承轮开合凸轮同一轴上的径向凸轮带动传动拉杆控制。
由于烘底装置同时制成两瓶底,故圆口装置应该设置有两只,如果在同侧设置,那么在两圆口装置之间必须经过一只180°旋转工位,这是在支承轮间隙中间设有凸轮及传动杆控制的上下周期伸缩且旋转180°的托架构成。上下道工位之间的输送由周期伸缩的U形挑板构成,挑板支撑边是向下工位侧斜的。这样,周期输入两玻管长的玻管,经圆口及烘底后每次产生两支安瓶,各工位的运转由传动轴、传动链控制旋转支承轮,传送挑板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两瓶长玻管的自动依次输入装置的设计;在第一工位支承轮贴近略高处,置有略向支承轮倾斜的供玻管。排列有止档的托板,在紧挨支承轮的第一根玻管排列处底部开有孔洞,孔洞内设有周期伸出的输运架,可将第一根玻管顶上托出。
本实用新型是以烘底装置为本,可发展出多种结构的制造设计,特别可制成全自动制瓶机,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效率高,经过试用证实,瓶的成品率高,可供相当口径范围的玻管制成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烘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显示出半边开合结构,另半边完全对称,图2为预热及圆口装置示意图,图4为圆口钳结构传动示意图,图3为自动输玻管装置示意图。
电机1带动齿轮2及减速机3,然后带动传动轴4转动,烘底支承轮是二对平行双轮50(图中只画出一只),支承轴4b由齿轮61被链条62b带动,支承轮另一端通过一压簧15连接法兰圈14,带动法兰套13和拉板12,挡板11挡住玻管。轴与轮的连接为轴在轴向有滑动键槽。面上凸块凸轮5通过拉杆8带动支承轮及压紧轮向右打开,拉杆有支点9支撑。径向凸轮6通过传动杆7带动夹紧轮17上下周期夹紧,连轴器10及拉簧19保证夹紧轮正确动作。管子最后经烘底后从成品槽中输出。燃烧器20是片状燃烧器。
圆口及预热工位有4对支承轮50a、b、c、d构成三个工位,其滚动由齿轮61、链条62带动,伞齿轮26带动一根垂直支承轮的传动轴27,传动轴有凸轮36通过拉簧及拉杆带动压紧轮17压紧圆口工位的玻管,凸轮34通过传动杆32、31、33带动各工位的输送挑板35周期向上顶出,传动轴63带动支承轮、传动轴旋转。且均有轴承60支承。
圆口钳头75和圆口钳74由传动轴上凸轮70带动圆口钳伸缩,71为滚圈,72为拉簧,73为钳臂。燃烧器20置在各需要加热的部位,其工作过程如下述玻管在各工位旋转被燃烧器加热,在圆口及烘底工位同时被夹紧轮夹住圆口及烘底,完成后输送挑板上举,玻管滚至下工位,当然,在圆口及烘底工位,夹紧轮先于挑板上举。
玻管的自动依次输入装置中,输运槽80略微倾向第一支承轮50a,槽的出口略高于轮的最高点,出口处有止档装置81,在槽80出口处第一玻管位置设了孔82,孔内可以伸出由凸轮83控制的输送叉84,使第一玻璃管顺利越过止档,到达第一加工工位。输运槽的宽度刚刚够容纳两玻瓶长的玻管。
支承轮的直径在6~20厘米,夹紧轮的直径在2~5厘米,轮的外缘与玻管相融处最好涂或包裹橡塑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玻管制瓶机,它包括支架、动力及传动装置,输运装置以及与火焰燃烧器配合的烘底装置,马达经减速后传动至输运支承轮,其特征是二对在水平旋转的承托玻管的轮子成一间隙与另一周期向下夹紧的夹紧轮一道构成烘底工位,工位下置有燃烧器,支承轮与夹紧轮由一拉杆拉持在轴上周期滑动,夹紧轮与支承轮的周期滑动由传动轴上凸轮控制相应拉杆实现。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烘底装置前装有圆口装置,其亦有二对水平旋转承托玻管的轮子加上下周期运动的夹紧轮构成圆口工位,工位下置有燃烧器,工位外侧设置与夹紧轮周期配合的圆口动作的圆口钳,圆口钳由凸轮和拉杆控制在轴向水平周期动作。
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控制烘底支承轮水平滑动的凸轮是与支承轮转动方向相同,凸轮一个面上有凸起块控制拉杆打开,支承轮轴上压簧控制支承轮闭合。
4.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烘底燃烧器是片式燃烧器。
5.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传动链条带动烘底支承轮圆口支承轮及各道工序支承轮周期转动。
6.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二圆口装置与烘底装置结合,圆口燃烧器可以在同侧,也可在对侧,同侧燃烧器装置时,在两圆口装置之间置-180°旋转工位,即在支承轮间隙中间设有凸轮及传动杆控制器的上下周期伸缩且旋转180°的托架构成。
7.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每两对相邻支承轮间隙均构成一个工位。
8.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设有玻管自动依次输入装置,在第一工位支承轮贴近略高处,置有略向支承轮倾斜的供玻管排列的有止档托板,在第一玻管排列处底部开有孔洞,孔洞内设有由凸轮控制周期伸出的输运叉。
9.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瓶机,其特征是上下工位之间的输送由周期伸缩的U形挑板构成,挑板的支撑边是向下工位侧斜的。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玻管制造易拉瓶的机器,主要部件为将两玻管长的玻管切割制成两瓶底,其具体结构为二对在水平旋转的支承玻管的轮子与另一周期向下夹紧的夹紧轮一道构成烘底工位,工位下置有燃烧器,支承轮与夹紧轮由一拉杆拉持在轴上周期滑动,夹紧轮与支承轮的周期滑动由传动轴上凸轮控制相应拉杆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与圆口及输入玻管装置一道构成全自动制瓶机。
文档编号C03B23/047GK2118075SQ9221353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日
发明者黄炳荣, 翟学画, 肖汉明, 张绪香, 肖汉朝, 袁浩兴, 姚坤 申请人:靖江县通用部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