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防震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630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十字防震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十字防震平台,包含一滑座本体,二个滑动地设置在滑座本体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导轨,一个以上分别设置在滑座本体与各导轨之间的保持器,及多个装设于保持器的滚柱,滑座本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凹设有两道轨槽,且上端面的轨槽与下端面的轨槽彼此呈十字交错状排列,各轨槽的槽底面形成有一道以上与轨槽平行的第一滚柱导沟,轨槽的二侧垂直壁面分别形成有一与轨槽平行的第二滚柱导沟;导轨滑动地套接在轨槽,各导轨具有一道以上对应第一滚柱导沟的第三滚柱导沟,及二侧对应第二滚柱导沟的一第四滚柱导沟;多个滚柱分别转动地嵌设在保持器。本实用新型可使免震平台减少地震力传入上结构的隔震设备。
【专利说明】
十字防震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十字防震平台,尤指一种具有两呈交互垂直方向运动的直线滑动滑台结构设计,令此防震平台能有效减少地震力上传的隔震设备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地震活动主要是地壳释放能量过程中所引发的震动,它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地震的震度到达一定的级数时,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其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主因,多半是来自于建筑物倒塌及家具重物倾倒,即使建筑物没有倒塌,一旦屋内陈设物品的柜子或架子倾倒时,除了会造成屋内人员受到柜子、架子或物品的压伤或砸伤以外,另外许多货物、收藏品或高价艺品等,也会面临损毁的风险。
[0003]为此,在日本此一受地震灾害最频繁的国家,其相关业者曾设计出一种专供建筑物减震作用的减震结构,例如日本特开平8-240033号「免震构造物」专利所示,其用于承载建筑物的底部,抵销地震发生时的水平摇晃力量,防止建筑物的柱子要摇晃过程中断裂,达到提升建筑物耐震能力的效果。其减震结构主要是在柱子与基柱之间设有一免震设备,该免震设备是多层钢板与塑料交叠而成,使免震设备底部固定在基柱上,免震设备顶部则固定在柱子的底端,如此抵销地震时的水平摇晃力。然而,免震设备的构造具有多层塑料,承载垂直负荷的性能有限,且塑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有材料老化及裂解等问题,大幅影响其承载建筑物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十字防震平台,用于设置在建筑物的柱子或柜子等设备的底部,以期达到预防地震摇晃时建筑物或其它设备倾倒,提升承载垂直负荷的性能,增进使用寿命及降低成本等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借由十字防震平台具有两组呈交互垂直方向运动的直线滑动结构设计,组成适用在承载建筑物或其它设备的免震平台,达到预防地震摇晃时建筑物或设备倾倒,提升承载垂直负荷的性能,防止十字防震平台分离,增进使用寿命及降低成本等目的。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防震平台,其较佳技术方案包含:一滑座本体,二个滑动地设置在该滑座本体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导轨,一个以上分别设置在该滑座本体与各该导轨之间的保持器,及多个装设于该保持器的滚柱,该滚柱在该滑座本体与该导轨之间滚动,其特征在于:该滑座本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凹设有两道轨槽,且该上端面的轨槽与该下端面的轨槽彼此呈十字交错状排列,各该轨槽的槽底面形成有一道以上与该轨槽平行的第一滚柱导沟,该轨槽的二侧垂直壁面分别形成有一与该轨槽平行的第二滚柱导沟;该导轨滑动地套接在该轨槽,各该导轨具有一道以上对应该第一滚柱导沟的第三滚柱导沟,及二侧对应该第二滚柱导沟的一第四滚柱导沟;该多个滚柱分别转动地嵌设在该保持器,并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滚柱导沟与该第三滚柱导沟之间滚动,及该第二滚柱导沟与该第四滚柱导沟之间滚动,使该二导轨在该滑座本体上端面及下端面相对滑动。
[0007]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该第一滚柱导沟与该第三滚柱导沟为矩形滚柱导沟。
[0008]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该第二滚柱导沟与该第四滚柱导沟为V形滚柱导沟。
[0009]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该保持器是门形金属板件,该保持器的顶部设有多个排列地对应该第一滚柱导沟的第一限位孔,该保持器的二侧设有多个排列地对应该第二滚柱导沟的第二限位孔,该多个滚柱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限位孔与该第二限位孔中。
[0010]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该第二限位孔中的滚柱呈轴心90度交错排列。
[0011]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该第一限位孔与该第二限位孔的孔缘设有多个限制住该滚柱的限位部。
[0012]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各该导轨具有一固定板,及形成在该固定板一面的二道滑动地套接在该轨槽的凸轨;该第三滚柱导沟形成在该凸轨的顶面,该第四滚柱导沟形成在该凸轨的二侧。
[0013]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该固定板设有多个用于穿设固定组件的穿孔。
[0014]上述的十字防震平台中,更包含一覆盖住该导轨的防尘罩,该防尘罩为多片护盖相活动套接而成,或一百折防尘罩构成。
[0015]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防震平台于该滑座本体的上下端面各设有两道的轨槽,上下端面的轨槽成型有多道顺向凹型的滚柱导沟,呈相互十字交错设置,各轨槽于其两侧垂直壁面皆顺向成型有导沟,各导轨的轨顶面上成型有多道顺向凹型的滚柱导沟,使滚柱装设于保持器上并铺设至二导轨轨面,再使滑座本体滑套于二导轨上,二导轨于滑座本体外端表面装设有伸缩护盖,即令滑座本体可借滚柱的支撑而于导轨上顺畅滑动构成一免震平台,使免震平台达到减少地震力传入上结构的隔震设备的目的。
[0017]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防震平台,可使该滑座本体上端面的导轨结合在建筑物、机械或橱柜等设备的底部,该滑座本体下端面的导轨结合在基柱或地面,通过上下二导轨呈垂直交错的滑动结构,使地震时的摇晃作用可受十字防震平台予以抵消,降低其摇晃作用传递到建筑物、机械或橱柜等设备,借此达成防震的功效。再者,本实用新型设有限制滚柱用的滚柱导沟及该保持器的限位孔,能使多个滚柱整齐滚动,并且不会互相干涉,因而具有确实防震的功效。另外,本实用新型该保持器二侧的滚柱呈轴心90度交错排列,使二侧的滚柱抵靠在该滑座本体与各该导轨二侧的V形滚柱导沟,因此具有同时承载垂直方向负荷与水平方向负荷的功效,同时也能预防该滑座本体与各该导轨因震动而分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的仰视局部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的前视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持器与滚柱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3]部件名称:
[0024]I滑座本体;11上端面;
[0025]12下端面;13、14轨槽;
[0026]131、141第一滚柱导沟;132、142第二滚柱导沟;
[0027]2导轨;21凸轨;
[0028]211第三滚柱导沟;212第四滚柱导沟;
[0029]22固定板;23穿孔;
[0030]3保持器;31第一限位孔;
[0031]311限位部;32第二限位孔;
[0032]321限位部;4、5滚柱;
[0033]6防尘罩;61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5]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防震平台,是一种应用在承载建筑物的柱子或梁、机具、厨柜或其它物品的防震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一滑座本体I,二个滑动地设置在该滑座本体I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导轨2,一个以上分别设置在该滑座本体I与各该导轨2之间的保持器3,及多个装设于该保持器3的滚柱4、5,使该滚柱4和滚柱5能够在该滑座本体I与该导轨2之间滚动,进而使各该导轨2能够滑动,其中:
[0036]该滑座本体I是采金属材质加工制造成型的矩形块体,如图1至图4所示,其分别在上端面11及下端面12加工凹设有两道轨槽13、14,各该轨槽13、14延伸到该滑座本体I的二端,且该上端面11的轨槽13与该下端面12的轨槽14彼此呈十字交错状排列;各该轨槽13、14的槽底面分别加工形成有一道以上与该轨槽13、14平行的第一滚柱导沟131、141,又该轨槽
13、14的二侧垂直壁面分别形成有一与该轨槽13、14平行的第二滚柱导沟132、142。
[0037]该二导轨2为条形体,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一面设有二道分别滑动地套接在该滑座本体I的轨槽13、14的凸轨21,各该凸轨21的顶面具有一道以上对应该第一滚柱导沟131、141的第三滚柱导沟211,各该凸轨21的二侧具有对应该第二滚柱导沟132、142的一第四滚柱导沟212。
[0038]该保持器3为冲压成型门形金属板件或射出成型的塑料板件,如图1、图2及图5所示,使该保持器3可套设在该导轨2的凸轨21与该滑座本体I的轨槽13、14之间,该保持器3的顶部设有多个排列地对应该第一滚柱导沟131、141的第一限位孔31,而该保持器3的二侧设有多个排列地对应该第二滚柱导沟132、142的第二限位孔32。其中,该第一限位孔31与该第二限位孔32的孔缘分别设有多个用于限制住该滚柱4、5的限位部311、321。
[0039]该多个滚柱4、5为圆柱体,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其中该滚柱4分别转动地嵌设在该保持器3顶部的第一限位孔31中,该滚柱5分别转动地嵌设在二侧的该第二限位孔32中,并使该滚珠4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滚柱导沟131、141与该第三滚柱导沟211之间滚动,而该滚柱5分别设置在二侧的该第二滚柱导沟132、142与该第四滚柱导沟212之间滚动,借此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防震平台,使该二导轨2可在该滑座本体I的上端面及下端面相对滑动。
[0040]再如图1、图2及图5所示,上述该滑座本体I的第一滚柱导沟131、141与该导轨2的第三滚柱导沟211较佳的实施为矩形滚柱导沟,使各该滚柱4水平的设置在该第一滚柱导沟131、141与该第三滚柱导沟211之间,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具有承载垂直方向的重大负荷的功效。而上述该滑座本体I的第二滚柱导沟132、142与该导轨2的第四滚柱导沟212较佳的实施为V形滚柱导沟,并使上述该滚柱5呈轴心90度交错状排列设置在该保持器3的第二限位孔32中,因此该滚柱5呈轴心90度交错状排列在该第二滚柱导沟132、142与该第四滚柱导沟212之间滚动,如此使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具有同时承载垂直方向负荷与水平方向负荷的功效,同时也能预防该滑座本体I与各该导轨2因震动而分离。
[0041 ]再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各该导轨2较佳的实施有一固定板22,在该固定板22的一面组装或加工成型有上述该凸轨21,并可在该固定板22的边缘处设有多个用于穿设固定组件的穿孔23,如此可利用该滑座本体I上端面的导轨2的固定板22固定在建筑物、机械或橱柜等设备的底部,该滑座本体I下端面的导轨2的固定板22固定在基柱或地面。
[0042]另外,参考图3及图4所示,为了保护本实用新型十字防震平台的滚柱沟槽、保持器3及滚柱4、5,使该滑座本体I与该二导轨2保持滑移的精密度,可在二导轨2分别实施有一防尘罩6,该防尘罩6可为多个门形的护盖61相互活动套接而成,或门型的百折防尘罩所构成,如此使防尘罩6—端或选定处结合在导轨2,另一端结合在滑座本体I,因此能达到防尘与保持十字防震平台精密度的功效,而且不会影响到滑座本体I与二导轨2之间的滑移防震功會K。
[0043]当本实用新型应用成建筑物的防震构造时,该滑座本体I下方的导轨2是固定结合在地基或梁柱,而滑座本体I上方的导轨2固定结合在建物的柱或梁下面,使建筑物的梁或柱与地基或下层的梁柱通过十字滑台活动连结。而且,可在建筑物均点设置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十字防震平台,使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分散到各十字防震平台均匀承受。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地基或下层梁柱受震波的影响而摆动,而建筑物依附的的十字滑台即能发挥滑顺导引的反向位移,用以抵销与平衡震波的移位,使建筑物不受地震的摇晃作用影响。同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精密机械或摆设物(例如高价的酒柜、古董柜等)下方,同样能达成防止地震造成损坏的安全效果。
[00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滑座本体,二个滑动地设置在该滑座本体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导轨,一个以上分别设置在该滑座本体与各该导轨之间的保持器,及多个装设于该保持器的滚柱,该滚柱在该滑座本体与该导轨之间滚动,其特征在于:该滑座本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凹设有两道轨槽,且该上端面的轨槽与该下端面的轨槽彼此呈十字交错状排列,各该轨槽的槽底面形成有一道以上与该轨槽平行的第一滚柱导沟,该轨槽的二侧垂直壁面分别形成有一与该轨槽平行的第二滚柱导沟;该导轨滑动地套接在该轨槽,各该导轨具有一道以上对应该第一滚柱导沟的第三滚柱导沟,及二侧对应该第二滚柱导沟的一第四滚柱导沟;该多个滚柱分别转动地嵌设在该保持器,并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滚柱导沟与该第三滚柱导沟之间滚动,及该第二滚柱导沟与该第四滚柱导沟之间滚动,使该二导轨在该滑座本体上端面及下端面相对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滚柱导沟与该第三滚柱导沟为矩形滚柱导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滚柱导沟与该第四滚柱导沟为V形滚柱导沟。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该保持器是门形金属板件,该保持器的顶部设有多个排列地对应该第一滚柱导沟的第一限位孔,该保持器的二侧设有多个排列地对应该第二滚柱导沟的第二限位孔,该多个滚柱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限位孔与该第二限位孔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孔中的滚柱呈轴心90度交错排列。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中该第一限位孔与该第二限位孔的孔缘设有多个限制住该滚柱的限位部。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各该导轨具有一固定板,及形成在该固定板一面的二道滑动地套接在该轨槽的凸轨;该第三滚柱导沟形成在该凸轨的顶面,该第四滚柱导沟形成在该凸轨的二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板设有多个用于穿设固定组件的穿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防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覆盖住该导轨的防尘罩,该防尘罩为多片护盖相活动套接而成,或一百折防尘罩构成。
【文档编号】F16C29/08GK205530772SQ201620261774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李茂碷
【申请人】李茂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