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重型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特别是一种重型锁。
习用的重型门锁包括锁壳、盖板、侧板、锁舌动作结构、锁闩结构及锁心结构。这种习用的重型门锁其结构复、构件较多,因此不仅在制造上较为麻烦,而且成本也较为高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故障少的重型锁。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盖板、锁舌、带动轮、锁控轮及止动块;壳体一端设有具安装孔及锁舌孔的侧板;盖板组装于壳体上;壳体及盖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定位孔、横槽孔及竖槽孔;锁舌包括组设于壳体及盖板定位孔内的定位板、穿设于定位板上的锁杆、套设在锁杆上的弹性元件及结合在锁杆一端并位于壳体侧板锁舌孔内的锁舌头;锁杆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嵌设于壳体与盖板横槽孔内的较大直径的凸出物;带动轮延设与锁杆上凸出物相抵接的动臂;锁控轮包括设有带动止动块升降的迫压体的本体及藉枢销与本体枢接的控制杆,控制杆套设有弹性元件一端设有与壳体上柱体相对应并掐卡的开口槽,弹性元件顶抵于本体与壳体的柱体之间;止动块前、后侧分别凸设与壳体及盖板上竖槽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并设有供锁控轮本体上迫压体置入转动的弧形槽。
其中锁舌的定位板两侧边设有分别与壳体及盖板上定位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卡块。
套设在锁杆上的弹性元件两端分别顶抵于定位板及锁舌头上。
锁杆另一端的较大直径凸出物为设于锁杆端头的较大直径的帽头及套设于锁杆并贴靠于帽头的导板;锁杆以套设于其上的导板与带动轮动臂抵接。
导板两侧凸设与壳体及盖板上横槽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
带动轮设有与壳体顶接以限制其旋转角度的凸块。
锁控轮的枢接其本体及控制杆的枢销可分别停留于本体中心与开口槽于柱体支点连线的两侧。
带动轮凸块顶接于一端顶设有弹性元件的复位块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盖装于壳体上的盖板及组装于壳体与盖板之间的锁舌、带动轮、锁控轮及止动块;壳体及盖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二轴孔、定位孔及横、竖槽孔;锁舌包括定位板、锁杆、弹性元件及锁舌头;锁杆的另一端设有凸出物;带动轮延设动臂;锁控轮包括本体及控制杆,控制杆套设有弹性元件一端设有与壳体上柱体相对应并掐卡的开口槽,弹性元件顶抵于本体与壳体的柱体之间;止动块前、后侧分别凸设与壳体及盖板上竖槽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并设有供锁控轮本体上迫压体置入转动的弧形槽。使用时,当锁控轮的本体由门内、外侧把手、控制钮或锁具驱动旋转时,其枢接元件停止在较低位置的的下死点,且止动块被推抵于较高位置,因此,止动块不会妨碍由门内、外侧把手等构件驱动带动轮的轮体转动,可使锁舌在带动轮轮体动臂抵压下后退,即形成未被上锁状态。当锁控轮的本体由门内、外侧把手、控制钮或锁具驱动旋转,其枢接元件停止在较高位置的的上死点,且止动块被推抵下降至较低位置,此时,止动块阻止于锁舌的锁杆帽头端面,阻止锁杆后退,使之无法由门内、外侧把手等构件驱动带动轮的轮体转动,形成锁舌头伸出在外的上锁状态。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成本低、故障少,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未上锁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锁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上锁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盖板2、锁舌3、带动轮4、锁控轮5及止动块6。
壳体1系用以容纳各构件的开口壳体,其一端设有具安装孔12及供锁舌3动作的锁舌孔16的侧板11。
盖板2与壳体1的开口相对应;壳体1及盖板2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孔13、22、第二轴孔14、23、定位孔15、24、横槽孔17、25及竖槽孔18、28;壳体1上设有带螺孔101的柱体10及螺孔19;盖板2上设有与壳体1上螺孔101、19相对应的通孔。
锁舌3包括锁舌头30、锁杆31、定位板32、导板33及弹性元34件。锁杆31端头设有帽头311。定位板32呈曲折形,其上方竖片上设有穿孔320,定位板32两侧边设有分别与壳体1及盖板2上定位孔15、24相对应并嵌卡的卡块321;导板33两侧凸设与壳体1及盖板2上横槽孔17、25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331;延设凸块331的导板33亦可直接延设于锁杆31的帽头311端。锁杆31依序穿过导板33、定位板32及弹性元件34后与锁舌头30连接,并使导板33贴接于帽头311,弹性元件34两端分别顶抵于定位板32及锁舌头30上。
带动轮4包括轮体40、复位块43及弹性元件44。轮体40上、下方分别延设与导板33相抵接的动臂41及凸块42。复位块43及弹性元件44置于轮体40下方凸块42及锁舌3定位板32下竖板之间。
锁控轮5包括本体50、枢销53、控制杆54及弹性元件55。本体50设有带动止动块6升降的迫压体51及供藉枢销53与控制杆54一端活动枢接的轴孔52。控制杆54一端设有与壳体1上柱体10相对应并掐卡的开口槽541,弹性元件55套设于控制杆54的开口槽541端,并顶抵于锁控轮5本体50与壳体1的柱体10之间,以使锁控轮5的本体50转动后停止在预定的上、下极限位置,并令枢销53分别位于本体50中心与开口槽541于柱体10支点连线的两侧。
止动块6前、后侧分别凸设与壳体1及盖板2上竖槽孔18、26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61,并设有供锁控轮5本体50上迫压体51置入转动的弧形槽62。
壳体1藉由穿设于其侧板11安装孔12内的固定元件固定在门片上,盖板2藉由穿过其上通孔并螺设于壳体1螺孔101、19内的螺栓21组装于壳体1上,带动轮4、锁控轮5分别枢设于壳体1及盖板2的第一、二轴孔13、22及14、23内,锁舌3的定位板32以其两侧的卡块321嵌卡于结合于壳体1及盖板2的定位孔15、24上,并令锁舌3的锁舌头30滑动位于壳体1侧板11的锁舌孔16内,以限制锁舌3作横向直线移动,锁舌3的导板33以两侧的凸块331滑动置于壳体1及盖板3横槽孔17、25内;带动轮4的轮体40组装于壳体1及盖板2的第一轴孔13、22内,并由门内、外侧把手等构件驱动旋转,其上动臂41与锁舌3导板33相抵;锁控轮5以其本体50组装于壳体1及盖板2的第二轴孔14、23内,并由门内、外侧把手、控制钮或锁具驱动旋转,其上迫压体51位于止动块6弧形槽62内,并推抵止动块6作升降动作;止动块6的凸块卡入壳体1及盖板2的竖槽孔18、26内,并限制止动块6作直线升降移动以限制锁舌3作横向直线移动。
如图2所示,锁舌3的锁杆31穿设并被支持在定位板32上,套设于锁杆31上的导板33与带动轮4轮体40的动臂41抵接。如图3所示,当锁控轮5的本体50由门内、外侧把手、控制钮或锁具驱动旋转时,其枢接元件53停止在较低位置的的下死点,且止动块6被推抵于较高位置,因此,止动块6不会妨碍由门内、外侧把手等构件驱动带动轮4的轮体40转动,可使锁舌3在带动轮4轮体40的动臂41抵压下后退,即形成未被上锁状态。
如图4所示,当锁控轮5的本体50由门内、外侧把手、控制钮或锁具驱动旋转,其枢接元件53停止在较高位置的的上死点,且止动块6被推抵下降至较低位置,此时,止动块6阻止于锁舌3的锁杆31帽头311端面,阻止锁杆31后退,使之无法由门内、外侧把手等构件驱动带动轮4的轮体40转动,形成锁舌头30伸出在外的上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方便、成本低,并由于结构简单,使故障减少。
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锁,它包括壳体、盖板及锁舌;壳体一端设有具安装孔及锁舌孔的侧板;盖板组装于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盖板之间组设有带动轮、锁控轮及止动块;壳体及盖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定位孔、横槽孔及竖槽孔;锁舌包括组设于壳体及盖板定位孔内的定位板、穿设于定位板上的锁杆、套设在锁杆上的弹性元件及结合在锁杆一端并位于壳体侧板锁舌孔内的锁舌头;锁杆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嵌设于壳体与盖板横槽孔内的较大直径的凸出物;带动轮延设与锁杆上凸出物相抵接的动臂;锁控轮包括设有带动止动块升降的迫压体的本体及藉枢销与本体枢接的控制杆,控制杆套设有弹性元件一端设有与壳体上柱体相对应并掐卡的开口槽,弹性元件顶抵于本体与壳体的柱体之间;止动块前、后侧分别凸设与壳体及盖板上竖槽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并设有供锁控轮本体上迫压体置入转动的弧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的定位板两侧边设有分别与壳体及盖板上定位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设在锁杆上的弹性元件两端分别顶抵于定位板及锁舌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另一端的较大直径凸出物为设于锁杆端头的较大直径的帽头及套设于锁杆并贴靠于帽头的导板锁杆以套设于其上的导板与带动轮动臂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板两侧凸设与壳体及盖板上横槽孔相对应并嵌卡的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动轮设有与壳体顶接以限制其旋转角度的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控轮的枢接其本体及控制杆的枢销可分别停留于本体中心与开口槽于柱体支点连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动轮凸块顶接于一端顶设有弹性元件的复位块上。
专利摘要一种重型锁。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故障少的锁,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壳体、盖装于壳体上的盖板及组装于壳体与盖板之间的锁舌、带动轮、锁控轮及止动块;壳体及盖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分别组装带动轮、锁控轮、锁舌及止动块的第一、二轴孔、定位孔及横、竖槽孔;锁舌包括定位板、锁杆、弹性元件及锁舌头;锁杆的另一端设有凸出物;带动轮延设动臂;锁控轮包括本体及套设弹性元件的控制杆;止动块设有弧形槽。
文档编号E05B55/02GK2422403SQ00236480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5日
发明者黄莲溪 申请人:台湾福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