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特别是与防盗门锁有关。
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种防盗门都安有两把锁,一把边锁负责锁门,一把中锁安装在门扇中间负责插销锁门。两把锁这种安装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两把锁安装比较远,对于开、关门不大方便。2、两把锁安装的位置不规范又不美观。3、对于门扇加工装增配加了工作量,生产多样门扇从结构上受到限制。4、门锁安装固定用四个螺钉固定在门板上观赏不美观又不防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安全防盗又能实现多点锁紧的防盗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在门扇边框的内部装有外锁芯,外锁芯的内部具有齿轮,在齿轮的两侧分别咬合有上齿条和下齿条,上齿条的上端是上插锁,下齿条的下端是下插锁,在上齿条和下齿条的上面分别具有一个导向槽,导向槽内具有推动锁,推动锁与横向插锁相连,外锁芯与锁架内的锁芯传动板的一端相连,内锁芯与锁芯传动板的另一端相连,锁芯传动板与齿轮相咬合,齿轮的左侧具有齿轮定位盘,外锁芯通过螺钉与锁架固定连接,在锁架的内部具有锁架定位板外部具有靠近门扇边框一端具有一门锁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安全防盗2、通过一把锁可实现多点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A-A剖示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
图1所示,在门扇边框(5)的内部装有外锁芯(8),外锁芯(8)的内部具有齿轮(7),在齿轮(7)的两侧分别咬合有上齿条(9)和下齿条(6),上齿条(9)的上端是上插锁(10),下齿条(6)的下端是下插锁(1),在上齿条(8)和下齿条(6)的上面分别具有一个导向槽(2),导向槽(2)内具有推动锁(3),推动锁(3)与横向插锁(4)相连,如图2所示,外锁芯(8)与锁架(12)内的锁芯传动板(14)的一端相连,内锁芯(16)与锁芯传动板(14)的另一端相连,锁芯传动板(14)与齿轮(7)相咬合,齿轮(7)的左侧具有齿轮定位盘(17),外锁芯(8)通过螺钉(15)与锁架(12)固定连接,在锁架(12)的内部具有锁架定位板(13),其外部靠近门扇边框(5)一端具有一门锁固定螺钉(11),用于固定门锁的。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实现在门外开或锁也可以实现在门内开或锁,当钥匙在锁芯内转动时锁芯传动板(14)可带动齿轮(7)转动,从而实现上下插锁和横插锁的运动,同时也可以实现门内的锁的开或锁。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门锁,它主要包括外锁芯(8)、齿轮(7)、齿条插锁、锁架(12)、锁芯传动板(14)、内锁芯(16)、齿轮定位盘(17),其特征在于在门扇边框(5)的内部装有外锁芯(8),外锁芯(8)的内部具有齿轮(7),在齿轮(7)的两侧分别咬合有上齿条(9)和下齿条(6),上齿条(9)的上端是上插锁(10),下齿条(6)的下端是下插锁(1),在上齿条(8)和下齿条(6)的上面分别具有一个导向槽(2),导向槽(2)内具有推动锁(3),推动锁(3)与横向插锁(4)相连,外锁芯(8)与锁架(12)内的锁芯传动板(14)的一端相连,内锁芯(16)与锁芯传动板(14)的另一端相连,锁芯传动板(14)与齿轮(7)相咬合,齿轮(7)的左侧具有齿轮定位盘(17),外锁芯(8)通过螺钉(15)与锁架(12)固定连接,在锁架(12)的内部具有锁架定位板(13),其外部靠近门扇边框(5)一端具有一门锁固定螺钉(11)。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门锁,其主要技术内容是,在门扇边框内的外锁芯内部具有齿轮,在齿轮的两侧分别咬合有上下齿条,上齿条的上端是上插锁,下齿条的下端是下插锁,在上齿条和下齿条的上面分别具有一个导向槽,导向槽内具有推动锁,推动锁与横向插锁相连,外锁芯与锁架内的锁芯传动板的一端相连,内锁芯与锁芯传动板的另一端相连,锁芯传动板与齿轮相咬合,外锁芯通过螺钉与锁架固定连接,在锁架的内部具有锁架定位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全防盗并通过一把锁可实现多点锁紧。
文档编号E05B63/14GK2424274SQ0020165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9日
发明者王廷申 申请人:王廷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