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308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是指用电动机开启的电机锁。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楼宇对讲系统以后,与楼宇对讲系统配套用的电控门锁也随之出现。电控锁用电开启,其原理是利用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锁芯移位,释放脱扣,再使锁舌回位,缩回锁壳,使大门打开。电控锁主要缺陷在于关门时噪音太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的生活。造成噪声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脱扣压力太大(七公斤左右),所以利用闭门器关门时用的力比较大,使回弹舌与门框碰撞时发出较大的声音。
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要求解决电控锁关门带来的噪声困扰,采用了磁力锁。磁力锁的工作原理是主锁体由线圈与硅钢片组合,通电后产生强磁场,致使主锁体与吸板(纯铁)紧密吸合,起到关闭作用。磁力锁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两三年后,人们发现它有诸多缺陷(1)锁定点抗压力低于600公斤(公安部规定600公斤以上);(2)停电或电气出故障时门锁就处于开启状态,不安全;(3)因要长期通电,耗电大;(4)制造成本高。
由于上述原因,以上两锁都不是楼宇对讲系统中最理想的配套门锁。
为解决上述两锁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锁,保留了原电控锁优点的基础上解决了噪声问题,使其成为楼宇系统比较完美、理想的配套锁。
本实用新型如下实现一种电机锁,包括锁舌和副锁舌,控制线路板及控制线路,微电机,微动开关,由锁壳盖和锁壳组成锁壳体,其特征在于,锁壳体内装微电机、控制线路板和微动开关,该微电机轴伸端连接蜗杆,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上同一主轴置有离合器和小齿轮,通过离合器使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在锁轴上,带动锁轴转动,锁轴带动锁舌作伸缩运动,副锁舌缩进带动一微动开关闭合,该微动开关发出信号给控制线路板上的控制线路控制微电机作反转运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微电机控制门锁的锁舌伸缩,不需要长期通电,耗电小;微电机在控制门锁的锁舌伸缩的过程中是通过蜗杆、蜗轮、离合器、小齿轮和大齿轮,是渐进式的,因而在关门时噪声小。它克服了电控锁关门噪声大和电磁锁无电时不能锁门的缺陷。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产生的积极效果再作描述。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拿掉锁壳盖后,并拿掉小齿轮和大齿轮,以虚线示之)平面图。
图2是
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传动原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控制线路图。

图1、图2和图3中1-小齿轮,2-分度定位轮,3-主轴,4-离合器弹簧,5-端面凸轮,6-蜗轮,7-蜗轮定位套,8-大齿轮,9-锁轴,10-副锁舌底座,11-副锁舌弹簧,12-锁壳盖,13-锁壳,14-副锁舌,15-立柱,16-锁舌,17-锁舌导向键,18-锁舌弹簧轴,19-锁舌弹簧,20-锁舌弹簧销轴,21-控制线路板,22-蜗杆,23-轴套,24-蜗杆定位架,25-扭簧力轴,26-滚轮架垫圈,27-滚轮架立轴,28-滚轮架,29-滚轮架扭簧,30-滚轮,31-滚轮小轴,32-行程开关座,M-微电机,K1-微动开关,K2-微动开关,K3-微动开关,K4-微动开关,K5-微动开关。
参见
图1、图2和图3,一种电机锁,包括锁舌16和副锁舌14,控制线路板21及控制线路,微电机M,微动开关K1、K2、K3、K4、K5,由锁壳盖12和锁壳13组成锁壳体,其特征在于,锁壳体内装微电机M、控制线路板21和微动开关K1、K2、K3、K4、K5,该微电机21轴伸端连接蜗杆22,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上同一主轴3置有离合器和小齿轮1,通过离合器使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1带动大齿轮8转动,大齿轮8在锁轴9上,带动锁轴9转动,锁轴9带动锁舌16作伸缩运动,副锁舌14缩进带动一微动开关K3闭合,该微动开关K3发出信号给控制线路板21上的控制线路控制微电机M作反转运动。
参见
图1和图2,一端面凸轮5有两个销子插入分度定位轮2,端面凸轮5和分度定位轮3之间有离合器弹簧4,一滚轮30紧靠分度定位轮3,组成所述的离合器。
参见
图1和图2,滚轮30用滚轮轴31置于滚轮架28上,滚轮架28置于滚轮架立轴27上并放置滚轮架垫圈26,滚轮架28中有一滚轮架扭簧29,该滚轮扭簧29一端嵌在扭簧力轴25上。
参见图2,蜗轮6端面上有两个齿。
参见
图1,蜗杆22用轴套23置于蜗杆定位架24上。
参见
图1和图2,副锁舌14置于副锁舌底座10中并有一副锁舌弹簧11,副锁舌底座10固定在锁壳体的底面上。
参见
图1,锁舌16用锁舌导向键17导向,锁舌导向键17固定在锁壳体的底面上。
参见
图1,锁舌16上有一锁舌弹簧轴18,锁舌弹簧轴18固定锁舌弹簧19,锁舌弹簧19另一端紧靠锁轴81的锁轴弹簧销轴20。
参见
图1、图2和图3,如果在关门(锁门)状态,门警遥控给一个信号为客人开门,这时微电机M正转,它带动蜗杆22正转(顺时针转动),蜗杆22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端面有两个齿,这两个齿带动端面凸轮5转动,同时在端面凸轮5的斜面作用下,它自动升高,其上的两个销子通过分度定位轮2插入到小齿轮1的两个孔内,此时离合器处于自动啮合状态,小齿轮1开始转动,它带动大齿轮8转动,大齿轮8带动锁轴9转动,锁轴9带动锁舌16缩进,门锁处于开门状态,客人就可以开门了。这时,分度定位轮2在滚轮30的作用下,迫使端面凸轮5作一微小的转动,同时在斜面的作用下,端面凸轮5下降,其上的两个销子脱离小齿轮1,离合器处于自动脱离状态,为手动开锁门提供条件。这是离合器自动啮合和自动脱离的工作原理,这种结构特意为蜗轮6和蜗杆22的不可逆特点而设计。当客人进门后,门在闭门器的作用下关门,这时副锁舌14缩进,它带动附近的微动开关K3闭合,微动开关K3发信号给控制线路指令微电机M反转,这和正转时原理相同。微电机M带动蜗杆22反转(逆时针转动),蜗杆22带动蜗轮6反转,并在端面凸轮5的斜面作用下,它自动升高,其上的两个销子通过分度定位轮2又插入到小齿轮1的两个孔内,此时离合器再次处于自动啮合状态,带动小齿轮1反转,小齿轮1带动大齿轮8反转,大齿轮8带动锁轴9反转,锁轴9带动锁舌16伸出,这时门锁处于锁门状态。锁舌16锁门到位后,分度定位轮2又在滚轮30的作用下,迫使端面凸轮5作一微小的转动,同时在斜面的作用下,端面凸轮5下降,其上的两个销子再次脱离小齿轮1,离合器再次处于自动脱离状态,再次为手动开锁门提供条件。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开门、锁门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参见图4,控制线路由信号输入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和接门警输入电路构成;电源正端通过二极管D1接继电器J1的C端两个触点、继电器J2的NO端触点和一NC端、二极管D2、继电器J1、集成块T1的4脚和8脚、电阻R4、电容C4、电阻R5、喇叭Y,集成块T1的3脚接继电器J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阳极、1脚接电源负端、5脚通过电容C3接电源负端、7脚和6脚接电位器W的一端和活动端、电容C1正极、2脚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和电阻R3,电容C2负极接电源负端,电容C5另一端接电源负端,继电器J3的一触点接喇叭Y的另一端、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另一触点接电源负端,电容C1正极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继电器J2的NO端的另一触点接电源负端、C端一触点通过微动开关K3接微电机M、二极管D4、D5、C端另一触点接二极管D7、D6、NC另一端接电源负端,二极管D7阴极接微动开关K2的NC端触点,二极管D6的阳极接微动开关K1的NC端触点,二极管D4阴极接微动开关K1的NO端触点,二极管D5的阳极接微动开关K2的NO端触点,微电机M的另一端接微动开关K2的C端触点和微动开关K1的C端触点,继电器J1的NO端触点接二极管D3、继电器J2、发光二极管LED1、NC端触点接发光二极管LED2,二极管D3阳极、继电器J2另一端、电阻R6接电源负端,电阻R6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的阴极,构成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微动开关K4的C端触点接兰线、NO端触点和微动开关K5的C端触点接黄线,微动开关K5的NO端触点接橙线,构成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继电器J3两端接门警,构成所述的接门警输入电路。
参见
图1和图4,当处于关门(锁舌16伸出)状态时,微动开关K3处于闭合状态,给微电机M回路创造条件;此时微动开关K1为静态,微动开关K2为动态。门警开门时,电压经过继电器J3动作。J3常开触点闭合,在集成T1时基电路的作用下,使继电器J1吸合,带动继电器J2吸合,微电机M顺时针带动锁舌10缩进,门即可打开。同时微动开关K1转为动态、K2转为静态,微动机M停止,为下一个动作(锁舌16伸出)作准备。电路经过若干时间(如3秒-30秒)(调节电位器W)的延时作用后,微动开关J1复位,J2也复位,微电机M反转,将锁舌16伸出,其前提是门已在闭门器的作用下已关,使微动开关K3闭合给微电机M转动创造闭合回路。门关好(锁舌16伸出)后,微动开关K1又转为静态、K2动态的状态,为下次开门(锁舌16缩进)作好准备。因此,当门锁处于关门状态,主人用手动开锁后,而没有及时去开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线路控制,就会自动上锁。另外,当门警为客人开锁,而客人不去开门,门锁在控制线路的控制下延时一定时间(可调)后,也会自动上锁。总之,只要门是关上的控制线路保证门是上锁的,保证锁门的安全可靠性。另外,当门是开着的,副锁舌14伸出门框,微动开关K3断开,,门警如果误动作给一个信号,微电机M都不会转动,锁舌16都不会伸出,起到保证锁舌16的作用。
参见
图1和图2,用四只螺钉和四根立柱15将锁壳盖12固定在锁壳13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锁,包括锁舌(16)和副锁舌(14),控制线路板(21)及控制线路,微电机M,微动开关K[1]、K[2]、K[3]、K[4]、K[5],由锁壳盖(12)和锁壳(13)组成锁壳体,其特征在于锁壳体内装微电机M、控制线路板(21)和微动开关K[1]、K[2]、K[3]、K[4]、K[5],该微电机(21)轴伸端连接蜗杆(22),带动蜗杆(22)转动,蜗杆(22)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上同一主轴(3)置有离合器和小齿轮(1),通过离合器使小齿轮(1)转动,小齿轮(1)带动大齿轮(8)转动,大齿轮(8)在锁轴(9)上,带动锁轴(9)转动,锁轴(9)带动锁舌(16)作伸缩运动,副锁舌(14)缩进带动一微动开关K[3]闭合,该微动开关K[3]发出信号给控制线路板(21)上的控制线路控制微电机M作反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一端面凸轮(5)有两个销子插入分度定位轮(2),端面凸轮(5)和分度定位轮(3)之间有离合器弹簧(4),一滚轮(30)紧靠分度定位轮(3),组成所述的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滚轮(30)用滚轮轴(31)置于滚轮架(28)上,滚轮架(28)置于滚轮架立轴(27)上并放置滚轮架垫圈(26),滚轮架(28)中有一滚轮架扭簧(29),该滚轮扭簧(29)一端嵌在扭簧力轴(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蜗轮(6)端面上有两个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蜗杆(22)用轴套(23)置于蜗杆定位架(2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副锁舌(14)置于副锁舌底座(10)中并有一副锁舌弹簧(11),副锁舌底座(10)固定在锁壳体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锁舌(16)用锁舌导向键(17)导向,锁舌导向键(17)固定在锁壳体的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锁舌(16)上有一锁舌弹簧轴(18),锁舌弹簧轴(18)固定锁舌弹簧(19),锁舌弹簧(19)另一端紧靠锁轴(8)上的锁轴弹簧销轴(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控制线路由信号输入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和接门警输入电路构成;电源正端通过二极管D[1]接继电器J[1]的C端两个触点、继电器J[2]的NO端触点和一NC端、二极管D[2]、继电器J[1]、集成块T[1]的4脚和8脚、电阻R[4]、电容C[4]、电阻R[5]、喇叭Y,集成块T[1]的3脚接继电器J[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阳极、1脚接电源负端、5脚通过电容C[3]接电源负端、7脚和6脚接电位器W的一端和活动端、电容C[1]正极、2脚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和电阻R[3],电容C[2]负极接电源负端,电容C[5]另一端接电源负端,继电器J[3]的一触点接喇叭Y的另一端、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另一触点接电源负端,电容C[1]正极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继电器J[2]的NO端的另一触点接电源负端、C端一触点通过微动开关K[3]接微电机M、二极管D[4]、D[5]、C端另一触点接二极管D[7]、D[6]、NC另一端接电源负端,二极管D[7]阴极接微动开关K[2]的NC端触点,二极管D[6]的阳极接微动开关K[1]的NC端触点,二极管D[4]阴极接微动开关K[1]的NO端触点,二极管D[5]的阳极接微动开关K[2]的NO端触点,微电机M的另一端接微动开关K[2]的C端触点和微动开关K[1]的C端触点,继电器J1的NO端触点接二极管D[3]、继电器J[2]、发光二极管LED[1]、NC端触点接发光二极管LED[2],二极管D[3]阳极、继电器J[2]另一端、电阻R[6]接电源负端,电阻R[6]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1]、LED[2]的阴极,构成所述的信号输入电路;微动开关K[4]的C端触点接兰线、NO端触点和微动开关K[5]的C端触点接黄线,微动开关K[5]的NO端触点接橙线,构成所述的信号输出电路;继电器J[3]两端接门警,构成所述的接门警输入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锁,其特征在于用四只螺钉和四根立柱(15)将锁壳盖(12)固定在锁壳(13)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机锁,包括锁舌和副锁舌,控制线路板及控制线路,微电机,微动开关,由锁壳盖和锁壳组成锁壳体,其特征在于,锁壳体内装微电机、控制线路板和微动开关,该微电机轴伸端连接蜗杆,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上同一主轴置有离合器和小齿轮,通过离合器使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在锁轴上,带动锁轴转动,锁轴带动锁舌作伸缩运动,副锁舌缩进带动一微动开关闭合,该微动开关发出信号给控制线路板上的控制线路控制微电机作反转运动。它不需要长期通电,耗电小,关门时噪声小,克服了电控锁关门噪声大和电磁锁无电时不能锁门的缺陷。
文档编号E05B47/06GK2528847SQ01266918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7日
发明者周世乐, 许君淮, 金义根, 陈伟思, 蔡仁洛, 陈学军 申请人:乐清市宏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