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072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包括:手柄、卡槽部件、滑片、卡槽部件横轴、车轮轴、车轮、拉杆、承拉板和支撑杆,其中:两个所述卡槽部件之间通过所述卡槽部件横轴连接,所述卡槽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一端端部;所述卡槽部件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片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车轮连接所述车轮轴且所述车轮位于所述手柄的外侧,所述车轮轴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能绕所述车轮轴转动;所述拉杆、所述支撑杆、所述承拉板均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卡槽部件固定工字钢的技术措施,大幅缩短搬运工字钢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效率和可靠性,只需单人操作,有效节省人力物力。
【专利说明】
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施工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工字钢是一种断面力学性能更为优良的经济型断面钢材,具有抗弯能力强、连接加工以及安装方便以及与一般型钢比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桥梁、建筑、高铁建设等领域。不同工程项目对工字钢的使用不尽相同,施工人员常需根据工程现场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工字钢进行二次切割和焊接等二次加工处理,加工过程需近距离搬运工字钢。工字钢本身具有较大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利用大型机械运送到现场,之后由2-3人进行人工搬运,这种方法运输效率低下,耗费大量劳动力,同时存在工字钢滑落伤人等工程安全隐患;叉车等起重设备因其对场地要求高,在狭窄场地难以实现灵活控制和运输,狭小空间内人机同时作业存在很高安全隐患,不适合近距离运输工字钢。因此开发灵活便捷的工字钢现场运送设备很有必要。
[0003]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为201320763101.5,专利公开号为:203698323U,专利名称为:工字钢运输小车,该专利自述为:“一种工字钢运输小车,由车身和车轮组成,车身为矩形框架,车轮安装于车架的四个底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上顶面的两条长边上设置有防掉护板,车身上端面的两条短边上设置有减震块,车轮上设置有转向辅助卡槽,所述的矩形框架的侧面上设置有斜拉板。”上述专利中所述工字钢运输小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人手工搬动工字钢,施工效率低,在搬动过程中存在工字钢滑落伤人的安全隐患;对于特殊形状的工字钢,上述专利所述工字钢运输小车运送效率低甚至无法运送。该专利所述的工字钢运输小车虽然近距离运输工字钢时节省了人力,但仍需多人同时搬卸,存在施工效率低、可靠性差和安全隐患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该装置改变了以往需要多人近距离搬卸运输工字钢的方式,采用一种利用卡槽部件固定、搬卸和运输工字钢的方式,从而提高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消除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安全隐患,大幅节省人力资源。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包括:手柄、卡槽部件、滑片、卡槽部件横轴、车轮轴、车轮、拉杆、承拉板和支撑杆,其中:两个所述卡槽部件之间通过所述卡槽部件横轴连接,所述卡槽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一端端部;所述卡槽部件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片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车轮连接所述车轮轴且所述车轮位于所述手柄的外侧,所述车轮轴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能绕所述车轮轴转动;所述拉杆、所述支撑杆、所述承拉板均与所述手柄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卡槽部件由两个凹字形钢片和两个长条形钢块构成,所述两个长条形钢块位于两个凹字形钢片中间,且两个长条形钢块平行于两个凹字形钢片底边.
[0007]优选地,所述两个长条形钢块的长度均与两个凹字形钢片宽度相同,两个长条形钢块焊接于两个凹字形钢片一侧,并与两侧的凹字形钢片共同形成滑槽。
[0008]优选地,两个凹字形钢片内侧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9°;两个凹字形钢片与手柄焊接,两个凹字形钢片底边与手柄的竖向角度为60°。
[0009]优选地,所述滑片为两片梯形钢片,其中:梯形钢片的底边与卡槽部件的凹字形钢片底边平行;梯形钢片的梯形长底边与卡槽部件的凹字形钢片底边之间的距离恰好卡住工字钢翼缘。
[0010]优选地,梯形钢片的梯形高度为两个凹字形钢片高度的1/2,梯形钢片的梯形上底长度为卡槽部件凹字形钢片底边的1/2。
[0011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手柄平行设置,每个手柄上均设有一所述卡槽部件。
[0012]优选地,所述拉杆、所述承拉板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手柄之间,且均与所述卡槽部件横轴平行。
[0013]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焊接于所述承拉板的下侧。
[0014]优选地,所述车轮的外半径与支撑杆长度相同。
[0015]优选地,所述拉杆的直径与手柄的钢管直径相同、长度与两个手柄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6]优选地,所述承拉板为一块矩形钢板,矩形钢板的宽度为手柄长度的1/5、长度与两个手柄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0018]在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过程中,抬高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卡槽部件一侧使所述卡槽部件接触工字钢翼缘,向前推进,工字钢推动所述滑片向上滑动,当工字钢接触所述卡槽部件的底边时,所述滑片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落,卡住工字钢翼缘部分,下压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卡槽部件一侧至所述手柄与地面成10°至20°,工字钢脱离地面,推动该装置近距离运送工字钢;
[0019]将工字钢搬运到指定位置后,抬高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卡槽部件一侧至所述手柄与地面成80°至90°,工字钢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所述卡槽部件下方滑动至指定位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卡槽部件固定工字钢的技术措施,大幅缩短搬运工字钢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效率和可靠性,只需单人操作,有效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置平面装配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置立面装配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槽部件装配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卡槽部件细节图;
[0027]图中:1为手柄、2为卡槽部件、3为滑片、4为卡槽部件横轴、5为车轮轴、6为车轮、7为拉杆、8为承拉板、9为支撑杆、1为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0029]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包括:手柄1、卡槽部件2、滑片3、卡槽部件横轴4、车轮轴5、车轮6、拉杆7、承拉板8、支撑杆9,其中:所述手柄I有两个,两个所述手柄I平行布置;所述卡槽部件2焊接连接于两个所述手柄I的前部前侧;两个所述卡槽部件2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片3沿所述卡槽部件2上的滑槽中滑动;所述卡槽部件横轴4连接两个所述卡槽部件2;所述车轮轴5与两个所述手柄I中前部外侧相连,所述手柄I绕所述车轮轴5转动;两个车轮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车轮轴5的两端;所述拉杆7焊接连接于两个所述手柄I的中前部内侧;所述承拉板8焊接连接于两个所述手柄I的中后部内侧;所述支撑杆9焊接于所述承拉板8下侧。
[00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I为两根直径为40mm的圆形钢管,在所述手柄I上连接卡槽部件2、车轮轴5、拉杆7及承拉板8;进一步的,所述手柄I采用Q235钢,其内径为24mm、外径为40mmο
[003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卡槽部件2由两个凹字形钢片、位于两个凹字形钢片之间的两个长条形钢块焊接而成,其中:两个长条形钢块平行于两个凹字形钢片底边,焊接于凹字形钢片右侧,与两侧的凹字形钢片共同形成滑槽;两个凹字形钢片左边部分内侧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为19°;两个凹字形钢片左下角与手柄I焊接,钢片底边与手柄I的竖向角度为60°;进一步的,所述卡槽部件2采用Q235钢;所述凹字形钢片的高度为150mm、右侧部分宽度为50mm、底侧部分高度为50mm、左侧部分内侧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为19°)、厚度为1mm;所述长条形钢块的宽度为12mm、厚度为20mm,两块长条形钢块的竖向间距为126mm。
[003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滑片3为两片梯形钢片,钢片的底边与凹字形钢片底边平行;滑片3梯形高度为左右两个卡槽部件2的凹字形钢片高度的1/2,其梯形上底长度为卡槽部件2凹字形钢片底边的1/2,其梯形下底长度可根据工字钢翼缘宽度进行调整,厚度为20mm;所述梯形滑片3长底边与卡槽部件2凹字形钢片底边之间的距离为12mm;进一步的,所述梯形钢片的高度为75mm、上底长度为60mm、下底长度为100mm、厚度为20mm;所述滑片3采用采用Q235钢。
[0033]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卡槽部件横轴4为一根钢管,其直径为卡槽部件2凹字形钢片右侧矩形部分短边长度的3/5、长度为两个卡槽部件2之间的距离。更优选的,所述卡槽部件横轴4为承拉杆,通过其将工字钢作用在卡槽部件2上的力均匀传到手柄I上;具体的:所述钢管的外径为30_、内径为28mm;所述卡槽部件横轴4采用Q235钢。
[00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轮轴5为一根钢管,其直径为50mm、长度为680mm;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外径为50mm、内径为34mm;所述车轮轴5采用Q235钢。
[00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轮6外半径与支撑杆9长度相同,其直径为500mm;所述车轮6的外直径为500mm、内直径为400mm。
[00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杆7为一根钢管,其直径与手柄I钢管直径相同、长度为440mm、壁厚为8mm;具体的:所述钢管的外径为40mm、内径为24mm、长度为440mm;所述拉杆7采用Q235钢。
[003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拉板8为一块矩形钢板,其宽度为手柄I的长度的1/5、长度与两个手柄I之间的距离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矩形钢板的长度为44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8mm;所述承拉板8采用Q235钢。
[003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9为一根钢管,其直径与手柄I的直径相同、壁厚为8_;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外径为40mm、内径为24mm、长度为250mm;所述支撑杆9采用Q235钢。
[0039]本实用新型上述装置在近距离搬运工字钢10的过程中,抬高所述手柄I远离所述卡槽部件2—侧使所述卡槽部件2接触工字钢10的翼缘,向前推进,工字钢10推动所述滑片3向上滑动,当工字钢10接触所述卡槽部件2的底边时,所述滑片3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落,卡住工字钢10翼缘部分,下压所述手柄I远离所述卡槽部件2—侧至所述手柄I与地面成10°至20°,工字钢10脱离地面,推动所述装置近距离运送工字钢10;将工字钢10搬运到指定位置后,抬高所述手柄I远离所述卡槽部件2—侧至所述手柄I与地面成80°至90°,工字钢10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所述卡槽部件2下方滑动至指定位置。
[0040]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卡槽部件固定工字钢的技术措施,大幅缩短搬运工字钢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效率和可靠性,只需单人操作,有效节省人力物力。
[0041]上述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零部件或作用同等的零部件,且描述中使用的“上”、“下”、“前”、“后”、“左”、“右”等类似的术语仅指相对于图形而言,目的是为了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
[0042]上述实施例所有附图仅仅是为了便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成最优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数字、零部件的位置、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零部件的尺寸等技术特征不构成对技术方案本身的限定,而应延伸至该技术领域所覆盖的整个领域。
[00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卡槽部件、滑片、卡槽部件横轴、车轮轴、车轮、拉杆、承拉板和支撑杆,其中:两个所述卡槽部件之间通过所述卡槽部件横轴连接,所述卡槽部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一端端部;所述卡槽部件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片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车轮连接所述车轮轴且所述车轮位于所述手柄的外侧,所述车轮轴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能绕所述车轮轴转动;所述拉杆、所述支撑杆、所述承拉板均与所述手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部件由两个凹字形钢片和两个长条形钢块构成,所述两个长条形钢块位于两个凹字形钢片中间,且两个长条形钢块平行于两个凹字形钢片底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长条形钢块的长度均与两个凹字形钢片宽度相同,两个长条形钢块一侧焊接于两个凹字形钢片一侧,并与两侧的凹字形钢片共同形成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凹字形钢片内侧为倾斜面,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9°;两个凹字形钢片与手柄焊接,两个凹字形钢片底边与手柄的竖向角度为6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为两片梯形钢片,其中:梯形钢片的底边与卡槽部件的凹字形钢片底边平行;梯形钢片的梯形长底边与卡槽部件的凹字形钢片底边之间的距离恰好卡住工字钢翼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形钢片的梯形高度为两个凹字形钢片高度的1/2,梯形钢片的梯形上底长度为凹字形钢片底边的I/2。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两个,两个所述手柄平行设置,每个手柄上均设有一所述卡槽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所述承拉板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手柄之间,且均与所述卡槽部件横轴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的外半径与支撑杆长度相同;所述拉杆的直径与手柄的钢管直径相同、长度与两个手柄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承拉板为一块矩形钢板,矩形钢板的宽度为手柄长度的1/5、长度与两个手柄之间的距离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近距离搬运工字钢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焊接于所述承拉板的下侧。
【文档编号】E04G21/16GK205421956SQ201521075864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2日
【发明人】崔志刚, 郭银波, 郑剑锋, 赵清涛, 林梦莹, 沈水龙, 张宁, 施振丁, 胡云鹏, 孙迪科, 陈鎏, 张立, 邢伟, 耿斌, 李铁成, 张进, 程妍, 王海, 薛立麒, 聂幸慧, 李天池, 尹莉莉
【申请人】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