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饰墙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79阅读:2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装饰墙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装饰用墙裙。
为美化办公室、厅、堂、居室等内部环境,人们对室内墙裙进行装修,多用木板、木条进行拼接组合,固定在墙裙表面后再刷上油漆。这种装饰装修拼接非常麻烦,若在表面再装饰以花纹,费时更多;由于厅室大小各不相同,墙裙长短、高矮也不同,例如用一定规格的三合板装修,裁下的边角余料大小不相同,往往造成材料的浪费;另外拼接时,每块板子的花纹、颜色都不好统一,影响美观;在固定板子时,要用许多钉子打入墙上,钉孔露在表面不好看;再者安装完成后刷油漆会散发出有害气体,人要很长时间不能进入室内使用,特别对正在使用中的房间的装饰装修,人没处去,装修时间长,很是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便快捷、材料利用率高、一次安装完成后,表面无需再涂刷装饰,施工后马上可进入居住或办公的室内装饰墙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长条形的、上部有顺其长度方向开口向上槽的装饰墙裙的下座,是由带槽型材上截取的一段,与下座等长的从同样的型材上截取一段作上座,上、下座的槽的一侧边有竖直的立壁,上座的槽口向下与下座的槽口对置且与下座平行,以长条板形型材截取作扣板,扣板外轮廓厚度和高度以能刚好推入上、下座相对的长槽中为宜,多块扣板逐块竖并列排在上、下座间槽中组成装饰墙裙。
由于该装饰墙裙仅用两种型材经截取安装而成,故施工非常简单;组装后表面颜色统一,无需再装饰即可达到美观一致,即使表面要花纹,也可在做型材时直接做出来,使用十分方便,施工工效高;用统一规格型材分段截取组装使用,材料利用率高;型材若用铝合金制作,还可起到防火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室内装饰墙裙的右视图;图2为
图1中扣板用型材的横截面图;图3为
图1中上、下座用型材的横截面图4为
图1中A-A剖面图(向左旋转90度)。
图1中,取一长条形型材与墙裙等长的一段为下座3,该座上部有顺其长度方向上的槽3.2,槽3.2的一侧有竖直立壁3.1,为节约材料,槽3.2的下部可做成空心的;取与下座3同样的型材作上座1,上座1的槽1.1向下与下座3的槽3.2对置,且上座1与下座3平行,其间距等同于墙裙高度;截取长条板形型材多块作扣板2,每块扣板2的高度一致,扣板2的高度和外轮廓厚度以能刚好轻推入上、下座1和3之间的槽1.1和3.2中为宜,为使扣板推入槽中不动,槽口的与立壁3.1相对的一侧壁可略带弹性,顶部内扣;为节约材料,扣板2可以是一面为平面,背面留有加强筋2.2;将扣板2竖向逐块推入上、下座1和3之间的槽1.1和3.2内,组成了装饰墙裙。为了使扣板2每块之间连接紧密,可以在做型材时,一侧带有卡口2.1,另一侧带有易推入卡口并能使它们勾在一起的倒刺式斜面凸台2.3。
使用时,先将下座3的立壁3.1靠墙裙放在地板上(参见
图1的双点划线表示地面和墙裙处),用钉子将立壁3.1固定在墙面上,将上座1倒扣与下座3平行且槽口相对,用钉子将立壁1.2固定在墙面上,将扣板2逐块竖向推入槽1.1和3.2内即可完成墙裙的装饰。
所用型材可以用铝合金制作,还可以用可做装饰用的其他塑性材料做成的型材制作,所有类似型材制作的室内装饰墙裙,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装饰墙裙,有挡在墙裙表面的扣板(2),其特征在于其上座(1)和下座(3)是用同一种长条形型材截取的一段,上、下座(1)和(3)的一侧面有顺其长度方向的槽(1.1)和(3.2),槽的一侧边有竖直的立壁(1.2)和(3.1),上、下座(1)和(3)上下平行对置,槽口相对;扣板(2)为从长条板形型材截取,扣板(2)的外轮廓厚度和高度以刚好能推入槽(1.1)和(3.2)中为宜,多块扣板(2)竖向并列排在上、下座(1)和(3)间的槽(1.1)和(3.2)中组装成装饰墙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装饰墙裙,其特征在于竖向安装的多块扣板(2)的左、右侧分别带有卡口(2.1)和能插入卡口(2.1)并能使其钩在一起的倒刺式斜面凸台(2.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装饰墙裙,其特征在于上、下座(1)和(3)的与立壁(1.2)和(3.1)槽的另一侧壁外表面以及槽底的背面有装饰花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装饰墙裙,是用上面带槽的型材,按所需装修墙裙长度截取并上下平行对置放在墙裙的顶部和下部作上、下座,截取外轮廓厚度和高度刚好可推入上、下座槽内的型材作扣板并列排在槽内组成装饰墙裙,该装饰墙裙全部使用型材制作,施工简便快捷,材料利用率高,安装后表面无需再装饰即可达到统一美观的目的。型材若用铝合金制作,还可防火。
文档编号E04F13/08GK2378461SQ99221569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9日
发明者王明安, 王双勇 申请人:王明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