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护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556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护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护角,它属于建筑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筑物中的各种阳角,它由角材构成。
目前人们为了使建筑物具有立体感从而产生美感,以及使用上的需要,在其中采用了各种阳角,如门窗洞口、墙体、梁、柱面及楼梯等处的凸出的拐角。这些阳角的构成均是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砂浆在施工现场制做的,一般是采用勾铁先固定住木条在拐角的一侧以作为基准,施工后再重复上述工序做另一侧来形成阳角。不足之处是木条需根据阳角的长短来下料,由于各种阳角的尺寸变化大,木条切断的次数多,造成木条的使用率低,浪费大,使得建筑成本增高;并且拐角的一侧制做后需等4~8小时才能再做另一侧,同时,阳角形成后还需养护7天以上,所以阳角的制做繁杂、工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另外,门的阳角按设计标准应使用11的水泥砂浆,其高度应为1500毫米,而在施工中,内粉多为116或139的水泥石灰砂浆,由于配比不同,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故在实际的施工中制做阳角的砂浆多数同粉刷用砂浆,因粉刷用砂浆的强度低,门窗的阳角极易损坏,既影响使用功能,又不雅观,这已成为建筑施工中的一大通病。为解决阳角的强度低这一问题,在有的楼梯施工中也有采用角材,如角钢来作为阳角的,但存在着成本高,易脱落的弊病,使其无法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按装简便,成形后的阳角牢固的建筑护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用薄板折成的角材上附有镶嵌件,使用时只需将角材上的镶嵌件用水泥石灰砂浆埋入拐角的两侧,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牢固地定位于拐角上而形成阳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为使护角更牢固的定位于拐角上,镶嵌件可为网状的,或多孔状的,或幅条状的;这样,不但可使镶嵌件与水泥石灰砂浆的接触面增大以提高相互间的粘结力,而且也起增加水泥石灰砂浆的强度的作用。从所需要的附着力和成本来综合考虑,镶嵌件的宽度为25~45毫米时较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为因在使用中可依据阳角的尺寸来剪裁,不会有浪费,加之按装简便易行,所以形成阳角后的综合建筑成本大为下降;并且定位成形后的阳角既有刚性,又有一定的韧性,其强度远高于现有的用水泥石灰砂浆成形的阳角的强度。同时,护角对阳角还起一定的装饰作用。总之,它的实用性和优点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情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镶嵌件采用网状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
图1,角材1选用薄铁皮,在该铁皮的两边经冲压后拉制成网状以形成镶嵌件2,再将该铁皮经折板机折成角材1后构成本实用新型。也可将薄铁皮的两边冲压或剪切成多孔状或幅条状来形成镶嵌件2。角材1和镶嵌件2也可用注塑机将塑料加工而成。
使用时,先将拐角处铺敷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砂浆,再将本实用新型按所需尺寸切好后贴在拐角处,镶嵌件2也可用铁钉固定,之后,粉刷砂浆把镶嵌件2粉入墙内,再批灰、内饰面即可形成坚固、美观的阳角。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护角,由角材(1)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角材(1)附有镶嵌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其特征是镶嵌件(2)为网状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其特征是镶嵌件(2)为多孔状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其特征是镶嵌件(2)为幅条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护角,其特征是镶嵌件(2)的宽度为25~4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护角。它避免了现有技术的阳角成型繁杂、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成型后强度低、易损的不足。它是在角材上附有镶嵌件所构成。它仅为简单的结构就达到了阳角成型简便、综合建筑成本降低、大大提高强度的效果,且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文档编号E04F19/00GK2193902SQ9420432
公开日1995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9日
发明者陆勇 申请人:陆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