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796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及阻尼器;第一连杆的一端及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第三连杆的一端及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下端及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上端及第四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该阻尼器布置机构位移放大系数较大,工作效率高,减震效果好。
【专利说明】
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防震减灾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结构减震控制是通过在结构上安装耗能减震装置减轻或抑制结构由于外荷载引起的动力反应。在建筑工程领域,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在建筑结构中一些相对变形较大的部位安装耗能装置或将一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耗能构件,通过耗能装置或耗能构件消耗大量地震输入能量,达到减震的目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轻结构在风或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和损伤,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抗风能力。
[0003]近年来,采用阻尼器来消耗地震能量、减小结构反应,已成为结构减震控制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世界范围内有了相当多的工程实例。阻尼器的工作效率与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布置方式有关。为了最大效率发挥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布置机构。常见的阻尼器布置机构有:对角机构、人字形机构、套索机构、剪刀撑机构等。位移放大系数是衡量阻尼器工作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角机构和人字形机构的位移放大系数<1.0;套索机构和剪刀撑机构属于放大型机构,其位移放大系数在1.0?2.5之间,然而这些阻尼器布置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较小,工作效率较低,减震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该阻尼器布置机构位移放大系数较大,工作效率高,减震效果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及阻尼器;
[0006]第一连杆的一端及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第三连杆的一端及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下端及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阻尼器的上端及第四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
[0007]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
[0008]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
[0009]第三连杆通过第三连接板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
[0010]第四连杆通过第四连接板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
[0011]第一连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
[0012]第二连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
[0013]第三连杆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
[0014]第四连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
[0015]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为5°-15°。
[0016]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的夹角为20°-35°。
[0017]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杆之间刚性连接;
[0018]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连杆之间刚性连接;
[0019]第三连接板与第三连杆之间刚性连接;
[0020]第四连接板与第四连杆之间刚性连接。
[0021 ]阻尼器上端与第一连杆及第三连杆之间相铰接;
[0022]阻尼器下端与第二连杆及第四连杆之间相铰接。
[002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与阻尼器及待减震结构相连接,振动反应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传递到阻尼器后通过阻尼器来实现消能减震,同时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相连接,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与待减震结构顶部右端的内侧面相连接,通过对角线的方式进行振动反应的传递,传力路径较为明确,消能减震效果显著,经检测,本发明的位移放大系数能达到4.0左右,减震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不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中的又一结构不意图。
[0027]其中,I为第一连接板、2为第二连接板、3为第三连接板、4为第四连接板、5为第一连杆、6为第二连杆、7为第三连杆、8为第四连杆、9为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及阻尼器9;第一连杆5的一端及第二连杆6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第三连杆7的一端及第四连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阻尼器9的下端及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阻尼器9的上端及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相连接。
[0030]第一连杆5通过第一连接板I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第二连杆6通过第二连接板2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第三连杆7通过第三连接板3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第四连杆8通过第四连接板4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
[0031 ]第一连杆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 -35° ;第二连杆6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 -45° ;第三连杆7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 ;第四连杆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 ;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之间的夹角为5°-15° ;第三连杆7与第四连杆8之间的夹角为20°-35°。
[0032]第一连接板I与第一连杆5之间刚性连接;第二连接板2与第二连杆6之间刚性连接;第三连接板3与第三连杆7之间刚性连接;第四连接板4与第四连杆8之间刚性连接;阻尼器9上端与第一连杆5及第三连杆7之间相铰接;阻尼器9下端与第二连杆6及第四连杆8之间相铰接。
[0033]本发明减震的过程为:
[0034]当待减震结构发生振动时,层间产生相对位移,由于第三连接板3及第四连接板4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上部的顶梁上,第一连接板I及第二连接板2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的底部,则第三连接板3及第四连接板4与第一连接板I及第二连接板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第一连杆5与第三连杆7的交点和第二连杆6与第四连杆8的交点沿着阻尼器9的轴线方向产生拉(压)的趋势,从而使阻尼器9两端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使阻尼器9工作实现消能减震。因此当待减震结构发生振动时,通过本发明可以使层间位移传递到阻尼器9的两端,通过阻尼器9实现消能减震的目的。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及阻尼器(9); 第一连杆(5)的一端及第二连杆(6)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第三连杆(7)的一端及第四连杆(8)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阻尼器(9)的下端及第三连杆(7)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阻尼器(9)的上端及第四连杆(8)的另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杆(5)通过第一连接板(I)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 第二连杆(6)通过第二连接板(2)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左柱体底部的内侧面上; 第三连杆(7)通过第三连接板(3)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 第四连杆(8)通过第四连接板(4)固定于待减震结构中顶梁右端的内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杆(5)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 ; 第二连杆(6)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三连杆(7)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45° ; 第四连杆(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之间的夹角为5°-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杆(7)与第四连杆(8)之间的夹角为20°-35°。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板(I)与第一连杆(5)之间刚性连接; 第二连接板(2)与第二连杆(6)之间刚性连接; 第三连接板(3)与第三连杆(7)之间刚性连接; 第四连接板(4)与第四连杆(8)之间刚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剪刀撑阻尼器布置机构,其特征在于, 阻尼器(9)上端与第一连杆(5)及第三连杆(7)之间相铰接; 阻尼器(9)下端与第二连杆(6)及第四连杆(8)之间相铰接。
【文档编号】E04H9/02GK106088386SQ20161068171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7日 公开号201610681710.4, CN 106088386 A, CN 106088386A, CN 201610681710, CN-A-106088386, CN106088386 A, CN106088386A, CN201610681710, CN201610681710.4
【发明人】朱丽华, 单诗宇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