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289阅读:27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尤其是指这种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组合结构在国内外建筑行业中已获得广泛应用,柱与梁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但最常用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钢管柱钻有孔或槽,在孔或槽中装入钢棒或钢片,然后,钢梁通过钢棒或钢片与钢管柱连接在一起,或钢梁直接穿过钢管柱;但这种结构最好在直径较大的钢管柱中使用,但由于钢管柱加大,使房屋成本大大提高,另外,在建设30层以下的钢结构建筑时,由于钢管柱直径较小,钢管柱中钻有孔或槽,将使钢管柱强度减小,造成整幢房屋的质量降低。另一种结构是在钢管柱外加套环状钢节点,然后环状的钢节点与钢梁连接,但由于环状的钢节点在现场施工时必须将环状的节点先套在钢管柱上,然后再与钢梁连接,造成套装麻烦,施工复杂、费时,尤其是当采用一体环状的节点套装在外墙转角处的钢管柱上使用时,会浪费大量钢材。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安装操作简单、节点承载力高、节省钢材,其构件标准化可批量生产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由钢管柱、工字型钢梁和钢支架构成,其中工字型钢梁具有上梁板、下梁板和腹板,所述钢管柱和工字型钢梁通过两个钢支架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各钢支架为异形Y状,或钢支架为Y形,且在钢支架为Y形的上、下抱柱板上各焊有一近似三角形的加强板,钢支架由上抱柱板、连接板和下抱柱板组成,上、下抱柱板的内侧边为与钢管柱外圆周面相配的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采用了可分步焊接于钢管柱上的异形Y状钢支架,也可采用在Y形钢支架的上、下抱柱板上焊有一近似三角形的加强板,从而不需要钢管柱上钻孔或开槽而不会破坏钢架结构的强度,不需要从钢管柱端部将钢支架套入,也可节省大量安装时间。这样只需采用一种钢支架就可通用于整幢大楼外墙转角柱的节点,并且上抱柱板、下抱柱板、连接板和加强板便于在工厂用模具冲压成型,然后焊接在一起,故外墙转角柱钢支架产品可实现标准化,适于批量生产。从而节约了大量钢材,并且钢支架与钢管柱的连接可在工厂中预制完成,更可节省现场安装操作工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钢架结构中的钢支架俯视时为异形Y状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Y型钢支架的上、下抱柱板上各焊有一近似三角形加强板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钢支架与工字梁的一种连接方式立体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
图1所示,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其一般包括以下构件钢管柱1、工字型钢梁2和钢支架3,其中工字型钢梁包括上梁板2a、腹板2b和下梁板2c(参见图2所示),钢管柱1内浇注混凝土。
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支架为异形Y状,是指俯视钢支架时呈近似Y形,也就是指钢支架的上、下抱柱板的内侧边与钢管柱外圆周面相配的弧形的一侧超过另一侧的弧形的长度,这种情况下,当两个钢支架相配合安装时,由于Y形一侧的加长,增加了钢管柱与钢支架接点的面积,从而使整个节点的承载力提高。参见
图1、2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钢支架3与钢管柱1、工字型钢梁2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钢支架3为异形Y状,其包括上抱柱板3a、下抱柱板3c和连接上、下抱柱板的连接板3b,上、下抱柱板内侧边为圆弧形边缘以与钢管柱1的外圆周面配合而通过焊接“抱住”钢管柱,根据不同直径的钢管柱,其弧度可制成多种多样的;由于只需要两个钢支架,其上、下抱柱板内侧边的弧长基本上等于钢管柱外圆周的四分之一,上、下抱柱板的其中一侧边制成可相互配合的,如
图1中清楚地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支架的上抱柱板、下抱柱板和连接板便于在工厂用模具冲压成型,然后焊接在一起,强度高,故钢支架产品可实现标准化,适用于批量生产。钢支架3的连接板3b用于连接工字型钢梁2,其连接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参见图3、4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Y型钢支架3,并且在Y形钢支架3的上、下抱柱板3a、3c上各焊有一近似三角形的加强板5、5’,这样也可以大大地提高了节点的承载强度,并且便于在工厂用模具冲压成型,然后焊接在一起,故钢支架产品可实现标准化,适量用于批量生产。
上述的钢结构在安装时,可先分别将各钢支架3焊接在钢管柱1外圆周面,使钢支架抱住钢管柱1,然后再将工字型钢梁连接于各钢支架的连接板3b上,这样连接方式,不需将钢支架从钢管柱的端部套于其上,并且不需在钢管柱上钻孔或开槽,所以安装操作方便,节省工时,并且不会破坏钢管柱的强度,在外墙转角处采用两个钢支架连接,故可以节约大量钢材。
工字型钢梁与钢支架连接板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方式,以下将对其中二种方式作详细描述。
其一,参见
图1、2所示,其中钢支架的连接板3b伸出于上、下抱柱板3a和3c,而与钢梁2的腹板重叠固接,一般情况下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栓4固接;其二,参见图3和4所示,其中钢支架的下抱柱板3c伸出于连接板3b和上抱柱板3a,当现场吊装时,只要把钢梁2的下梁板2c端部一部分置于下抱柱板3c上,就可以方便地进行焊接,这样既省力又省时,操作安全可靠,当然下梁板2c与下抱柱板3c也可利用螺栓连接(图中未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前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和优点,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的变化或变型,都应属于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由钢管柱、工字型钢梁和钢支架构成,其中工字型钢梁具有上梁板、下梁板和腹板,所述钢管柱和两个工字型钢梁通过两个钢支架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钢支架为异形Y状,或各钢支架为Y形,且在钢支架为Y形的上、下抱柱板上各焊有一近似三角形的加强板,钢支架由上抱柱板、连接板和下抱柱板组成,上、下抱柱板的内侧边为与钢管柱外圆周面相配的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架的连接板伸出于上、下抱柱板外侧边,所述工字型梁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支架的下抱柱板伸出于所述上抱柱板和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边,所述工字型梁通过下梁板与所述下抱柱板重叠固接。
专利摘要一种钢结构房屋建筑外墙转角柱的钢架结构,由钢管柱、工字型钢梁和钢支架构成,其中工字型钢梁具有上梁板、下梁板和腹板,钢管柱和两个工字型钢梁通过两个钢支架固定在一起,各钢支架为异形Y状,或钢支架为Y形,且在钢支架为Y形的上、下抱柱板上各焊有一近似三角形的加强板,由上抱柱板、连接板和下抱柱板组成钢支架。本实用新型的钢架结构安装简单、节省钢材、承载力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E04B1/24GK2360473SQ9922588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0日
发明者王志林 申请人:王志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