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80611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多采用设置后浇带方法或进行跳仓法施工,但是后浇带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而单纯跳仓法有较大的局限性。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往往因留设后浇带而造成很多施工质量问题。而跳仓法多用于大体积混凝土,且浇筑间隔时间多为7-10天,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此“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上,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和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
所述顺序与跳仓相结合、间歇与加强相结合是指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满足最短间歇时间的相邻施工段,采用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对不满足最短间歇时间、又不能使用跳仓法的相邻施工段,采用间歇式加强带的施工方法;
所述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是指对长度超过规范必须设置后浇带规定的建筑物,进行不设置任何控制温度收缩后浇带一次性顺序施工的方法;
所述最短间歇时间: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得出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在可控范围内相邻混凝土施工段的最短浇筑间隔时间;
所述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的施工作业面可划分为I和II大区、A/B/C/D/E/F/G/H八个施工段,所述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包括顺序流水施工顺序、跳仓施工顺序;
所述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的施工作业面为A/B/C/D/E/F个施工段,各个区域之间设置膨胀加强带。
[0005]进一步的,所述顺序流水施工顺序是在I和II大区内分别进行流水施工,施工顺序即A施工段进行到B施工段,再进行到C施工段,最后进行到D施工段;E施工段进行到F施工段,再进行到G施工段,最后进行到H施工段。
[0006]进一步的,所述跳仓施工顺序可为平行施工或者流水与平行的结合施工,施工顺序即先进行A施工段到C施工段,再到E施工段,最后到G施工段,再进行B施工段到D施工段,再到F施工段,最后到H施工段。
[0007]进一步的,所述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的施工顺序为A施工段进行到B施工段,再进行到C施工段;D施工段进行到E施工段,再进行到F施工段。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施工段同时浇筑,所述A施工段和D施工段、B施工段和E施工段、C施工段和F施工段之间设置膨胀加强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上,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于不同部位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情况,提出了系统的“顺序与跳仓相结合、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既可满足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要求,又与实际施工组织情况相结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的速度,减少了施工的成本。满足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要求,提高工程质量;浇筑最短间歇时间与顺序施工间歇时间相结合,适应工程实际施工组织情况,加快施工速度,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推广意义。
[0009]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顺序流水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2为跳仓法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3为墙体与地下室楼板施工组织示意图;
图4为间歇式加强带施工顺序示意图。
[0011 ]附图标记:1、墙体;2、膨胀加强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0013]—种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和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
顺序与跳仓相结合、间歇与加强相结合是指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满足最短间歇时间的相邻施工段,采用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对不满足最短间歇时间、又不能使用跳仓法的相邻施工段,采用间歇式加强带的施工方法;
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是指对长度超过规范必须设置后浇带规定的建筑物,进行不设置任何控制温度收缩后浇带一次性顺序施工的方法;
最短间歇时间是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得出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在可控范围内相邻混凝土施工段的最短浇筑间隔时间。
[0014]1、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
为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无缝施工,不同施工要求下保持无缝施工,主要采取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安排。先选取一个典型的施工情况进行说明,取平面为160米*60米施工作业面,划分为两个大区:I和II;8个施工段,编号为A/B/C/D/E/F/G/H。
[0015](I)如附图1所示,在顺序流水施工能满足最短间歇时间的要求时,则组织分区域的顺序流水施工;可以通过调整关键工序(钢筋)的施工组织使间歇时间变化,以满足最短间歇时间或者工期的要求。在Ι、Π两个大区内分别进行流水施工,施工顺序如图所示,即施工段A—B—C—D及施工段E—F—G—H。在工期紧且能满足最短间歇时间要求时,可以通过向前延伸关键工序的节点,使其形成一定的平行施工,以加快施工速度,即:平行与流水结合施工。关键工序钢筋绑扎进行一定的平行施工,从而加快施工速度。
[0016](2)如附图2所示,在工期紧且不能满足最短间歇时间要求时,可以选择跳仓施工的方法,其施工组织上应该为平行施工或者流水与平行结合施工。即先施工施工段A、C、E、G段再施工施工段B、D、F、H段。在主楼为大体积混凝土,其最短间歇时间长且顺序施工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以采用跳仓与顺序结合施工。
[0017](3)墙体I与地下室楼板施工组织。其一,与底板分区一致;其二,在墙体I不能满足间歇时间要求时,可以增加分区以减少底板对墙体I的收缩约束。如附图3所示,墙体I按底板进行了相应的分区。
[0018]2、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
如附图4所示,当工程相邻区域为满足工期要求需在1-3天内浇筑,不能满足最短间歇时间,又不能进行跳仓法施工时,可选择膨胀加强带2的施工方法。这里选择一个典型工程案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0019]施工作业面为A/B/C/D/E/F六个施工段,顺序施工为施工段A—B—C及施工段D—E—F;如要求施工段同时浇筑,即可在A-D、B-E、C-F区之间设置膨胀加强带2,达到同步施工的目的,节省工期。
[0020]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和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 所述顺序与跳仓相结合、间歇与加强相结合是指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满足最短间歇时间的相邻施工段,采用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对不满足最短间歇时间、又不能使用跳仓法的相邻施工段,采用间歇式加强带的施工方法; 所述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是指对长度超过规范必须设置后浇带规定的建筑物,进行不设置任何控制温度收缩后浇带一次性顺序施工的方法; 所述最短间歇时间: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得出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在可控范围内相邻混凝土施工段的最短浇筑间隔时间; 所述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的施工作业面可划分为I和II大区、A/B/C/D/E/F/G/H八个施工段,所述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包括顺序流水施工顺序、跳仓施工顺序; 所述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的施工作业面为A/B/C/D/E/F个施工段,各个区域之间设置膨胀加强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流水施工顺序是在I和II大区内分别进行流水施工,施工顺序即A施工段进行到B施工段,再进行到C施工段,最后进行到D施工段;E施工段进行到F施工段,再进行至IjG施工段,最后进行到H施工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跳仓施工顺序可为平行施工或者流水与平行的结合施工,施工顺序即先进行A施工段到C施工段,再到E施工段,最后到G施工段,再进行B施工段到D施工段,再到F施工段,最后到H施工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的施工顺序为A施工段进行到B施工段,再进行到C施工段;D施工段进行到E施工段,再进行到F施工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段同时浇筑,所述A施工段和D施工段、B施工段和E施工段、C施工段和F施工段之间设置膨胀加强带。
【专利摘要】本发明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顺序与跳仓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和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施工组织技术。本发明的“顺序与跳仓、间歇与加强”相结合的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上,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E04G21/02
【公开号】CN105569339
【申请号】CN201511029293
【发明人】张同波, 叶林, 王宇飞, 李翠翠, 吴伟
【申请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