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墙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42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柱墙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立柱墙框架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不使用螺钉的金属立柱墙框架组件。
背景技术
在当代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在承重和不承重墙中标准的木立柱被金属的立柱和导轨所替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考虑到防火、易于加工、减小占用的空间、木立柱的资源问题等。
将金属立柱安装在金属导轨中,典型地借助于固定在立柱端部的自攻丝螺钉完成,立柱装在金属导轨内。这种装配方法比较费时,因为除了拧螺钉所需的时间之外;导轨上必须按均匀的间隔划线,以指出固定螺钉之前立柱应安装的位置。还有,框架在地板上组装,所需的时间还包括在组件的第一面用螺钉固定后将组件翻转,以便将另一面暴露出来,再用螺钉固定这一面。
因此,需要金属的立柱框架结构,它通过不再使用螺钉将立柱固定在导轨上,以及导轨在用于安装间柱的地方事先用有间隔均匀的标记,从而节省了相当大量的时间。
发明目的和概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螺钉组装的立柱墙框架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立柱框架结构,其中,导轨按均匀的间隔在要固定立柱的地方事先作有标记。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立柱框架结构,其中,立柱在导轨中卡合就位并横向地和垂直地固定间柱。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立柱框架结构,它采用一种能比较廉价地制造的组合装置。
总之,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立柱壁框架结构,其中,立柱和导轨含有设在其内部的固定装置,它们相隔预定距离互相卡接,因此在组装过程中避免使用螺钉,并节省了装配时间。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由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可看得更清楚。
附图简述

图1采用本发明的立柱墙框架结构局部透视图;图2本发明的固定在导轨上的立柱局部放大透视图;图3图2的导轨侧壁局部放大透视图;图4沿图3中4-4线的横截面;图5沿图2中5-5线局部横载面;图6被压入导轨时的立柱的局部放大示意横截面图;图7固定在导轨中的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立柱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8图7的导轨侧壁局部放大透视图;图9沿图8中9-9线的横截面。
发明的详细描述图1公开了一种采用本发明互相组合在一起的立柱墙框架结构片段R。框架片段R包括一根水平地固定在地板构件4上的下导轨2、一根水平地固定在上层楼面构件8或类似物上的上导轨6、以及多根采用本发明固定在导轨2和6上的立柱10。框架段R典型地用拼装式墙体镶板(图中未表示)或类似物覆盖在两侧,以构成两个房间之间的隔墙。框架段R也可用于框架式外墙。
导轨2和6有相同的横截面,以及由图2可清楚看出基本上为弯成直角的“C”或“U”形。每根导轨2和6有对置的侧壁12和连接它们的底壁14,因此构成了导槽15。每一根立柱10基本上是弯成直角的“C”或“U”形,并有两个对置的侧壁16和连接底壁18,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些。每根立柱的端部20装在各导轨2和6内在侧壁12之间。导轨2和6以及立柱10典型地用各种厚度的热浴镀锌轧制钢板制成,诸如14、16、18、20和24。立柱10有利地固定在导轨2和6上,使底壁18基本上垂直于侧壁12。
每根导轨2和6上制有一些向内突出的拱形突起或凹座22,它们沿侧壁12按均匀的间隔分布,在图2和3中表示得很清楚。每根立柱10的端部20设有相应的向内突出的拱形突起24,它们具有与突起22相同的形状,如由图2、4和5可以清楚看出,当立柱10被固定在导轨2和6时它们相互嵌套。每个突起22有一个台肩或基底26,它们由各侧壁12构成,并延伸到超出立柱10的各侧壁16,如图3所示。当制成台肩26时构成了一个挡边27。同样,每一个突起24由各侧壁16构成,它有一个台肩或基底28和挡边30,如图3所示。
突起22和24被设计成,当立柱10的端部在导轨2和6中卡接就位时,立柱10便与导轨2和6相配。
每一根立柱10固定在导轨2和6上,是通过将突起24垂直地对准突起22的上面,并将立柱10向下压入导轨2和6完成的,如图6所示。也可以通过转动立柱10而将其固定在导轨2和6中应有的位置上。导轨2和6以及立柱10的侧壁12和16均有利地具有弹性,以允许立柱10压入就位。侧壁12有利地向里弹性偏压,在立柱10的端部20上产生压力。突起22有利地倾斜,以允许立柱10压入。一旦立柱10压入就位以及各有关的突起22和24互相嵌套,侧壁16上的各挡边30与突起22的各台肩接合,因此防止了立柱10垂直拔出,如图3和5中清楚地表示的那样。各突起22和24的嵌套有利的防止立柱10和导轨2、6之间的横向运动。
每个突起22和24是通过在各侧壁12或16上切开一个水平缝并将侧壁在缝上方的这一部分向里压入导轨或立柱内形成的,从而将缝构成了一个开口29或31,如图6所示。侧壁12和16的变形造成了挡边27和30以及台肩26和28。
每个突起24有一个凹穴33,它适合于置入各突起22,如图4和5所示。在每个突起22外表面与各突起24内表面之间的紧配合,有利地使立柱相对于导轨的横向和垂直运动减少到最低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公开在图7中。导轨2侧壁12上的突起32与立柱10侧壁16上的突起协同工作。突起32和34在工作上与突起22和26相同,除了如图7、8和9所示的那样,突起32和34有三角形的表面36和38。构成四面体一部分的突起32和34的三角形形状,有利地使立柱10相对于导轨2和6更加确定地定位和对齐。
虽然所公开的本发明采用了金属立柱,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用别的弹性材料,诸如塑料等制造的其他立柱。
虽然对作为具有优选结构的本发明作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可以有进一步的修改、应用和/或作适应性的变化,只要遵循本发明总的原则,这些修改、应用或变化包括偏离本发明的公开内容部分,这些偏离部分包括在本发明的有关技术领域为已知或通常的做法并且可应用到上述基本特征,这些偏离部分属于本发明范围或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立柱墙框架结构,包括a)一下导轨;b)一与下导轨对齐并与之竖直地隔开间距的上导轨;c)安装在上、下导轨之间竖直地排齐的多根立柱;d)每根立柱有上、下端部,它们分别装在上、下导轨内;e)每根上、下导轨包括一个导槽,导槽具有对置的导轨侧壁和导轨底壁;f)每个导轨侧壁上有多个由此侧壁构成的向里突出的预制导轨突起,每个在一个侧壁中的突起与设置在对置侧壁上的另一个导轨突起成对;g)立柱的每一个上、下端都具有对置的立柱侧壁和立柱底壁;h)每个立柱侧壁有多个由此立柱侧壁构成的向里突出的立柱预制突起,每个在一个立柱侧壁上的立柱突起与设置在对置的立柱侧壁上的另一个立柱突起成对;以及i)导轨突起和立柱突起是适配的,每一对导轨突起嵌套在一对相应的立柱突起内,从而将立柱锁定在上、下导轨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立柱突起和导轨突起包括一个斜面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立柱突起和导轨突起包括台肩部分,导轨侧壁部分和立柱侧壁部分与台肩部分相邻接的有挡边部分;以及b)每个导轨台肩部分向里延伸到各立柱侧壁内,并超过有关立柱的挡边部分。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导轨突起的台肩部分与有关立柱突起的挡边部分接合,从而阻止每根立柱的垂直运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包括一个拱形部分。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包括一种三角形表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包括一对沿公共侧边互相连接的三角形表面。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是通过在导轨的和立柱的侧壁上切开一条缝构成的;以及b)各侧壁在此缝上方的部分向里变形到有关的导轨和立柱内。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包括一个基底部分,它延伸并离开各自的导轨的和立柱的侧壁。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沿着导轨的长度导轨突起彼此均匀地隔开。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导轨侧壁弹性地向里偏压。
12.立柱墙框架结构,包括a)一下导轨;b)一与下导轨对齐并与之竖直地隔开间距的上导轨;c)多根安装在上、下导轨之间竖直排齐的立柱;d)每根立柱有上、下端部,它们分别装在上、下导轨内;e)每根上、下导轨包括一个导槽,导槽具有对置的导轨侧壁和导轨底壁;f)每个导轨侧壁上有多个向里突出的预制突起,每个在导轨侧壁之一上的突起,与设置在对置导轨侧壁上的另一个突起成对,每一个突起包括一个斜面部分;g)立柱的每一个端部包括对置的立柱侧壁和立柱底壁;h)每个立柱侧壁上有多个预制的凹穴,每个在立柱侧壁之一上的凹穴,与设置在对置立柱侧壁上的另一个凹穴成对;以及i)所述突起和凹穴是适配的,使得每一对突起嵌套在一对相应的凹穴内,从而将立柱锁定在上、下导轨中。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根上、下导轨的横截面基本上是“U”形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根立柱的横截面基本上是“U”形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由相关的导轨侧壁构成。
16.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包括一个拱形部分。
17.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a)每个突起包括一个三角形表面。
18.组成立柱墙框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根基本上为“U”形的具有对置侧壁和底壁的下导轨;b)提供一根基本上为“U”形的具有对置侧壁和底壁的上导轨并与下导轨对齐;c)在上、下导轨的侧壁上构成多个向里延伸的预制突起,使得在一个侧壁上的一个突起与在对置侧壁上的另一个突起成对,构成突起是通过在导轨侧壁上切开一条缝并使缝以上的侧壁向里变形到导轨内部来完成的;d)提供多根基本上为“U”形的具有对置侧壁和底壁的立柱;e)在立柱端部的侧壁上构成预制凹穴,在立柱一个侧壁上的凹穴与在对置侧壁上的另一个凹穴成对,这一对凹穴适合于装入制在导轨上的一对相应的突起;以及f)将立柱的端部压入有关的导轨中,使在有关导轨上的成对突起嵌套在有关立柱上的成对凹穴内,从而将立柱固定在上、下导轨之间。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凹穴的形成是通过在立柱的有关侧壁上切开一条缝,并使缝以上的侧壁向里变形到立柱内部来完成的。
全文摘要
一种立柱壁框架结构包括下导轨(2);与下导轨对齐并与之竖直地隔开间距的上导轨(6);以及多根安装在上、下导轨之间竖直地排齐的立柱(10)。立柱的上、下端部分别装在上、下导轨内。每一根上、下导轨包括一个导槽(15),它有对置的导轨侧壁(12)和导轨底壁(14)。导轨侧壁上有多个由此侧壁构成的向里突出的导轨突起(22)。在侧壁之一上的每个导轨突起与设置在对置侧壁上的另一个导轨突起成对。立柱的上、下端部有对置的立柱侧壁和有多个由立柱侧壁构成的向里突出的立柱突起(24)。在立柱侧壁之一上的每个立柱突起与设置在对置立柱侧壁上的另一个立柱突起成对。
文档编号E04B2/76GK1134177SQ94194030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5日
发明者G·约翰逊 申请人:格雷·约翰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