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型开合式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152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闭型开合式防盗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盗的防盗网。
目前用于门防盗的是用防盗门,它价格贵,只有单居室外门、窗独的防盗功能。而用于窗及阳台防盗则是装防盗网,它是将钢筋纵横、交叉焊在一起。这种防盗网,抗撬力不大,小偷会将其撬弯或断后进入室内,或将钩从网外伸入室内勾出衣物等,安全牢固度不够。另外阳台上有防盗网,伸出晾晒衣物也极不方便,意外情况下无法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门、窗的密封开合式防盗网,它安全可靠,防撬,破坏力强,能升起作遮阳棚,展开作百叶窗网或密封防盗网。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封闭型开合式防盗网,由固定框架1、上下网框架2、固定在网框架上的筋柱3、压条5及穿过筋柱、压条交叉处的防盗网片4构成。防盗网片截面呈“ ”形。防盗网片中间位置等距离布有二个以上穿过筋柱、压条的横行槽6,上部有操纵其平放、竖立的控制装置。上下网框架间用镐链8活镐在一起。固定框架的两边框内侧有支撑下网框架的支撑钩7,下框中部有与下网框架底部锁紧装置10相对应的锁紧装置12。两边框上还有锁紧下网框架两边下侧的锁紧装置9、11。上网框架上架与固定框架间转动连接。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固定框架截面示意图图3上网框架上架与固定框架间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4防盗网片中间横形槽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架1固定在门、窗外的墙上,采用截面呈“ ”形的槽钢(见图2)。上网框架上架两边所装连接件(见图3)的圆柱头部13深入槽钢的凹槽12中,使上网框架能沿接合部转动。
上下网框架2面积相等,两者间用镐链8连接,镐链8为防双面弯折的,单边向折的开形“ ”镐链,使上下网框架能平面展开或对折,对折角度≮20°。筋柱3的截面积是压条5的3倍。防盗网片截面“ ”形折角为45°±5°,使防盗网片平放时,各网片的折角相互勾住,扣合为一闭合面。操纵防盗网片平放、竖立的控制装置为现在采用的铝合金塑拉窗窗叶平放、竖立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有不同的使用状态。当室内有人时,操纵防盗叶片控制装置,将防盗网片竖立,上下网框架展开,本实用新型可作百叶窗、门网用。此时承受外界破坏性破撞、挤压、撬力的力为200-450kg/m2。将防盗网片平展,上、下网框架折合时根据折合程度不同,下网框架的下架置于固定框架两边框的不同位置的支撑钩7处,并用锁紧装置9、11锁紧。锁紧装置9、10、11、12可采用现在普遍采用的各种锁紧装置。
当室内无人时,操纵防盗网片控制装置,防盗网片平放,各网片的折角相互勾住,扣合为一闭合面。防盗网片中部的横形槽6为正反方向对等外凸的弧形槽(见图4),防盗网片展开时,槽中部及两边外凸部均被筋柱3挡实而无孔隙,再将固定框架的下框中部的锁紧装置12与下网框架下架的锁紧装置10锁紧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即为一密闭无缝隙的、安全可靠的防盗网,此时承受外界破坏碰撞、挤压、撬力的力为300-500kg/m2。
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一物多用,是理想的防盗网。
权利要求1.封闭型开合式防盗网,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框架(1)、上下网框架(2)、固定在网框架上的筋柱(3)、压条(5)及穿过筋柱、压条交叉处的防盗网片(4)构成,防盗网片截面呈“ ”形,防盗网片中间位置等距离布有二个以上穿过筋柱、压条的横行槽(6),上部有操纵其平放、竖立的控制装置。上下网框架间用镐链(8)活镐在一起,固定框架的两边框内侧有支撑下网框架的支撑钩(7),下框中部有与下网框架底部锁紧装置(10)相对应的锁紧装置(12),两边框上还有锁紧下网框架两边下侧的锁紧装置(9)、(11),上网框架上架与固定框架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1)采用截面呈“ ”形的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上网框架上架两边所装连接件的圆柱头部(13)深入槽钢的凹槽(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上下网框架(2)面积相等,对折角度≮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筋柱(3)的截面积是压条(5)的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防盗网片截面“ ”形折角为4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镐链(8)为防双面弯折的,单边向折的开形“ ”镐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网,其特征在于防盗网片中部的横形槽(6)为正反方向对等外凸的弧形槽。
专利摘要封闭型开合式防盗网,由固定框架、上下网框架、网框架上的筋柱、压条及穿过两者交叉处的防盗网片构成。防盗网片截面呈形。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门、窗外,当室内有人时,防盗网片竖起,上下网框架展开,可作百叶窗网,此时的防破坏力为200—450kg/m
文档编号E06B9/02GK2445088SQ00230658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1日
发明者吴蜀汉 申请人:吴蜀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