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38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柜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柜子,尤其是一种主体柜与座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的柜子。
家具业的发展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产品的成熟度高,但部分产品仍有改进的必要,以床头柜或桌柜及珠宝柜的家具类来说,大多着重在样式上的变化及创新,因为发展至今柜子主体形式仍未有大的改变,显著的变化即在于科技的发展而衍生出各式不同材质的柜子结构,因此对于柜子等家具的发展可谓趋于成熟,所能发展的空间已相当狭小;但因柜子在设计上必须同时考虑使用空间及形态变化上的局限,更加无法发挥柜子的设计空间,所以造成柜子仅能予人单一储藏及置放上的使用功能,而毫无任何创新使用的功能性可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柜子,尤其是一种在主体柜与座架之间设置一旋动装置,通过该旋动装置使主体柜与座架之间可相对旋转的柜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柜子,包括一主体柜;一设置于主体柜下面的座架;一结合在主体柜及座架之间的旋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所述柜子利用旋转装置,使主体柜与座架之间具有相对的旋转功能,可产生流畅的360度旋转,并在主体柜的一侧边柜上设有一面镜子,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家具死板,占用过大空间,功能少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柜子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
图1中沿2-2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柜子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柜子的旋转状态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柜子的的一最佳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柜子包括一主体柜10,一座架20,主体柜10与座架20之间设有旋动装置30,该旋动装置使主体柜10能在座架20上产生旋转,其中一主体柜10,呈一方形长柜,并在底部设有一底板11;一座架20,设置在上述主体柜10的下方,该座架20由一座板21及四个座脚22组成,其中座板21上分布环设有穿孔211;
一旋动装置30,由呈圆盘形状的内盘31与外盘32上下组合而成;其中内盘31的两侧形成一近似导角的斜向导缘311,而导缘311的邻近侧边则环设一向内部凸出的挡缘312,利用所述挡缘312,使得挡缘312与导缘311之间形成一圈凹环槽313;所述外盘32设置在内盘31的下面,其两侧设有呈U字形的斜向挡片321,该挡片321适能包覆于上述内盘31的导缘311外侧相互抵顶,所述外盘32的内部相对内盘31的挡缘312位置,设有相对凸出的凸缘322,该凸缘322的形成亦造成了外盘32的挡片321与凸缘322之间具有一环容珠空间323可供容置数个钢珠40,故当内盘31与外盘32上下结合时,内盘31的凹环槽313与外盘32的容珠空间323则形成了一圈环轨33,该环轨33即可供钢珠40在其中滚动,相对的内盘31与外盘32之间亦能通过所述钢珠40的滚动而产生相对旋转,从而组成旋动装置30。此外,所述外盘32对应于座架20的座板21上的穿孔211,对应位置处亦设有穿孔324。
组装时,旋动装置30结合设置在主体柜10与座架20之间,其中旋动装置30的内盘31利用螺丝50由下往上穿过座板21及外盘32的穿孔211、324,锁入主体柜10的底板11中,使内盘32与主体柜10的底板11结合固定,所述外盘32通过螺丝51由上往下锁入座架20上的座板21,使外盘32结合固定在座架20的座板21上,从而主体柜10与座架20之间即能通过由内盘31与外盘32组成的旋动装置30产生顺畅的旋转,即如图3所示,主体柜10可轻易旋转成图4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因旋动装置10以钢珠40与内盘31及外盘32分别产生点接触,故能产生最流畅的三百六十度角的旋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它是在主体柜10的背部利用一柜轴12枢设一镜子13,故该面镜子13即能通过这种枢设方式产生枢转。
权利要求1.一种柜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主体柜;一设置于主体柜下面的座架;一结合在主体柜及座架之间的旋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柜的一侧可枢设一镜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装置由一内盘与一外盘上下组合而成,该内盘与外盘之间形成一圈环轨,所述环轨内可设置一个以上的滚动钢珠。
专利摘要一种柜子,包括一主体柜;一设置于主体柜下面的座架;一结合在主体柜及座架之间的旋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柜子利用旋转装置,使主体柜与座架之间具有相对的旋转功能,可产生流畅的360度旋转,并在主体柜的一侧边柜上设有一面镜子,具有功能的多样性。
文档编号A47B49/00GK2406545SQ0020020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5日
发明者刘必宗, 朱朝和, 黎锦基 申请人:刘必宗, 朱朝和, 黎锦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